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模型与支持技术研究
2024-09-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8卷第2期 2011年4月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V01.18 N0.2 Apr.201 1 组织间信息系 统重构模型与支持技术研究 张俊,檀柏红,李杨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摘要: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是应对环境变化的关键。首先,通过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现状的分析、软件重构到信息系统 重构的发展过程的介绍,提出了组织问信息系统重构的问题。接着,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特征出发分析了其重构的主要难点。 然后,从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角度,提出了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需求层次模型。最后,分析了满足战略层、战术层、执行层重 构需求的主要支持技术,并对技术选择进行了简单评述。 关键词:组织问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重构;软件重构;重构模型;重构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07(2011)02—0033—05 OStudy on Model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Inter一0rganizati0na 1 Inform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ZHANG Jun,TAN Bo—hong,LI Yang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300222) Abstract:Inter一0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respond to enviromnental change.This paper, ifrstly,puts forward the issue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reconstuctir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search on inter—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reconstuctir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construction. Secondly,it analyzes the main diiculfties of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Then, it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requir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cess adapting to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main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reconstuctrion on strategic,tactical,and implementation level, and gives a brief review to technology selection. Key words: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inform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software reconstruction;reconstuctiron model;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共享系统”131,组织问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入繁荣 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商务、电子政 (一)组织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 务、供应链管理等组织间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组织 间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国内最早提出“组织间信息系统”概念的是东 南大学的梅姝娥教授l4l,早期的研究还包括厦门大学 的刘震宇教授 I,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延章教授及其指 导的博士生钟铭 I,他们也均提出了组织问信息系统 组织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的研究开始于1966年Kaufman在《哈佛商 业评论》中发表的“跨越组织边界的数据系统”…一 文中的倡议。1982年,Barrett和Konsynski最早提出 组织问信息共享系统的概念12I,1985年Barrett对该定 义进行了修正,用“组织问信息系统”代替“组织问 收稿日期:2010—12—13 作者简介:张俊(1976一),男,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檀柏红(1978一),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 理,管理信息系统;李杨(198O一),男,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物流信息系统。 34 湖南商学院学报 的概念。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组织问信息系统的研 究投入极大的热情,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 通过对一些有关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的综述性文章l 7 l[8191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学者们对组织间信息系统的 研究更多的是从作为“社会一技术系统”的组织间信 息系统的“社会属性”方面展开的,具体包括:①组 织间信息系统的信息经济学分析;②组织间信息系统 对组织的变革;③组织间信息系统对成员的影响;④ 组织间信息系统的采纳与扩散问题;等等。 然而,以上的研究内容均未涉及组织间信息系 统的“技术属性”,特别是应对剧烈变化的竞争环境、 应对组织业务流程组织与组织重构等变化时信息系统 自身的能力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 柔性、敏捷性以及信息系统的重构。 (二)从软件重构到信息系统重构 软件重构,又称软件再工程、软件重组或软件重 新配置(Software Reengineering,Software Restructuring, Software Reconfiguration),是软件维护工作的一部分, 一直是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Chikofsky and Cross将软件重构的定义为:在不 改变软件的外部行为(功能和语义)前提下,在同一 抽象层次上对软件系统进行形态上的改变I“I。 Pressman认为软件再工程是一个检查、理解和 更改一个系统的完整过程,它将现存系统重新构造 成新的形式,并包括下面六个典型阶段:系统理解、 文档重构、逆向工程、代码重构、数据重构、正向 工程…I。 由于传统的软件重构或软件再工程主要关注的 是代码的重构,并不改变软件的外在功能,因此国内 学者沈延森和李绪蓉将其称之为“狭义软件重构”, 并提出了广义软件重构的概念,并称之为信息系统重 构。信息系统重构主要是指软件发生了外部行为的变 化,如功能上的扩展或变化¨2II”l。 由于广义的软件重构也仅仅涉及当外部的业务 流程发生改变时,软件系统的适应与改变,并未包括 作为社会一技术系统的信息系统的全部要素,因此涂 俊翔提出了可重构信息系统的概念。可重构的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是指能够随企业环境变化进行快速调整的 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通过配置或定制在不同特点的 企业进行快速部署,并具有足够敏捷的响应机制或能 力实现快速重构(包括软件再工程和软件扩展)以支 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业务调整lI4I。 从狭义软件重构到广义软件重构,再到可重构 的信息系统的变化,是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系统的静态 变化到动态变化,再到信息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变 化。这种变化是与信息系统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 能力演变相一致的。 (三)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是应对环境变化的关键 应对竞争日益白热化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组 织应不断改变自己,包括快速反应的敏捷性、体现多 样性与适应性的组织柔性、体现合作的协同性等等。 为适应组织的这些改变,信息系统也必须能够改变自 己,也就是必须具有重构的能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合作竞争,正是企业的合作 促进组织问信息系统的发展。为适应环境的变化, 合作企业的关系、企业间的业务流程的调整与改造 将成为常态。如果组织间信息系统是“刚性”的, 无法进行快速有效的重构,就会成为制约组织竞争 的瓶颈。 二、组织间信息系统的特征决定了重构的难点 组织问信息系统相比于组织内部信息系统,根 本特征就在于其“跨越了组织边界”。通过组织间的 业务合作,在业务的流动过程中,企业内部的物流、 资金流以及数据流都要在两个及以上的组织的边界上 进行传递与转换。如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销 售商等,社保系统中社保局、企业、医院、街道、银 行等,产品(或服务)、资金以及信息等通过业务流 程进行了转移。 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主要难点也在于“跨越 了组织边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重构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由于组织间信息系统是以现代信息通信网络为 基础,将多个组织连接起来的系统,组织间或者有交 易往来,或者有相互合作,因此,单方的努力难以完 成系统的重构任务。 2.系统重构涉及第三方 现代组织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越来越采用外 包或购买软件包的方式,提供组织间信息系统解决方 案的第三方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尽管组织可以对软件 进行一定程度的定制与二次开发,但是对信息系统功 能的修改、结构的改变以及系统升级将依赖第三方。 同时,第三方将在系统用户的培训、系统的使用与维 护等方面提供咨询与帮助。 3.系统重构需要标准的技术 第2期 张俊,檀柏红,李杨: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模型与支持技术研究 3 组织间信息系统一般都是建立在对组织原有系 统集成的基础上,为保证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柔性以及 兼容性,组织间系统一般来说比组织内信息系统更需 要采用标准的技术,包括:标准化的通信技术、标准 化的系统架构、模型驱动的开发技术、克服异构数据 库问题的信息集成技术等等。 4.系统重构需要满足系统的安全性需求 在进行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时,必然会涉及大 需求。 三、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需求层次模型 基于对以上重构的难点的思考以及对实际问题的 观察,本文认为,组织间信息系统的重构应该建立需 求层次模型,从不同的层次上考虑支持重构的主要技 术,才能有助于降低系统重构复杂性,以增加灵活性。 Slack认为一个系统适应外界变化的柔性能力有 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会被进行重构的技术人 员获得,另一方面在重构后很可能会改变这些信息 的保密等级,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得。另外,重构过 三个变化阶段:缓冲柔性、适应性柔性和创新柔性 [15l。借鉴该思路,我们从组织问信息系统适应环境的 变化过程入手,并将这种变化的来源划分为执行层、 战术层与战略层,从而考察包括供应链、电子商务、 程中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有可能改变系统的结构, 新加入用户的访问控制等都必须满足系统的安全性 协同设计等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需求层次。如图1 战略"级 合作规模扩人 跨组织、『 务晕组 新的技术的麻川 增力ll新f 功能 内部、I 务流 造 合作伙什的加入 数据 享 修改错误 优化性能 增加用, 功能定制 图1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需求层次 所刁 。 的合作组织的加入,组织内各子系统进行集成,要求 数据共享等。战术层重构需求属于信息系统原有功能 的增强以及适应能力的加强,但不会对信息系统有彻 底的改变,属于广义软件重构。 (三)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战略层重构需求 (一)组织间信息系统执行层重构需求 来自执行层的重构需求一般包括改正系统中原 有的错误(代码错误、逻辑错误等)、优化系统的性 能(优化代码、优化计算公式等)、组织人员的变动 (角色变化、用户的增加等)以及用户界面的定制 (功能定制、界面美观)等。 战略层的重构需求的产生源于组织间信息系统 已经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扩展功能、加强 这种需求都是系统现有功能可以满足的,只需 要重新修改代码、对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或者简单定制 即可实现,属于狭义软件重构。 数据共享等已经无法满足组织的发展需要,这是必须 对信息系统进行彻底的改变。这种需求包括管理与技 术两个方面。 (二)组织问信息系统战术层重构需求 执行层的重构需求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境:系统 1.管理方面 以供应链或电子商务这种交易型组织间信息系 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组织内的业务流程发生改变,新 统为例,管理方面的重构需求出现在组织的战略升 湖南商学院学报 级、合作关系的改变、合作规模的扩大以及跨组织业 务重构等时刻,其根本原因在于组织战略的调整。 2.技术方面 当出现更新换代的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时, 往往会有技术推动的战略层重构需求的出现。例如当 C/S架构的信息系统向B/S架构升级时,当信息系统 开始向SOA转变以适应Web Service时,当射频技术 与移动技术被广泛使用以适应新的计算环境时,信息 系统的改变都不再限于简单的功能增加与修改,而是 要从整体架构上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与开发,属于信 息系统重构。 可以看出,战略层信息系统重构的需求是组织 间信息系统所特有的,产生的根源在“跨越了组织边 界”,这是区别于一般组织内部信息系统重构的。 四、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支持技术 (一)支持执行层重构的支持技术 根据执行层的修改错误、优化性能与功能定制 的需求,支持执行层重构的主要技术就是狭义的软件 重构技术,包括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Object Oriented Development,OOD)、基于构件的开发技术 (Component Based Development,CBD)、软件复用技 术(Software Reuse)以及源代码自动重构技术等。 面向对象的继承机制、重载机制、多态机制、模板 机制就是有效的代码重构的支持技术。基于构件的 开发技术将接口与实现相分离,构件可任意更换与 升级,实现功能的重构。软件复用技术不仅会提高 软件的生产率,而且会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健壮性并改 善可维护性。 (二)支持战术层重构的支持技术 战术层重构需求主要是信息系统集成,组织间 信息系统仍能保持原有的架构。从流程再造的角度分 析,主要支持技术是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业务过程管理较好地克服了工 作流管理的一些不足,有效地实现从业务流程到系统 的映射,使得重构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从数据共 享的角度分析,主要就是数据库集成技术以及接口技 术,它们能够将组织内各子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库有效 集成,从全局保证数据共享需求。而对于新功能增 加,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则需要从模型重构的角度 来解决,包括Web Service技术以及基于构件的开发 技术。 (三)支持战略层重构的支持技术 组织问信息系统的战略层重构将引起系统架构 的改变,以新的形态面对新的环境。从信息系统架构 的角度分析,主要就是支持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的技术企业架构 (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其中,模型驱动的体 系结构(MDA)是经过深入研究、发展较为成熟的技 术,而近年来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普遍应用,使得基于SOA的重 构技术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SOA,由于其开放性、 自治性、实现无关性以及松散耦合等特点,是目前支 持战略层重构的首选技术。 由于重构发生在多个组织之间,因此对数据一 致性的要求更高。主要支持技术是数据集成技术,利 用基于本体的元数据建模,能较好的保证集成后系统 数据的一致,而XML则能保证异构数据源的数据的 集成。 (四)技术选择的简单评述 当前信息系统重构的趋势是研究更高抽象级别 上的重构。因此某些技术本身就支持多个层次上的重 构需求。如基于构件的开发技术支持战术层与执行层 的重构,SOA支持战略层与战术层的重构需求。例 如,SOA不仅仅是一种架构,在该架构下发展起来的 业务过程执行语言(BPEL)就是目前支持业务过程 管理的优秀的语言,因此SOA不仅能从信息系统架 构上,而且能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支持信息系统的重 构,将系统功能作为一种服务也能够方便的增加,对 于组织间信息系统是最适合的。 然而,目前的技术解决方案,如SOA、MDA以 层的重构需求。例如,SOA无法有效地支持源代码重 因此,在一个支持较高抽象层次重构技术的整 体的框架,融合其他技术才能够构件满足组织间信息 系统这样。 五、结束语 本文所提出的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的难点以及 需求层次模型,均是从组织的角度考虑的,具有一定 的简化与可操作性。事实上,也可以从技术的角度分 成基础平台层、分布式计算支持层、应用软件层,从 而实现一定级别的抽象。今后的研究中将重点结合一 息系统的重构的方法与过程。 及BPM等仍然无法全面满足战略层、战术层、执行 构,对数据集成也没有好的支持。项技术,如SOA,研究能够融合其他技术的组织间信 第2期 长俊,檀柏红,李杨:组织间信息系统重构模型与支持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 Kanfman F.,Data Systems That Cross Company Boundary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6(1):J41—155. 【2]Barrett S.S.and Konsynski B.R.,Inter-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s【J].MIS Quarterly,Special Issue,Fall 1982,6,(5):93-105. [3]Barrett S.S.,An IS ease:the closed loop scenario lJI.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1985,10(5):263—269. 梅姝娥,仲伟俊.组织问信息系统刍议lJ1.教育信息化, 1997,(12):6-9. 【5] 刘震宇.组织际信息系统及其经济分析的若干进展[J1. 科技导报,2000,(51:17—20. I6] 钟铭,王延章.企业间信息系统定义和分类研究【J].大连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68—7 1. [7】李茵.跨组织信息系统理论探索 中国科技信息,2005 (16):102—105. [8】王姣,徐宝祥,张欣.组织间信息系统研究现状分析【JJ. 情报科学,2008(5):795—800. [9]彭晓燕.跨组织信息系统研究述评『J】_当代经济管理, 2008(9):l0—15. 【10]Chikofsky E.J.and Cross J.H.,Reverse engineering and design recovery:A taxonomy[J].IEEE Software,1990,7f】): 3—17. 【1 1]Pressman R.S.,Sotfware Reengineering:A practitioner’s approach[M].New York:McGraw—Hill,1997. [12]沈延森.快速可重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极其关键技术研 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3]李绪蓉.面向业务构件的可重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模 型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2. 【14]涂俊翔.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构技术研究【D].武 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Slack N.,The flexibility as a manufacturing obj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1 983,3(3):4—1 3. (责任编辑: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