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472 ・ 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4月第42卷第4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pril 2013,Vo1.42,No.4 the First 5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医疗目的不仅是提高生命的数量, 更应重视生命质量,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对 高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还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 临床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小燕.徐瑾.气管切开护理技术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2004,23(8):339-340. 高龄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交流受到障碍、容貌受损,要 多关心、爱护、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对于不能发音的 患者给提供纸和笔或画板,用手势或书写来表达内心的感 受。可以给患者提供收音机,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陶冶情 操,可以提供患者喜欢的音乐来舒缓他们的心情,让患者感 觉不再孤独,不再悲观。 6出院指导 [2]周玉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护理进展.天津护理,2003, 11(8):218. 高龄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需要出院时,要积极寻找家庭 给予更多的精神及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戴管出院要教会患 者及家属居家护理知识和技巧,尽快适应院外生活,吩咐定 E3]王玲.杜静霞.外科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气道致病菌的监测及 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41—343. 期来院复查的时间。一定要让家属学会套管的消毒、气管点 药等,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本人适应戴管、切口带来的不 适,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自我护理,减少家人的麻烦,找回自 E43缪争.气管切开患者适时吸痰的l临床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1, 17(2):37. E5]张迎伟.脑卒中患者鼻饲体位与吸人性肺炎关系的探讨.护理与 康复,2007,6(5):344. 尊感,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营养平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 习惯。由于有的气管套管者,不愿参加、不敢进行体育活动, 应鼓励患者到户外空气新鲜、清洁卫生、环境适宜的地方活 E6]Yoneyama T,Yoshida M,Ohrui T,et a1.Oral care reduces pneu— monia in older patients in nursing horaes.J Am Geriatr Soc,2002, 50(3):430. 动,告知运动的目的和重要性,运动能刺激机体组织细胞活 动,恢复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抗病 能力,还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微循环,增加膈肌运动和 胸廓扩展,提高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人民医院,041000 (收稿日期:2O12一O6—26) 作者简介:邓藕珠,女,1961年11月生,副主任护师,临汾市 血液科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071000) 于林艳 出血性疾病指正常止血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异常情 况,由血管壁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凝血机能障碍所 引起,表现为自发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由于止血是 一更好地配合治疗 ”]。 1临床资料 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出血性疾病患者 126例,男性74例,女性52例;年龄14 ̄94岁;均符合《血液 诊断及疗效标准》诊断标准;ITP 61例,过敏性紫癜45例, 个复杂的概念,急诊出血的患者更易造成诊断上的疏忽或 延误,因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出血患者必需基于对凝血机制 的理解。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黏膜 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 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根据引起出血 DIC 17例;血友病3例。通过我科出血性疾病护理小组对 患者的沟通宣教和精心护理,虽然患者在病情转归和预后 上有很大差异,但都能克服最初的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护 理 的不同机制,出血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①血管因素异 常:如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症、老年性紫癜等。②血小板异常: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ITP)、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 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等。③凝血因子异常:如血友病甲 (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维生素K缺乏症、 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等等。 2.1心理护理:做好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心 理,急性期病情危重,易发生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患者和家属 对疾病缺少认识,担心预后,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因此 护士应做好宣教和解释工作,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本病需要 规范的住院治疗,配合有效的休息,合理饮食,配合治疗,不 要有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首先要关心、安慰、同 情病者,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要允许患者表达自 以我院血液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依次为:ITP、过敏性紫 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友病。 己的感受,并表示理解,对其正确评估意见予以支持,还应该 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以便给患者提供连续性护 理。 出血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主要来自2方面: ①看到明显的出血表现,如出血点、瘀斑、口腔牙龈鼻腔出 血、便血、尿血等出血非常恐惧;②对疾病缺乏相应的了解而 惧怕死亡。对于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就变得尤为 重要了,我们首先要能够确认他们恐惧的真正来源,然后通 2.2出血的预防及处理:血小板低时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 倾向,对出血患者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详细记录,必要 时给予重症监护,备好止血药及抢救药品,必要时配血,备好 血源及抢救物品以便抢救。根据病情制定患者的活动与休 过与患者的交流,使他们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舒缓。以便能 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4月第42卷第4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pril 2013,Vo1.42,No.4 the First ・ 473 ・ 息计划,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卧床休息并防止磕碰外伤。 血液颜色有无异常。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 2.3饮食指导:给予软、流食,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暂禁食, 反应,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的颜色等。输血完毕后,血 并向患者讲解原因,避免硬质食物,禁食生冷、辛辣食品,对 袋应保留2 h,以便必要时进行实验室复查。输血小板时应 过敏性紫癜的患者禁食疑似过敏的食物,注意营养搭配合 注意速度,应在2 h内输入,因为速度快,短时间输入大量液 理。 体,注意观察心率,防止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⑤治疗 2.4休息活动指导: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 性护理技术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局部应棉签压迫止血5~10 合,有出血倾向时,应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剧烈活 min。行静脉穿刺时谊意保护静脉血管,应慎用止血带及约 动,预防外伤。病情有所缓解的患者若下地活动须有监护人 束带。⑥每日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情况,记录其 陪同或护士指导。 部位、大小、数量和时间。出现新的瘀斑要及时报告医生;观 2.5预防感染:大多数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需预防感染,因此 察患者大小便的颜色、量和次数;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无 应保持患者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做好保护性隔离,应与 头痛、呕吐、嗜睡、腹痛等,以早期发现重要脏器出血的征兆, 感染性患者分室居住,保持床单衣服的清洁、干燥、平整,防 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止受凉,加强皮肤与口腔护理,严格常规消毒工作,防止交叉 3讨 论 感染。对于病原菌来说血液是很好的培养基,口腔出血的患 目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数量在我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者适时给予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出血性疾病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心理,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 2.6治疗观察:针对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多样,如rrP常 者家属,都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病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DIC和血友病时常需 情。通过我科出血性疾病护理小组对患者的沟通宣教和精 输注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血制品;失血严重时需输注红细 心护理,患者都能克服最初的紧张心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 胞。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患者 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重要性,积极宣教疾病相关知识,使其 面色是否潮红,有无消化道反应,必要时调节输注速度;治疗 能正确认识疾病,避免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态度,最终 中注意观察糖皮质激素可能所致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 积极配合治疗,使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疡、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预先向患者和家属做好 参考文献 解释工作,并注意给予低钠饮食,定期测量血压、体质量。② [1]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丙种球蛋白治疗时要注意观察体温及有无过敏现象,故开始 2005:1475—1854. 时静脉输注要慢,15 min后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特别是首 [2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次使用者应重点观察。③输血速度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2008:168—198. 来决定,成人一般调节在4~6 mL/rnin,老年或心脏病患者 [3]陈灏珠,林果为,廖履坦,等.实用内科学.13版.北京:人民卫生 约1 mI /rain,对大量出血引起的休克,应快速输入所需的血 出版社,2011:2577—2615. 量;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则每次输血量不可过多,以200~ (收稿日期:2012-05-17) 400 mL为宜。④输血注意事项: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患者 作者简介:于林艳,女,1967年12月生,主管护师,河北省保 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单,并检查血袋是否渗漏, 定市第一医院,07100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江苏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212001) 吴美丽 张娟 脑出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 量、受教育程度、病灶部位及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症。临床上脑出血发病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 0.05)。 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活动能力 1.2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 的下降,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我科对脑出血患 压、降低颅内压、抗凝、溶栓、使用脑保护剂等)。对照组患者 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 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 下。 平稳时,尽早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其治疗主要包 1资料与方法 括:①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经济情况、受教育 1.1临床资料: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出 程度等方面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综合评估,根据患者性格特 血患者8O例。入组标准:①发病在3 d以内并经头颅CT确 点、认知能力等进行个体化干预。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帮助 诊,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②排除智力、精神障碍及认知功能 患者学会如何应对疾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战胜疾病 障碍者;③排除脑出血发作前已有肢体残疾者;④患者自愿 的信心,消除消极、悲观厌世思想,使其在良好的情绪中积极 参加本课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将8O例患者随机分为 主动进行康复训练。②被动关节活动:先从大关节开始,然 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O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 后小关节,幅度由大到小,每个关节至少重复7~8次。速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