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名称 人体生理学实验 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 蛙心起搏点 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编号 实验项目类型 实验地点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系专业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在体内观察器官生理特点的方法,并确定蛙心起搏点及传导途径
2 .理解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哺乳动物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分的节律性高低不同。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扩布,依次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由于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分,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抢先占
领或超速驱动压抑”控制,并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之为潜在起搏点。一旦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则潜在起搏点可以自动发生兴奋,是心房或心室依从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节律而跳动。
两栖类动物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在正常情况下,其心房和心室在静脉窦冲动作用下依序搏动,只有当正常起搏点的冲动受阻时,“超速压抑” 解除,心脏的自律性次之的部位才可能显示其自律性。本实验利用结扎阻断传导通路的方法来确定蛙心起搏点和传导途径。
三.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四.实验器材和药物.
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线、小烧杯、滴管、任氏液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暴露心脏
蟾蜍或蛙一只,用刺蛙针破坏脑和脊髓后,将其仰卧固定在蛙板上。用剪刀剪开胸骨表面皮肤并沿中线剪开胸骨,可见心脏包在心包中,仔细剪开心包,暴 露出心脏,在窦房沟、房室沟处各预置一段手术用的丝线
2 观察正常心跳频率
观察它们的跳动次序并计数它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
3 结扎窦房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
找到静脉窦和心房交界的半月行白线(窦房沟)。然后将预先穿入的丝线沿着半月形白线的近心端进行结扎,以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观察心房的跳动是否停止?静脉窦是否照常在跳动?待心房和心室恢复跳动后,静脉窦、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有何变化?并观察他们的跳动是否一致。
4 结扎房室沟,并观察心跳的变化
在房室交界房室沟处,用实现备着的丝线将其结扎,以阻断房-室之间的兴奋传导,观察心室是否会停止跳动,静脉窦和心房跳动又有何变化?
5.松开结扎线,观察恢复后心跳的变化
六.实验结果
2.没有结扎窦房沟之前,静脉窦和心房、心室的跳动频率一样;
3.结扎窦房沟之后,静脉窦的跳动频率基本不变,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原来明显变慢;
4结扎房室沟之后,静脉窦的跳动频率基本不变,心房的跳动频率稍微比心室的跳动
频率快。
七.实验讨论(思考题)
1.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向外扩布,依次激动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心室内传导组织和心室肌,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由于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分,故称之为正常起搏点。其他部位自律组织一般不表现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潜在起搏点。窦房结对于潜在起搏点的控制,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抢先占领,二是超速驱动压抑。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在正常情况下,受静脉窦“超速驱动压抑”的控制,其心房和心室在静脉窦冲动作用下依序搏动。所以正常情况下,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当结扎窦房沟时,静脉窦兴奋的传导受阻,其驱动中断,“超速压抑”解除。这时,心脏中自律性较差的部位心房和心室潜在起搏点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兴奋能力。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由于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会明显比静脉窦慢;
同样的道理,当结扎房室沟后,自律性比心房差的心室潜在起搏点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兴奋能力。并且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室慢。
可得到结论: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2. 第一次结扎切断了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联系,结果是暂时性的心房,心室停止收缩。但心房本身也有节律性,所以在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表现出来,心房的收缩期应该明显慢于静脉窦,心房收缩一段时间之后,心室才开始收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