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字之改妙趣生

一字之改妙趣生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一字之改妙趣生

作者:黄平

来源:《语文课内外·学生版》2016年第17期

夫子上课了,嘘,请安静,请坐好,请听……

今天,漢字先生来夫子学堂变魔术了。他把句中的某一个字随意换了一下,咦,没想到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现在夫子就带着我们去看汉字玩变身魔术啦…… 增一笔画,化大为小

清代有个江洋大盗,经常作案。有一次案发,被人告到官府。诉状中有“从大门而入”的字样。这个强盗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惜花费重金,去请求讼师帮忙。讼师把诉状中的“从大门而入”之“大”字,肩上添加一点,成为“从犬门而入”。诉状呈到县衙,县官以小偷小摸之罪来论处,对这个强盗只是稍作责罚,便把他释放了。

夫子道:“瞧瞧,把一个‘大’字改成了‘犬’,江洋大盗摇身一变成了小强盗,把事化大为小了,这是该钦佩讼师的智慧?还是该慨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增一笔画,化小为大

清朝某年,有一天苏州阳澄湖口浮起一具尸体,地方保甲按例向上报告,呈文中有“阳澄湖口发现浮尸一具”之语。后来被湖口岸边的人家发现,他们认为这样写不太好,担心会被牵扯到谋杀人命的案子里去,带来不应有的麻烦,于是请来一个讼师帮忙。讼师看 过呈文,便在“湖口”之“口”的中间加一竖,便

成了“阳澄湖中发现浮尸一具”,这样出现浮尸的范围扩大,就不能仅涉及湖口岸边的人家了。

夫子道:“聪明的讼师只把‘口’字改成‘中’字,湖口人家减少了麻烦,也算是好事一桩呢!”

换一笔画,化守为攻

某秀才找一个和尚问道:“‘秃驴’的‘秃’字怎样写?”和尚知道秀才要奚落自己,于是认真而温和地回答:“‘秀才’的‘秀’字把屁股转过来,再往上翘翘就是。”和尚面对秀才的恶意侮辱,运用拆字法将“秃”换成“秀”,用幽默的语言给秀才以回击,可谓巧妙至极。

夫子道:“秀才此刻怕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呀!”

夫子论道:改字的妙趣,坐在学堂里的小朋友都领悟到了吗?有时候,句子中改一字可把事化大,也可化小,也让人可攻可守,呵呵,这,就是汉字艺术的魅力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