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N—14 Fe—56
第一部分 选择题(1~12小题,共1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镁带用作制照明弹 B、生铁铸造铁锅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
2、下列物质:冰水、硬水、软水 、盐酸 、含氮30%的硝酸铵、含多种分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物质、炒菜用的铁锅l等,其中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有 A、6种 B、5种 C、7种 D、8种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4、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儿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体或者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6、2011年“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属于有机物 B、“瘦肉精”中碳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9 C、“瘦肉精”含有31个原子 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在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质中,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
①KClO3 ② HClO ③Cl2 ④ NaClO4 ⑤KCl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8、金属X、Y、Z分别是Fe、A1、Cu、Ag中的一种。其中X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X2(SO4)3,而Y、Z不能与稀H2SO4反应:Y能与AgNO3溶液反应, 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则 X、Y、Z依次为 ( )
A、Fe、Ag、Cu B、Fe、Cu、Ag
C、 A1、Cu、Ag D、A1、Ag、Cu
9、如图为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点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B、将A点溶液降温至20℃,将有晶体析出 C、A、B两点比较,B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D、A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11 59.25 29.75 10 甲 90 乙 10 丙 8 丁 2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是大气污染物 C、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B、SO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y的数值为4
12、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 (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纯碱溶液“警察”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13、(5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污染空气的气体单质 ;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 (3)食用醋中含有的酸 ; (4)常用于去油污的碱 ; (5)炼铁中用来除去矿石中二氧化硅的物质 。 14、(6分)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实验室用盐酸为原料制取的氢气常有刺激性气体,是因为盐酸具有 性。 (2)二氧化碳气体能用于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农药波尔多液(含CuSO4)不能装在铝制容器的原理。
(4)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
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试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人类时刻都
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____ _____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________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
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____ _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3)请按要求写出初中化学教材中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 ②化合反应: ;
③置换反应: 。 16、(4分)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其中A、C、E为单质。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 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小明、小红和小华在推断A~E为何种物质时
提
出了不同的意见:
(1)小明认为A可以是气体,则D为 ,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红认为A也可以是非金属固体,则D为 ,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7、用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3000t,可冶炼得到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是多少?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8、(4分)初中化学课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理、用到的
仪器、药品、收集方法进行总结,请你作为发言人,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
(1)九年级化学里我们学了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可以共用一套
发生装置,所用仪器为带导管的双孔塞、 、 等三种仪器。
(2)实验室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时所用到的原理是(填化学方程式) 。 (3)制取时采用的化学原理是置换反应的气体是 。
(4)制得的气体为氧化物,则该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
19、(7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
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
吗?
实验步骤 1.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2.在加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然消失。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大家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红色仍
2013年化学模拟试题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答A B D D A C B C 案 五、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13.(5分)(1)O3 (2)Fe2O3 (3)CH3COOH (4)NaOH (5)CaCO3(各1分) 14.(6分)(1)挥发 (2)隔绝氧气。
1 2 3 4 5 6 7 8 9 0 C 11 B 12 C B 1(3)2Al+3CuSO4 =Al2(SO4)3+3Cu
(4)2Mg+O2
2Mg+CO2 3Mg+N2
2MgO C+2MgO Mg3N2
15.(本题共7分,每空1分)
(1)0.03% 供人呼吸 (2)蒸馏 ①②④⑥ (3)①2H2O2 ③H2+CuO16.(4分)
(1)H2O(或水) 2H2+O2
2H2O (2)CO2(或二氧化碳) C+2CuO
2Cu+CO2↑
2H2O↑+O2↑ ②2H2+O2Cu+H2O2
2H2O
六.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5分) 17.解:设可制得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x 高温
Fe3O4+4CO======3Fe+4CO2
232 3×56
2000 ×90% xt ×(1-3%) (2分)
即有:3×56×2000t ×90%)=232×xt×(1-3%
x=1343.8t (2分)
答:需要含Fe3O4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为1343.8t (1分)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 18.( 共4分)
(1)若酚酞试液变质,一开始实验就不会变红(1分) (2)2H2O2
2H2O↑+O2↑(1分)
(3)H2 (1分)
(4)燃着木条置于集气瓶口(1分) 19.( 共7分)
(1)2NaOH+CO2═Na2CO3+H2O( 1分)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地碳酸钠溶液显碱性(1分)。
(3)赶走溶液中氧气( 1分);隔绝氧气( 1分)
(4)取1%和30%的两份氢氧化钠溶液于两支干净试管,分别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1%地溶液变红,而30%溶液先变红,一会儿就变无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