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学美术综合与探索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根据四个学习领域设计具体课题,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其中将“综合―探索”领域纳入教材范围体现了当下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也是新世纪美术教材应该具有的特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综合与探索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考究的问题,本文作出以下教学模式探讨。

一、在综合和探索领域教学中,仍坚持以美术为核心 “综合―探索”教学模式是指老师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综合性体现在:一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有语文、数学、音乐、政治、历史等等;二是也要将前面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三大学习领域纳入其中;三是将美术与当代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所谓探索就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这些未知领域。由此可见,在“综合―探索”领域教学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知识面非常广,但是安排的教学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坚持抓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学科本位上考虑,在“综合―探索”这一领域教学中,应该坚持以美术教学为核心内容。显然,这一策略有助于美术老师把握合适的度,既注重学习的综合性和

1 / 4

探索性,又能避免学习内容过于宽泛和探索过程流于形式。

比如苏少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第三课的标题是“车”,课本首先从时间顺序上分别展示了不同年代的车,有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马车、民间的独轮车、欧洲古代马车,还有现代出现的各种汽车、火车、货车等等。图片下面还有知识窗,介绍我国轿车的制造历史。课本还附有学习建议:观察生活中、影视里的各类车。也可以到博物馆欣赏古代的车。画画你觉得有趣的车。显然,这课的学习应该采用“综合―探索”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主要有历史、物理、电影等。但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是为了在美术创作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使作品更加充满文化底蕴。所以“综合―探索”模式的教学应该有所侧重,最终落脚点应该在美术教学之中。

二、选择合适的主题,精心设计综合课程 美术教学的前三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分别体现了美术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具有分工明确的特点,老师也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往往把这种教学方式自然而然地运用到“综合―探索”的教学领域中,而无法显示其综合性和探究性的学习特征。因此老师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思维定势,跳出三个领域看“综合―探索”。在“综合―探索”领域具体课程开展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也就是既能将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

2 / 4

点联系起来,又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师生围绕课题目标,共同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并以文字、表格等方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常见的主题包括社会性主题和相同的形式主题;接着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和筛选;最后在课堂是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们之间相互合作,激发探索愿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感,至此就完成了一次选择主题,并精心设置和开展综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比如植树节之际,老师以“关爱树苗成长,禁止随意砍伐”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索”课程学习,首先师生共同探讨树木的相关知识,然后编排剧本让学生表演树木被砍伐的情景,最后老师用图画记录下来,并用文字命名,使学生触景生情,引发对人类行为的思考和探究。

三、适当地开展综合学习,进行总量控制

如前已述,“综合―探究”学习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学习方式也比较复杂,恐怕单一的学习方法也不能保障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地又综合又深入地探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很大的劳动量和工程量。除了充分利用好课内时间,还需要动用课外时间,场地也不仅仅限于教室内,可能还会扩大到校园、甚至社会这个大舞台,且随机的成分很大,整个活动不好控制。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学生的其他课程的安排,不能因为美术课程的学习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进行“综

3 / 4

合―探究”领域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比如,一些小型的活动可以一个星期或者几个星期举行一次,而稍微大型一点的综合教学活动就只适宜每学期举行一次了。

比如还是上述列举的第一个例子,关于课程“车”的学习与创作,这个课程的主题很明显,都是围绕“车”展开的。在开展“综合―探究”式的学习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车的历史,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或者相关电影,因为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所以直接把活动地点设置在教室里面,比较节省时间和劳动量。但如果考虑带学生去博物馆实地观看古代马车,这样就成了户外活动,虽然这种形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兴趣,但在时间以及次数上要进行总量控制。

总而言之,小学课堂的美术“综合―探索”教育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探新求知、概括归纳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老师应该在把握学生思维特征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设计教学主题,并可以借用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教学手段等,加强学习的综合性,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军路小学)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