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13卷第2期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01.13.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Jim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la Sciences) Apr.,2010 论2O世纪9O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曾丽华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20世纪9O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 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 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20世纪9o年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女性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89X(2010)02.18-0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文化形态出 世界,书写女性欲望,构建女性生存的历史谱 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女性写作掀起又一次浪潮, 系。这类作品往往以一个女性叙述人为中心,讲 主要关注男女平等、女性主体、事业与家庭关系 述女性或女性家族的成长历程和内在经验。如铁 等多样话题。到了2O世纪9O年代,受后现代文 凝的《玫瑰门》④、张洁的《无字》、徐小斌的 化思潮和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交互影响,中国大 《羽蛇》、蒋韵的《栎树的囚徒》、台湾作家李昂 陆和台湾的女性文学创作有了新的变化,女性主 的《迷园》、《自传的小说》和苏伟贞的《沉默 义写作蔚然成风。在解构理论的影响下,女性主 之岛》等。 义文学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试图瓦解父权 铁凝的《玫瑰门》讲述了女孩儿苏眉的成 制建立的一整套象征秩序,张扬女性意识,重构 长历程,在“文革”特殊时代,她被寄养在北 一个让男性缺席、女性自由言说的世界,如林 京外婆家,经过艰辛磨砺,终于生涩迷茫地穿越 白、陈染、卫慧、棉棉以及台湾的邱妙津、陈 人生的“玫瑰门”。作品是关于三代女人——外 雪、洪凌等人的女性创作。女性主义小说以决绝 婆、儿媳、孙女的特殊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三代 的姿态驱逐菲勒斯男权,书写女性欲望,展现女 女人隐秘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纯粹由母系构成 性情感体验和性爱体验,凸显女性自主存在,试 的世界,男性的残缺和猥琐使得文本具有了驱赶 图构建女性话语体系,并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 男性、颠覆男权的文化意义。王安忆《纪实与 构传统女性形象。 虚构》从母亲的姓氏“茹”字人手,开始母系 家族历史的追溯。小说两部分内容在文章中交互 一、凸显女性的自主存在,构建 出现:奇数章节是追溯母亲的家族历史,茹字这 女性历史谱系 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经历了入主中原,然 后定居、发迹、繁荣,直至破败的过程;偶数的 新时期女性主义作家们反抗男权霸权,展示 章节记述小女孩“我”的成长经历,作为外乡 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现实,揭示女性生命 人,“我”永远在漂泊,没有家的归宿,心中满 旅程中的孤寂和坚守。为反抗男尊女卑的文化秩 溢着孤独。 序,女性主义小说创造了一个男性残缺或匮乏的 张沽的《无字》是一部“以母亲为枢纽的 [收稿日期]2009—09—27 [修回日期]2010—03—03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课题“海峡两岸女性小说创作比较研究”阶段成果之~(JA08116S),福建省社 科规划项目阶段成果之一(2008B2100) [作者简介]曾丽华(1970一),女,福建仙游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①1989年出版,可纳入90年代创作进行分析。 第2期 曾丽华:论20世纪9o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19 叙事格局,使作品成了一种独特的‘母系寓 言”’,【】】作品以女作家吴为为中心,描写了她的 母系家族中三代妇女痛苦的婚姻历史,揭示理想 男性神话的表象、男性施予女性的灾难和心灵重 程。晨勉甲出生在一个缺少父亲的不幸家庭,自 幼由年迈的外婆抚养长大。晨勉甲留学归来先在 香港任职,后到新加坡自己成立公司,先后与德 国男友丹尼、澳洲的双性恋者辛、印度一夫多妻 的财阀都兰等交往,最后为了孩子与辛结婚。晨 勉乙出生在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按部就班地留 学结婚最后回归家庭。可事实上,晨勉乙并不是 负。作品为我们展示了在“男权中心社会”中, 女性无可逃避的悲剧命运,这或许是女性的宿 命。徐小斌的小说充满了象征与隐喻,把宗教与 科学、智性与诗性玄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叙述迷 宫。她笔下深度隐喻的神秘故事,更多的是关于 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寓言。《羽蛇》叙写了一 个庞大的家族中五代女人的历史,这个家族的女 人都是流淌着“太阳”的血液(作者以“威顿 一桑特DIA簇”命名的神奇的树枝状的皇后群 体家族血缘)。这是一部纯粹的女性生命史。主 人公羽/羽蛇是“远古时代人类对太阳的别称”, “金乌、若木、玄溟……她们都是远古时代的太 阳和海洋,她们与生俱来,与这片土地共 存”。【2 这群太阳女性的生命具备了太阳的热情、 炽热与灼伤,女性自我顽强张扬,但她们的人生 却艰难坎坷。蒋韵的《栎树的囚徒》同样讲述 了几代女性的命运,时间跨越百年,其中有血缘 关系的母女、姐妹,还存在非血缘关系的婆媳、 舅母侄女、大老婆和小老婆。她们先后来到范氏 朴园里,竭力寻找家的归宿、寻找超脱,但都不 可避免地坠人苦难与救赎、爱与恨的无尽驱逐 中。正如赵玫所言:“这是一部由血缘而造成的 家族的衰史。这衰史中的不幸者又均为女人…… 家族是一扇巨大的门……只要你走进来无论你是 谁,你都将被笼罩在家族的命运的阴影下,你们 中一个也逃不脱。” 李昂《自传的小说》历时近10年创作而 成,是作者以个人的女性立场和女性经验,诠释 台湾女共产党员谢雪红的传奇人生。“谢雪红, 我要寻找的,又岂止是你的一生。谢雪红,你的 一生,我的一生……我们女人的一生”。【4 李昂 借谢雪红这一女性形象,昭示了女性在历史中的 命运,也建构了女性命运的历史。《迷园》借历 史和现实双线结构,书写背负殖民伤痛的台湾女 子朱影红如何以性来重建家园改写历史并建构身 份认同,小说中性别认同问题与政治认同问题交 互渗透。苏伟贞的《沉默之岛》以两个晨勉的 生活方式互为映衬,展现女性追求生命完整的历 独立存在的另一个人,只是晨勉甲在自己不幸的 生活境况下所幻想构筑出来的另一种生命的存在 状态。“到那些几乎没有灯光的历史长廊中去寻 找,在那儿,幽暗朦胧地、忽隐忽现地,可以看 见世世代代妇女的形象”。-5 二、认同女性欲望与生命意识 20世纪9O年代女性主义小说沉浸在女性缜 密的情感世界和身体世界,认同女性欲望与生命 意识,试图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建构起属于 自己的“女性”文化,以对抗男权,进而达到 与男权并立抗衡的目的。《玫瑰门》中竹西、司 猗纹的形象展示着女性活泼的欲望和旺盛生命 力。竹西身体健壮,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欲望,敢 爱敢恨,在她的生活中,男性是猥琐胆怯的。司 猗纹的生活遭际使她的心灵发生畸变,结果走上 了以变态释放压抑、以自虐和虐人为游戏的道 路,“如同浸润着毒汁的罂粟花在庄家盛开着”, 一生都在窥视他人、进行报复。王安J 以独特的 “女性视域”关注女性世俗的日常生活,探索女 性生命及人性的复杂性。《长恨歌》、《我爱比 尔》、《米尼》等作品,彰显女性欲望与坚韧的 生命意识。《长恨歌》叙述王琦瑶从“闺阁”沉 醉梦想到参加“上海小姐”竞选再到“平安里” 与康明逊们的畸形恋情,都展现出王琦瑶强烈的 欲望追索。《双鱼星座》的副标题是“一个女人 和三个男人的古老故事”,徐小斌将故事的主人 公卜零称为“菲勒斯中心社会”的逃离者。卜 零,一个出生在“双鱼星座”的“一生只幻想 着爱与被爱”的女人,在分别代表着金钱、权 力、欲望的丈夫、老板、情人这三个男人间穿 梭。卜零在她的老板看来,“这个女人并没有标 准美人的脸,却从整个表情和体态上充盈着一种 生动和邪魅”。【6 但她的丈夫只是视她为商业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l3卷 易中可“典当”的一个物品,于是卜零从丈夫 的司机的健壮身躯上寻找寄托,宣泄情欲。 代女性争取被剥夺的性自主权。李昂《北港香 炉人人插》中,林丽姿是激进前卫的女性,把 握身体的主动权,倡导女人用自己的身体来作为 颠覆男人、赢得权力的策略。苏伟贞的《沉默 之岛》,被台湾学者施淑称为以爱情故事的形式 所作的关于人的欲望的实验报告,主要描写一个 女人在情爱生活中独特的身心感受,是对情欲生 林白小说中对女性躯体和欲望的描写曾引起 了爆炸性的轰动。《一个人的战争》描写了少女 林多米自我成长的历程,自幼丧父又缺少母亲管 教的她是在“父权”缺席的空隙中成长起来的 “主体”。多米很早就对自己身体隐秘处产生兴 趣,有明确的性别意识和发自女性生命本体的强 烈欲望。小说深刻描绘了一个少女在成长过程中 那独一无二的体验:青春期朦胧的肉体及精神的 觉醒,第一次性爱经历……陈染的《与往事干 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时光与牢 笼》等作品都涉及了少女时代的生活经验和个 人隐秘的性爱心态。在陈染笔下,性描写成为女 人了解男人、了解世界,最后了解自己的方式, 成为女人对男权菲斯勒中心主义对抗与反叛的姿 态。《无处告别》中的黛二认为情爱与性爱是两 回事,在生活中她接触过几个男人,但肉体的充 实无法替代精神的某种要求。最后,当气功师诱 导她,几乎将她的精神与肉体全部调动起来的时 候,她产生了“全身心的投降与缴械之感”,但 得知这一情事的初衷是进行一项实验时,她毅然 离开了气功师。她将性爱看成是女性自我的需 要,女性可以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这样的性爱观 是对男权文化、男性话语的解构。 《时光与牢 笼》中的水水经历过四次婚姻,却不以婚姻为 遏制女性精神的牢笼,婚姻并非她们生活的唯一 主题,婚姻只是加深了她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促进了她的进一步成熟。 台湾新锐女作家则以大胆的情欲刻画来张扬 和凸显女性“情欲自主”的理想。女性主义学 者李元贞的长篇小说《爱情私语》,被称为“良 家妇女的黄色小说”,以激进的女性主义立场, 对“身体自主”的理念做出文学阐释。这部小 说通过赴美留学的女子何未名在异国生活时 “在性经验中成长”的经历,呼吁“把性光明正 大地还给女人”,“松解社会片面加诸女性的桎 梏,让女性从性的盲目与暖昧步出而迈向性的启 蒙与大明大白”。r 何春蕤出版《呼唤台湾新女 性(豪爽女人)——谁不爽》一书,指出女性 长期处于文化机制与社会传统规定的性压抑处 境,呼唤“情欲自主”的“豪爽女人”,鼓励现 活的审视。 三、“传统的好女孩已经死了": 颠覆男权 “传统的好女孩已经死了”,这是有别于传 统好女孩的另类女性,开始了对男性的控制和驱 赶。女性主义作家以“性”为突破口冲决以往 女性写作的禁忌,直白大胆地展示女性最私密的 性心理、性经验、性快感,对身体自主的理念做 出女性阐释,以此形成对男性话语中心的挑战与 颠覆。林白把女性的成长看作是女人和男人之间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这个女人在镜子里自己 看自己,既充满自恋的爱意,又怀有隐隐的自虐 之心。” “一个人的战争意味着自己嫁给自 己”。【8 卫慧、棉棉、周洁茹等人以“另类”的 面目带着《上海宝贝》、《糖》、《我们干点什么 吧》震动文坛,开始了“残酷的青春”叙写。 其文本中的“问题女孩”常有不寻常的经历, 她们尖叫着冲出“房间”,涌向酒吧、咖啡厅、 迪厅等灯光迷离、气氛暖昧的娱乐场所,疯狂地 酗酒、吸毒,通过放纵女性生命本能来证明自己 的女性自主权。《上海宝贝》里的天天有思想却 性无能,“隐喻着以男性为代表的理性的缺失、 父权压抑的溃退以及意义投射的无能”。女主人 公倪可最终弃天天而去的选择,“表达了作者对 传统中轻视肉体欲望、推重灵魂与精神的浪漫主 义爱情的弃绝和反拔”。 台湾作家陈雪的小说《色情天使》叙写了 一个流浪在都市中的女孩小鹿,少女时期与哥哥 的爱与性的乱伦经历以及哥哥在世俗谴责下的自 杀,成为她人生永远的梦魇。小鹿最终以对自己 的身体与欲望的正视和重新认识而获得解脱。陈 雪因之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只要是身体 第2期 曾丽华:论20世纪9o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21 的自然要求,就是合理的,因而乱伦无罪、色情 无罪。l1伽邱妙津的短篇小说《水瓮里的红蝎》, 写一个女孩不能在狂热地爱着她的“胆小、阴 沉”的少年处得到满足,于是她不时地“失踪” 以被人强暴为快乐。女孩的疯狂与少年的孱弱, 性的既成准则的反叛。 台湾文学中同性恋题材小说的兴盛,与其在 社会与文学中的边缘地位有关。2o世纪80年代 的女同性恋小说描写大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姐妹 情谊”,是无欲的“春风”;90年代后,同性恋书 写逐渐成为女性主义的重要议题,以一种近乎狂 乱的姿态进行“酷儿”写作,如朱天文的《荒人 手记》、邱妙津的《鳄鱼手记》和《蒙马特遗 暗示着在女性情欲解放的巨大冲击下两性关系的 失衡。另一位新锐女作家成英姝以小说《好女 孩不做》直白“新人类”女性的观念,小说让 两个国中女生在性冒险的游戏中杀死了试图对她 们施暴的男子。她们颠覆传统的社会秩序,恣意 渲泄情感欲望,摧毁男性权威。在这些文本中, 似乎可听到一个叛逆的宣言,就是“传统的好 女孩已经死了”,“传统”也已经死了,传统的 伦理道德、性约束、性规范在这里遭到了前所未 有的蔑视和背叛。 四、激进张扬的酷儿书写 “酷儿”是英文“queer”的译音,本义是 “怪胎”,有奇怪、怪异之意,在西方社会指同性 恋者,或是指那些拒绝接受传统的生理性别、社 会性别分类的人。到了20世纪9o年代,凡是关 切、认同同性恋议题,投人“边缘战斗”的作 品,都可视为“酷儿写作”。大陆女性小说也涉 及到女性间“同性情谊”,但更多是春风蝴蝶式 的精神依恋,不直接描写女性间情欲。在《回廊 之椅》中,林白描写了朱凉和七叶两个女人之间 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情感。陈染的《空心人诞 生》中紫衣女人和黑衣女人有着心心相印的深情。 《私人生话》中缺乏母爱的拗拗与丧夫无子的乔 相遇并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小说书写了她 们对同性之爱的渴望和憧憬,写出了女性对女性 的理解和爱。这或许是女作家们逃离男性和男权 的开始,也是女性内心关注自我主体自由的开始。 在《超性别意识》中,陈染明确表达了她的超性 别意识:“真正的爱超越于性别之上,就像纯粹的 文学艺术超于政治而独立。”“异性爱霸权地位终 将崩溃,从废墟上将升起超性别意识”。【1 对男权 社会的最大挑战是性别的等同,所以在《破开》 中“我”与陨楠商量要建立一个无性别歧视的女 人组织,就把这个女人协会叫“破开”,而不以 “第二性”作为协会的名称,这是对男人为第一 书》、杜修兰的《逆女》、成英姝的《人类不宜飞 行》、陈雪的《恶女书》和《梦游1994}、纪大伟 的《感官世界》、洪凌的《异端吸血鬼列传》和 《肢解异兽》等。这些作品以变形、装扮、雌雄 同体、同性恋等女性欲望进行论述,出现激进张 扬的酷儿书写,对性别、性取向作重新的思考。 邱妙津的《鳄鱼手记》以女同性恋为主角,表现 了社会观念与“同志”现象之间的文化冲突。拉 子认同自己同性恋者的身份,但不能认可自己的 同性情欲,心仪的女子水伶,对她而言是个“既 渴望又恐惧的爱欲的对象”,被异性恋牢笼钳制的 拉子和水伶好像“两只垂死的兽无法互舔伤口”, 最后在相互伤害中走向毁灭的处境。长篇绝笔之 作《蒙马特遗书》因同性恋身份的作者邱妙津的 自杀而笼罩上了神秘的光环。小说中的主人公 Zoe已能客观坦然地面对同性之间的情欲交流, 并反复述说着其深层的欲求:“我是天生热爱女人 的。”小说以书信告白体的形式,把女同性恋的爱 欲煎熬和自毁又自恋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杜 修兰的《逆女》中的女孩丁天使名字纯净圣洁, 自小生活在一个冲突不断的畸形家庭,强势而充 满怨怼的母亲总是责难父亲和丁天使,被母亲责 骂为“不肖女”的丁天使成为社会边缘人中的女 同性恋者。丁天使经历的三段同性爱情,展现了 她从对爱的积极追求到对爱的不信任以及害怕背 叛而产生的吝于付出的情感困惑,最终她沉湎于 片刻欢娱而无法自拔。陈雪的《恶女书》书写女 同性恋充满罪恶感却又耽溺其中的情欲,在出版 时就引发骚动。台湾学者张芬龄评论:“陈雪在这 本小说集里,以近乎倾泻的笔调书写女同性恋人 的沉沦与挣扎,失落与追求,狂乱与狂喜。在处 理性爱场景时,她更是以强光聚照式的字眼,摊 开人物的肢体,直接诉诸读者最原始的感官。”u 《梦游1994>>书写同志恋人在现实世界的困境, 22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3卷 颠覆了男性文化霸权的专横面孑L。洪凌的《异端 293. 吸血鬼列传》和《肢解异兽》等作品将科幻、后 [2]徐小斌.开场白或皇后群体[M]//羽蛇.北京: 设、色情、暴力融为一体;描写同性情欲的多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l一2. 变形和异化,甚至用“吸血鬼”在颈部相互吮吸 [3]金岱.世纪之交:长篇小说与文化解读[M].广 的血腥场面,来影射同性爱欲的畅快淋漓。激进 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496. 狂乱的“酷儿”书写,展示了女性主义写作穷究 [4]李昂.自传的小说[M].台北:皇冠出版社, 1999:347. 女性情欲世界的努力,给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5]沃尔夫.妇女与小说[M]//沃尔夫作品精粹.石 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398. 五、结 语 [6]徐小斌.双鱼星座[M]∥徐小斌作品精选.武 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201. 20世纪9o年代,海峡两岸的女性主义创作 [7]李元贞.爱情私语[M].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 盛况空前,呈现出一个共同主旨:驱逐菲勒斯男 版部,1992:3. 权,营造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女性主义小 [8]林白.一个人的战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 说以决绝的姿态冲破男权传统的樊篱,书写女性 社。2006:1. 欲望,试图构建女性话语体系,以达到从反抗男 [9]屈雅红.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 权到颠覆男权的文化意义。9o年代两岸女性小说 [J].理论与创作,2004(3):45—50. [10]刘红林.试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身体自主的追 创作影响巨大,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道特异景观。 求[J].台湾研究集刊,2001(3):100—106. [11]陈染.超性别意识[M]//阿尔小屋.北京:华 [参考文献] 艺出版社。1998:24. [12]张芬龄.勇敢的同性爱宣言[N].中时晚报, [1]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 1995—1O一22(3). 国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on the Cross—Straits Feminist Fictions in the 1990s ZENGLi—hua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mei University,361021 Xiamen,China) Abstract:The femiinst ifctions in the 1990s in China Mainlnad nad Taiwan present a unique gender awareness,deliberately Cre- ate the women's freedom of speech in the female world,try to build women's history and lineage,advocate wolnen ̄s desiers and life experiences,give a bold description of homosexualiyt,and d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women,in order to achieve a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ubverting the male supremacy and building woraen’s discourse. Keywords:the 1990s;femiinsm;wriitng of fictions;female discourse (责任编辑陈蒙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