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互联网+
第一种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其特点是重资产+技术。
主要的着眼点是互联网+工业,意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进而提振不景气的经济,其本质是通过提出“互联网+”,倡导一种新的经济创新模式,来引领“新常态”。
第二种是互联网公司提出的“互联网+”,其特点是轻资产+服务。
其中,腾讯提出的“连接一切”,即通过微信平台提供OTT类业务,连接公共服务,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腾讯希望政府能够数据共享,让老百姓通过微信来办那些通常需要线下跑政府才能办的事。
而阿里提出的“云计算犹如水和电一样,是未来人类的必需品”,即希望中小企业、各种组织乃至各级政府的IT系统和应用,都接入阿里云平台。
对于政府网站而言,第二种“互联网+”是其发展方向,即轻资产+服务。
“轻资产+服务”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在基础设施层面,因摆脱资产的束缚把IT架构这块交给云服务厂商,政府网站是被服务的对象,并且又把这种高可靠的云服务传递给最终用户。
第二层含义,未来政府网站的价值体现,更多的是依赖其服务属性,它不仅仅是权威信息发布者,更是一个服务型政府的代表和延伸。
在这种趋势下,传统模式的政府网站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探索并找到“互联网+”的实践之路。
二、政府网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政府网站的真实用户少
政府网站真实用户少的原因,是用户体验较差。其表现两级分化,综合体现为:首页过长、栏目多或过少、信息过多或过少、功能复杂或功能欠缺、导航体验差、搜索不准、智能化不足和手机应用简陋等。其结果就是政府真实用户少,真实访问量小。
而政府网站的用户体验首要的问题是网站为谁设计,其次是网站好用。
政府网站用户体验较差的核心原因就是模糊了网站为谁设计的问题。如果把网站的主要受众定义为普通民众,就不应该把网站规划设计成几千个栏目,海量的信息和简陋的手机应用。
改善用户体验的另一点就是好用,要能很快以最少的操作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民众随身标配,政府手机应用的用户体验和功能设计更要做到位。
2、政府网站功能求全而服务属性不突出
过去,对于普通民众,政府网站在其用户心智所对应的定位,是信息发布权威性。
政府网站规划者因此认为,政策、文件和政务公开类信息,是普通民众所需要的。同时,民众有和政府各级部门在网上进行交流的需要。此外,网上办事仍然是民众依赖于各级政府部门所要做的。
但如果规划者不能控制自己的建设欲望,网站规模和功能会变得大而全,使其服务属性不突出。
如今,政府愈加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快建设......创新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创新管理,强化服务,着力提高政府效能.....推广电子政务和网上办事......”。
因此,政府网站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当前政府所主张的政府职能的发展意志和趋势,结合先进国家政府网站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政府网站的服务属性应在整个网站规划占比中越来越大,使得政府网站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延伸。
3、政府网站运维变成“重资产”且越来越艰难
网站运维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网站IT架构选型、软硬件部署、网络管理、应用程序维护、安全、容量规划和故障修复等。
政府网站的IT架构是多样化的,要实现的主要是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大功能。但它始终要面临的一个矛盾是:硬件必然要更新换代和软件系统要求永远可用的矛盾。而硬件一旦更换就会涉及到巨大的费用。这是政府网站运维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安全是网站运维的另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并随着跨国黑客越来越频繁的攻击,变成
政府网站运维最重要的问题。
此外,围绕网站可用性这个运维核心指标,要建立监控和报警机制、进行容量规划、建立运维流程规范,在网站规模变大以后,还要考虑运维的半自动和自动化。
而做好以上这些工作,对于运维团队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将信息系统的维护、服务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是政府信息化部门现实的选择。
以上为传统政府网站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政府网站的“互联网+”,而集约化的政务服务网,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探索政府网站“互联网+”的实践中逐渐脱颖而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