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有(A C D ) A. 能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 B. 是一个由硬件系统组成的裸机 C. 操作系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D. 具有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控制执行的能力 E. 允许各用户随意地使用系统中的资源
2.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这是因为它能(A B
C E )
A. 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 B. 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C. 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文件 D. 提高源程序的编制质量 E.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 各类操作系统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表现为(A B
C ).
A. 批处理操作系统不允许用户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B. 分时系统采用交互方式工作,故对需处理时间较长的作业不太合适
C. 实时操作系统中资源利用率不及批处理操作系统 D. 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实现并行工作,但不能提高吞吐能力 E. 为了使用户满意,分时操作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4. 在下述各项中,(A B C D E )是操作系统力所能及的工作. A. 为用户合理分配处理器时间.
B. 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 C. 提供按名存取文件的功能 D. 按用户要求启动外围设备 E. 根据用户的意图控制作业的执行 第二章
1?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它包括(A B )等? A. 操作系统 B.编译系统 C.接口软件 D.软件开发工具 E.软件测试程序
2. 在下列的阐述中,(A B C E )是正确的.
A. 一个中央处理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 B. 只有被操作系统选中的程序才能占用处理器
C. 若一个程序在执行中出现了事件,则该程序就要让出处理器 D. —个被中断的程序在等待中断事件结束后就可立即占用处理器 E. 中断装置发现中断事件后就要让操作系统程序占用处理器 3. 采用通道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与外围处理设备之间的关系有(A B C D E )
A. 中央处理器执行一条”启动I/O ”指令可启动指定的设备 B. 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是可以并行工作的
C. 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工作不需要中央处理器的干预
D. 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把工作情况反馈给中央处理器 E. 中央处理器可启动多台设备,让它们并行工作. 4. 计算机系统中可用于存储信息的部件有(B C D E ) A. 输入机 B.主存储器 C.磁带
D.寄存器E磁盘
5.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追求的设计目标是(A B C E ) A. 正确性 B.高效性
C.维护性D随意性E移植性
6. 操作系统采用层次式结构的优点是(A B C ) A. 能把操作系统的整体工作局部化 B. 有利于操作系统功能的增?删?改
C. 实现各层次的功能时都可利用较内层提供的功能 D. 最外层可直接使用硬件提供的功能
E. 各层之间允许双向调用,这样便于达到正确性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
1?能实现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A C D E ) A. 具有中央处理器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B. 提供多个中央处理器 C. 采用”存储保护”技术 D. 能进行”程序浮动”
E. 能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
2. 对若干个能各自独立执行的进程来说,它们一定有不同的(B C E )
A. 程序 B.工作区 C.进程控制块 D.状态 E.活动规律
3. ( A B D )是中断装置的职责 A. 检查有无中断事件发生
B. 把出现的中断事件存入当前PSW中
C把被中断进程的PSW保存到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中 D. 把中断处理程序的PSW存入程序状态字寄存器中 E. 分析并处理出现的中断事件
4. 下列阐述中,(A B D E )是正确的. A. 进程切换是由进程调度完成的 B. 进程切换是由进程状态的变化引起的 C. 进程状态的变化一定会引起进程的切换 D. 进程状态的变化与出现的中断事件有关
E. 对出现的中断事件处理后总要让进程调度程序工作 第四章
1. 信息的二级存储是指(A B C D )
A. 在辅助存储器中存放准备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B. 在主存储器存放当前需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C. 辅助存储器中信息可以保存到辅助存储器中 D. 主存储器中的信息可以保存到辅助存储器中 E. CUP可以从主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中读写信息
2. 固定分区管理方式影响主存空间利用率的原因是(A B D E ) A. 分区的个数与大小预先固定与随机到达的作业的需求可能有矛盾
B. 分配分区时会产生无法使用的碎片 C. 不能实现多道程序设计 D. 小作业可能占用了大分区 E. —个分区不能同时装入多个作业
3. 适合多道程序设计的存储管理方式有(A B C D E ) A. 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页式 D.段式 E.段页式
4. 采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的系统,在收回作业归还的空间时可能引起”空闲区表”发生(B C D E )的变化.
A. 某登记项始址改成归还区始址但长度不变 B. 某登记项始址不变,长度改为原长度加归还区长度
C. 增加一个有效登记项 D. 减少一个有效登记项
E. 某登记项的始址和长度均需修改
5. 现有3个作业J1.J2.J3分别被装到地址以a, b , c(a
且每个作业的下均有IK的空闲区。当J2要求扩充2K主存量时可以采用的移动方法有(C D)
A. J1下移1K B. J2下移1K C. J3下移1K
D. 2上移1K C. J3上移1K
6. 如果采用了页式存储管理,那么,可以允许(A B D E ) A. 程序中使用连续的逻辑地址
B. 作业信息可以被装入到不相邻的主存块中 C. 对不同的作业划分成不同长度的页面 D. 在作业执行中由硬件进行动态重定位 E. 利用快表来提高指令执行速度
7. 页式存储管理与段式存储管理不仅有相位似的地址结构,而且在管理上也有许多共同点,表现为(C D E )
A. 用户编程都使用连续的逻辑地址 B. 都由系统预先对主存空间分区(块)
C. 作业信息均可被存放在不一定相邻的主存区域中 D. 都需要硬件进行动态重定位
E. 均需要操作系统与硬件相互配合来实现存储保护
8. 采用分页式虚拟管理时,页面调度是否出”抖动”是与(A B C E )有关的
A. 作业可使用的主存块数 B.划分的主存块的大小
C用户编制的程序的局部性程序 D.辅助存储器的容量E.选择的页面调度算
第五章
1?采用树形目录结构的优点是(A B C D ) A. 可解决重名问题 B.有利于文件的分类
C.能利用相对路径提高检索文件的速度 D.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E.能对文件存储空间进行管理
2. 在UNIX操作系统中,对磁盘文件采用索引结构,其特点是(A B C D E )
A. 逻辑上连续的文件信息可存放在不必相邻的磁盘块中
B. 把指向存放文件信息的磁盘块的指针按逻辑顺序登录在索引表中
C. 对文件既适合顺序存取又能方便地随机存取 D. 能方便地实现文件的扩展 E. 采用多级索引来登录大型文件
3. 记录的成组和分解能提高系统的效率,具体表现在(B C ) A. 减少操作系统的开销 B.提高存储介质的利用率 C. 减少启动外围设备的次数 D.充分利用主存空间
E.减少缓冲区与用户区之间的信息传送
4. 记录成组与分解中的”块因子”是与(A C )有关的 A. 存储介质上分块的长度 B.存储介质上分块的个数 C. 文件中逻辑记录的长度 D.文件中逻辑记录的个数 E.每次用户要求读/写记录的个数 5. ”位示图”可用于(C E ) A. 指示索引表的存放位置 B.指示树形目录的层次结构
C. 管理”页式存储管理”中的主存空间 D.建立文件结构的映象 E.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6. 文件系统提供给用户调用的某些文件操作中要求用户给出参数:”存取方式”,其目的是(A B C )
A. 便于确定文件的存储结构
B.核对用户要求的存取方式是否符合文件的存储结构 C.能较快地确定欲读的文件信息所在的位置 D.供系统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E.
需核对用户使用文件的权限 第六章
1. 磁盘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操作所花费的“寻找时间”是与( A C )有关
A. 读写磁头当前所在的柱面位置B,盘在上扇区的大小 C. 信息所在的柱面
D.信息所在的扇区E磁盘的旋转速度
2. 磁盘执行一次输入输出操作所花费的”传送时间”是与(A B E )无关的.
A. 读写磁头当前所在位置B信息所在的扇区位置 C. 盘面上扇区的大小
D.磁盘的旋转速度E驱动高度算法
3. 有3个访问者分别要读同一柱在上编号为i.j.k的扇区中信息若磁头当前正在读k号扇区中信息,则不当为(A B D E )情况时旋转调度将决定下一次一定读j号扇区中信息.
A. i < k , j < k , i > j B. i < k , j > k
C. i < k , j < k , i 4. 为用户提供虚拟设备的计算机系统能使( A B C D ) A. 独占使用的设备变成可共享的设备 B.多个用户作业并执行 C.作业的执行速度提高 D.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作业量提高 E.操作系统的开销减少 第七章 1. 具有多道批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在实现作业管理时通常(B C D E ) A. 要求用户用操作控制命令预先写好一份作业控制说明书 B. 要求用户提供的作业信息包括原程序.数据.作业控制说明书等 C. 能把成批的作业信息存放到输入井中 D. 总是从输入井中处于”收容状态”的作业中去选择可装入主存储器的作业 E. 允许在主存储器中同时装入多个作业 2. 在下列的作业调度算法中,(A C D)算法是与作业在输入井中的等待时间有关的 A.先来先服务 B.计算时间短者优先 C.响应比高者优先 D. 优先数调度 E.均衡调度 3. 对批处理作业的控制是按(A C D E )的要求进行的 A. 作业控制说明书的规定顺序执行作业步 B. 当执行某个作业步时发生了错误则立即终止该作业的执行 C. 在作业步执行过程中可以调用系统功能,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D. 作业的执行结果被保存在输出井中等待打印输出 E. —个作业执行结束后应让作业调度程序再去选择作业装入主存储器 第八章 1. 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封闭性和可再现性,其含义是(A C ) A. 进程执行的结果只取决于进程本身 B. 进程执行的速度对执行结果有影响 C. 进程多次重复执行时其执行结果都相同 D. 进程执行时不会发生中断事件 E. 当外界发生中断事件时不影响进程的执行速度 2. 进程互斥地进入相关临界区可避免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因而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原则是(AC D E ) A. 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在临界区执行 B. 一个进程在临界区执行时由于发生了某个事件而使它暂停执行,这时可允许另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执行 C. 当有进程在临界区时其它想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等待 D. 任何一个进入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临界区 E. 有进程退出临界区执行的进程必须在有限时间内退出临界区 3. 用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进入相关临界区时,要求(A B C D ) A. 用一个信号量S与一组相关临界区联系起来 B. 任何进程在进入临界区前应调用P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