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品种简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致富指d 甘蔗品种简介 l福农91—4621 根性较好。甘蔗蔗糖分14.3%。接 量以2800—3000段双芽苗为宜。J 品种名称:福农91—4621 1210;父本:湛74—141 种鉴定,高抗黑穗病小种2,感黑 足基肥,早施追肥,攻分蘖肥,1 分蘖成茎。适当延迟止肥期。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1 产量表现:1999—2001年参 品种来源:母本:C P7 2— 穗病小种1,高抗花叶病。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甘蔗 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蔗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 综合研究所 茎亩产量5968.7公斤,分别比对照种 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华南蔗l 特征特性:中大茎至大茎,实 CK1(ROC10)和对照种CK2:t: ̄产 的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省【 心,植株直立,节间圆筒形,无水 23%和1%;亩含糖量848.7公斤,分别 水田或水浇旱地栽培。 裂,茎皮遮光部分黄褐色,露光部 比对照种CK1(ROC10)和对照种 2云蔗89—7 分紫红色,无气生根和生长裂缝, CKe:N产24%和1%:甘蔗蔗糖分平均 13.51%,比对照种CK1(ROC10)和 品种名称:云蔗89—7 品种来源:母本:选蔗15号; 蜡粉稍多。芽圆形,芽基离叶痕、 芽尖与生长带平,芽翼较小,无芽 对照种CK2分别低0.27%和0.05%。 沟。生长带稍突出,呈青绿色,曝 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蔗 等,叶鞘黄绿色,无57号毛群,基 CK1(ROC10)和对照种CK2增 父本:崖城84—125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大 光后转为紫色,叶片青绿,叶宽中 茎产量6873公斤,分别比对照种 甘蔗研究所 部略带紫红色。叶耳发达,内外叶 产39.03%和23.77%。平均蔗糖分 大茎,蔗茎粗壮均匀,株型直立 耳都为披针形,内叶耳更长,萌芽 13.56%,比对照种CK1(ROC10)低 凑,茎色淡黄绿色,晒光后紫{早且整齐,萌芽率较高,幼苗粗 1.53个百分点,与对照种CK2持平。 壮,分蘖中等,茎基部粗,抗倒性 色,蜡粉厚,节间圆筒形,芽』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肥力中等 圆形,芽顶刚及生长带,芽基齐【 亩下种 痕,芽沟不明显,生长带蜡黄色. 强,宿根发株早,发株数适宜,宿 以上有水灌溉的田块种植,致富指南 叶片较大,叶鞘背毛少,脱叶性中 65;父本:CP36—105。发株早且多,可适当延长宿根栽 培年限。 等。出苗率高,分蘖中等,蔗苗整 齐健壮,长势强,拔节少,成茎 省级审定情况: 特征特性:该品种中大茎,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多,中后期生长旺盛,较耐旱、耐 蔗茎挺直,茎皮粉红色。节间圆筒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定 寒。丙二醛含量为5.1 mo1.克一1. 形,无水裂。芽椭圆形,芽尖超过 标准,予以审定通过。适于福建、FW一1以下,相对质膜透性8.79%。 生长带,芽翼小,有芽沟。叶片大 广东、广西等华南旱地蔗区推广 中抗黑穗病,高抗嵌纹病,抗倒 小中等,挺立,57号毛群稀少。发 应用,水田蔗区也可因地制宜推 伏,不早花,宿根性强,属中晚熟 芽快,萌芽率高,分蘖力强,有效 广种植。品种。 产量表现:1999~2001年参 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 产蔗量为5700.7公斤,分别I; ̄CK1 (RIC10)和CK2t ̄产17%和减产 4%;平均蔗糖分为13.76%,比cKl低 0.02,[;LCK2高0.20个百分点,1月 含糖分15.34%;每亩产糖817.33公 斤,t%CK1增产19%,I: ̄CK2减产3%。 200 1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平均蔗 茎亩产量595 1.3公斤,甘蔗含糖分 14.17%,亩含糖量809.33公斤,分别 比CK1增产20.5%,增糖14.53%;比 CK2增产6.4%,增糖10.9%。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中等以 上的蔗田或有一定灌溉条件的旱地 种植。适当增加下种量,亩下芽 7000~8000株,冬植或早春植要进 行地膜覆盖栽培。苗期和大伸长期 要适时追肥,后期可酌情施壮尾 肥。注意蔗田排渍防涝。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 定标准,属晚熟丰产品种,通过审 定。适宜在广东、福建、云南、四 川四省蔗区海拔1200米以下水热条 件较好的蔗田或土层深厚、肥力中 等以上旱地种植。 3福农81—745 品种名称:福农81—745 选育单位:福建农业大学甘蔗 综合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粤糖59— 茎数多,蔗茎大小均匀。宿根性 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 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丰产高 糖抗旱组),送样测定甘蔗蔗糖 分13.66%,比对照ROC10低0.47个百 分点,比当地对照高0.13个百分点。 中抗甘蔗黑穗病,抗甘蔗花叶病。 丙二醛含量为4.28 mo1.g一1.FW一1 以下,相对质膜透性13.06%,株高 伤害率14.17%。蔗产量6091.8公斤 /亩,分别比对照品种ROC10(CK1)、 当地对照品种fCK2)t ̄产42.6%和 15.82%;亩含糖量832.14公斤/亩,分 别比两对照增产37.53%和16.93%。 在两年34个点次的试验中,有26个 点次增产增糖,4点次高于CK1而 同CK2持平,另4个点次高于CK1而  ̄LCK2减产。1998年参加在福建、 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9个生态 点的生产试验(旱地组),平均亩 蔗产量6787公斤,分别比对照桂1 1 (CK1)和当地对照种(CK2)增 产17.16%和17.28%;平均蔗糖分 13.94%,比CK1低0.14个百分点,比 CK2高0.28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 946公斤,分别比两对照增产15.99% 和19.68%。 栽培技术要点:亩下种量以 2500—3000段双芽苗为宜,亩有效 茎数控制在5500—6000条为宜;施 足基肥,及早追肥;做好培土工 作,以防倒伏;宿根性好,宿根 4粤糖85—177 品种名称:粤糖85—177 选育单位:中国轻工总会甘蔗 糖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粤糖57— 423;父本:CP57—614+CP72— 1312。 特征特性:该品种蔗茎圆筒 形,遮光部分粉红色,露光部分浅 紫色,有少量生长裂缝和木栓裂 痕,蜡粉较厚,芽大、菱形,顶 端超过生长带,芽沟明显。叶片青 绿、直立、尖端下垂,嫩叶鞘57号 毛群较多,内叶耳三角形,无外叶 耳。中大茎至大茎,蔗茎均匀,萌 芽较慢,分蘖偏少,前期生长较 慢,中后期生长快,宿根性强。抗 甘蔗花叶病,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 黑穗病。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 加国家甘蔗品种(抗花叶病组) 区域试验,甘蔗蔗糖分总平均值 13.73%。低于CK1(ROC10)0.47 个百分点,高于CK2f当地主栽品 种)O.27个百分点。每亩甘蔗产量 和含糖量分别为5740.3公斤和788.1 公斤,分别 ̄ECK1增产20.46%和增 糖16.46%,比cK2增产3.04%和增糖 3.87%。在两年共30点次中19点次 增产,2点次平产,9A次减产;20 点次增糖,10点次减糖。1998年在 广东、广西二省(区)8A次试验 中,平均亩蔗产量7554公斤,比对 51 致富指南 照增产17.9%;平均蔗糖分14.33%, 加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丰产高 空心,不蒲心,不孕穗,宿根性良 比对照种高0.7 1个百分点:亩含糖量 糖抗旱组),平均蔗糖分14.46%, 好。在自然条件下,未发现甘蔗黑 1060公斤,比对照增21.7%,8点次都 分别比对照ROC 10(CK1)和当地对 穗病和花叶病。 比对照增糖。 照(CK2)增JJno.26和0.84个百分点;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 栽培技术要点:亩下种量 亩蔗产量和亩含糖量分别为6302.4 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丰产高糖 3600—3800个双芽苗为宜;鉴于该 公斤和9l1.3公斤,分别比CK1增产 抗旱组),亩蔗产量5985.1公斤,比 品种萌芽及前期生长较慢,采用种 32.26%和34.67%,tLCK2增产13.45% 两对照分别增产39.77%和13.79%: 苗消毒、催芽、地膜覆盖栽培等技 和20.1%。曾于1995、1996年在广 蔗糖分13.50%,比对照ROC10低0.63 术,苗期亩施呋呷4—5公斤防治螟 西进行新植、宿根生产试验,l0点 虫;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攻分蘖 次平均亩产蔗量5421公斤,比对照 肥,促分蘖成茎;适时早斩,避开 品种桂糖1 1号增产13.6%,10点次均 后期的孕穗和抽穗开花。 比对照增产;平均蔗糖分14.26%,比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对照高0.3 1个百分点。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定 栽培技术要点:应选择中等肥 标准,予以审定通过。适于广东、 力以上的水田或旱地种植;若该品 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水田、旱地蔗 种种茎冬藏时间长,春植蔗在低温 区种植。种植中应注意合理密植, 条件下萌芽率略低于桂糖1 1号,应 种苗消毒,加强水肥管理,并适时 适当密植;生长快,植株高大,生 早砍。 长中期应适当高培土,促进根系发 5桂糖l6号(原名桂糖86—267) 育,以防倒伏。 品种名称:桂糖16号(原名桂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糖86—267)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定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甘 标准,予以审定通过。适于华南蔗 蔗研究所 区中等肥力以上的水田或旱地种 品种来源:母本:粤糖59— 植,栽培中应注意防止倒伏 65;父本:崖城72—399。 6云蔗89—151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 品种名称:云蔗89—151 较直立,前、中期生长快,中至中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大茎,蔗茎较均匀,空心小,节间 甘蔗研究所 圆筒形,较长,蔗茎遮光部分青绿 品种来源:母本:赣蔗64— 色,露光部分紫红色,有少量白色 137;父本:川蔗57—416。 或黑色蜡粉。无芽沟或不明显。芽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大茎, 呈圆形,芽基平叶痕,芽尖未达或 蔗茎均匀,株形微散,节间圆筒 刚达生长带,芽翼着生于芽的中上 形,蔗茎略呈弯拐状,茎色淡紫, 部。生长带明显,呈淡黄色。叶 暴光后深紫,蜡粉多,无生长裂缝 鞘紫红色,有白色蜡粉,鞘背有少 及木栓条纹,芽小,卵圆形,芽顶 量57号毛群,无#l-nf耳,内叶耳三 刚及生长带,芽沟浅,叶片狭长 角形。老叶易自然脱落。宿根性较 而挺直,叶尖下垂,内叶耳长披针 好。抗甘蔗花叶病,在自然条件下, 形,外叶耳退化,叶鞘背毛少。出 未发现黑穗病。 苗快而整齐,分蘖中等,长势旺,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 前中期长势旺,成茎率高,茎基微 52 个百分点,比当地对照低0.03个百 分点。丙二醛含量3.72 mo1.g一1. FW一1相对质膜透性14.05%,株高 伤害率10.19%;亩含糖量807.99 公斤,分别比两对照增产33.54%和 13.54%。1998年参加在福建、广 东、广西、云南四省区9试点生产 试验,平均亩蔗产量6374公斤,比 两对照分别增产10.03%和10.14%; 平均蔗糖分13.25%。比两对照分别 低0.83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 平均亩含糖量为845公斤,比两对 照分别增产3.54%和6.84%。 栽培技术要点:应适当密植, 旱地种植行距9O厘米,亩下芽量为 8000芽左右,旱坡地种植宜采用沟 沟槽植板土栽培,植沟宜深,复土 宜浅;施足攻茎肥,适当高培土, 以防倒伏;冬植、早春植采用地膜 覆盖栽培;注意防治蔗螟和甘蔗绵 蚜虫。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定 标准,予以审定通过。适于云南省 海拔1600米以下及相似蔗区中等肥 力的旱地或水浇地种植,栽培上应 注意防止蔗田渍水和倒伏。 7新台糖16号 品种名称:新台糖16号 品种来源:母本:F171;父 本:74—575 申报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厅经济作 致富指南 物处、广东省农业科技交流服务中 熟期蔗糖分高,维持时间长,不抽 建省区11点次表征示范,平均亩 心、广西农业厅糖料处、福建农林 穗开花,原料甘蔗收获后不易变 产蔗量达6715公斤,比对照增产 大学甘蔗综合研究所 质。蔗汁蔗糖分15.7%。抗甘蔗黑 12.6%,平均蔗糖分15.03%,比当地当 特征特性:该品种中至中大 穗病。 家种平均高0.9个百分点。平均亩 茎,节间圆筒形,蔗茎充实元空蒲 光后初期呈淡紫色,然后变黄色。 产量表现:在广东省甘蔗区 含糖量达1012公斤,比当地对照平 心现象。蔗茎曝光前为黄绿色,曝 域试验中,平均蔗茎亩产量和亩 均增糖17.63%。 含糖量达5694公斤和844.2公斤,分 栽培技术要点:可作春、冬、 蜡粉带厚,节间蜡粉厚度中等。生 别比粤糖63—237增产15.87%,增糖 秋植,适宜各类土壤,以中等肥力 08%。比新台糖10号增产4.78%, 以上的土壤最好。可适当减少下种 长带略突。蔗茎无生长裂缝和木栓 28.斑块。芽为卵形,芽基陷入鞘痕, 增糖6.17%。11月份平均蔗糖分为 量,适当延迟大培土时间,增加分 顶端平生长带,芽翼窄,芽孔近芽 13.61%,榨季平均蔗糖分为14.85%, 蘖成茎率。宿根蔗提早管理,早开 38个百分点 垄松兜,早施肥,促进发株。注意 顶。叶色青绿,叶片直立,尾端 分别比新台糖1O号高0.弯垂。幼叶鞘淡紫色,老叶鞘淡绿 和0.2O个百分点。1998年参加国家 前、中期的田间管理,施足基肥, 色,叶鞘有薄层蜡粉。肥厚带窄舌 生产试验,平均亩蔗产量6759公斤, 重视前、中期的追肥。 形,淡紫红色。内叶耳短披针状, 分别比新台糖10号和当地当家品种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  ̄t'nf耳平过渡至三角形,有57号毛 平均增产20.5%和13.22%。平均蔗 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蔗品种审定 群。萌芽快而齐,初期生长快,分 糖分15.13%,分别比新台糖10号和 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华南蔗区的 蘖期较长且旺盛,中后期的生长势 当地当家品种高0.49和0.63个百分 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各 旺。蔗株直立,不易倒伏。落叶性 点。平均亩含糖量1022公斤,分别 种土壤类型,更适合水田、洲地和 好,毛群较少,便于收获。宿根发 比两对照增产24.53%和18.12%。 株好,宿根性较强。早熟性好,成 1998、1999年参加广东、广西、福 水浇旱地栽培。 (来源:农博网.2015-09—10) ④’ 云南西翥律师事务所 云南西翥律 本所的宗旨是:打造西南地区品牌所,为客户 师事务所成立于 及当事人提供优质、专业法律服务。所涉及业务除 2 0 0 2年,是一 民事、经济、刑事、行政等传统诉讼业务外,还办 所综合性合伙制 理了大量知识产权、投资、东南亚法律事务等非诉 律师事务所,同 讼领域的法律事务。 时也是云南省司 实习基地。现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所成立了“三农”服 (社区)、组提供法律咨询,各种法律事务代理,担 法厅批准的律师 务项目部,专门致力于为“三农”,乡(镇)、村 专职律师1 2名,均为法学学士或硕士,部分律师还 任常年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发律师函。新型城 兼任大学教授、法学研究员、仲裁员,年龄结构优 镇化、迁村并点,城中村改造,土地承包、林业产权 化、知识结构全面,善于办理各类疑难案件。 流转等全过程专项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