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班教案《拉大锯》
2021年中班教案《拉大锯》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两人律动“拉大锯”和迁移“击鼓传花”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学习随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2、尝试通过追逐变化游戏角色进行下一轮游戏。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游戏分解音乐、游戏完整音乐、红花、小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自由结伴玩游戏《拉大锯》
二、围坐成圆圈,跟随音乐节奏玩游戏《拉大锯》 1、倾听《拉大锯》音乐
2、结伴跟随音乐玩游戏,练习转身找到小猫。 三、学习游戏《猫捉老鼠》
1、迁移击鼓传花的游戏经验,讨论猫捉老鼠的游戏方法。 分解讨论、练习找到老鼠、老鼠逃跑及猫捉老鼠的方法。 指导语:小老鼠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玩传花的游戏,音乐停止时,小花在谁的手上,谁就是小老鼠。我们来试一试。 指导语:谁是老鼠啊?小猫要来捉老鼠了,小老鼠会怎么样呢?小老鼠在哪里跑?跑回到哪里?小猫从哪里开始追?我要来捉老鼠了,“喵”。
指导语:我没有捉到老鼠,还做小猫,你们给我加油!我站到圆圈中间,这样把老鼠看得更清楚(练习传花,捉老鼠,老师捉到老鼠)我捉到老鼠喽,可以去看戏啦,那现在谁做小猫啦?小猫要站在中间。(再练习一次)
结合童谣和击鼓传花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指导语:现在我们要把童谣和猫捉老鼠的游戏连起来玩一遍,小猫在中间要和我们一起做动作哦!小猫要把老鼠看仔细,快快的把它抓住。 四、完整游戏2-3遍。
1、创编拉大锯的方法,学习并进行游戏。 2、交换伙伴进行游戏。
五、拓展游戏经验,进一步激发游戏兴趣 活动反思:
在念诵时的老师和幼儿的艺术性不够,声音不够清脆。我反思后觉得如果进行两遍完整念诵,第一遍解决幼儿对儿歌内容的掌握;第二遍让幼儿关注教师念诵时声音的音色变化,让幼儿知道在念儿歌时可以尝试用清脆、甜美的声音来念儿歌,可能效果会更好。在幼儿完全掌握游戏的玩法时,也要让幼儿能够注意倾听音乐,让幼儿能够随乐游戏。
2021年中班教案《拉大锯》2
活动名称:《拉大锯》
活动主题的选择:这个民间游戏是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的,幼儿自己选择玩伴进行游戏。因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经具备了这种与个别幼儿独自交往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喜欢与自己的好朋友一同游戏。而且这个游戏在地区已经流传了很久,几乎是家喻户晓,在户外或在室内,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所以幼儿在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玩,回到家后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游戏。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风吹来,小树在摇晃。\"幼儿模仿小树的样子,进行腰部和上肢的活动。(小草、花------)
二、游戏玩法及规则:两人对坐或站立,双手对握随着儿歌的`节奏,做拉锯似的动作,最后一句儿歌时用手指向对方。 (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锅台后大母鸡,下蛋给谁吃--你。)游戏时要求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力过大或忽然松手,以免伤到小朋友。
三、幼儿自由选择玩伴进行游戏,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名称:《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主题的选择: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很浓,游戏是以小动物为线索进行的,幼儿同教师一起游戏,更是幼儿喜欢的方式。这
个游戏更能体现出在玩中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但锻炼的身体,也学到了知识。发展了个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的:
1.培养肢体的灵活性,锻炼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 2.认识时间,练习1--24的顺数 3.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在场地上做热身操,同时进行跑和跳的练习。
二、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出示教具--大灰狼头饰,教师给幼儿说明游戏规则:教师扮演狼,幼儿来扮演他们喜欢的小动物,游戏开始后,教师在前面走,幼儿在身后问: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在前面报点:1点了--24点了,教师在这24个小时中定上一个点(黑夜),做为老狼出来抓小动物的时间。当教师说到这个时间时,幼儿要快速的回到家(出发地点),如果被抓住就要停止游戏一次。
三、让幼儿扮演大灰狼,来报点。游戏反复进行, 四、游戏结束。与幼儿散步讨论如果你遇到坏人要怎样保护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