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运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体态律动来进行音乐的教学。所谓体态律动是指通过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觉或者身体的感受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将对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标签: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运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来唤醒学生的天性和本能,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体态律动的教学应从学生聆听音乐开始,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肢体动作去表达音乐内容,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音乐的韵律、节奏和情感,最终达到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标。
一、体态律动运用的现状
体态律动这一种教学法是由一位叫达尔克罗兹的瑞典音乐家提出的,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地应用在绘画、舞蹈、戏剧和表演等多个艺术方面。它的教学主要是把人的身体当做主体,让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让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和韵律做出跳跑和拍击等动作,它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很好实践,但在实际过程中其强调的是一种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引导性。正因如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世界各地的音乐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
二、体态律动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去聆听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切身的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内容。举个例子老师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身体顺着节拍晃动,以此为基础来逐步地引导学生放轻松打开身体进而深入的感受理解音乐。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课堂气氛的活跃非常有利,非常有利于让学生在一种活跃的气氛中无形地参与到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音乐活动中。
(二)针对个性,因势利导
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很有利于老师们通过学生的体态来相对较为直观地了解和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例如针对同一首歌可能部分同学摇头晃脑,拍桌子晃板凳,而还有一部分也是稍微的扭动身体,这些恰恰反映出学生的个性特征:或者内敛或者张扬,或者大方或者扭捏……这些都让学生的个性在老师眼中一目了然,有利于老师进一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作出侧重点不同的引导,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因学生个性差异大而无法统一教学的问题,从而有利于老师制定出相对最优的教学方案。
(三)培养学生兴趣增強音乐感知力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跟随音乐律动,这样会让学生在身体随着音乐进行一些或急或缓的肢体的律动,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对音乐或者内容或者情感或者背后故事的理解,他们对音乐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感知也会在身体随着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增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很容易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很多孩子们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有一部分相对来说较有天赋的孩子们在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甚至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哼唱和编写出属于自己的歌。
三、体态律动的合理运用方法
体态律动是一种非常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方式,当有了正确的方法时,如何合理地运用就变得极为重要了。下面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体态律动教学方式的合理的作用方法。
(一)体态律动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需求
在将体态律动运用到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的进行运用。学生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在心里和生理上是有明显的差别的,所以在运用体态律动的过程中要分情况来看。一方面,针对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和了解是相对来说比较浅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心可以放在培养他们随着节拍节奏,按照老师的教学动作进行统一的律动;另一方面对于相对来说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体态律动的认识和水平的掌握上都有了一定的深入,那么对于他们的教学就不能再仅仅停留在节拍和节奏的层次上,相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更加完美地去演唱表达歌曲,正确地分析音乐的乐句,准确的表达歌曲词句的强弱变化。
(二)由浅入深,稳步引导
就像所有的学习一样,在运用体态律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要由浅入深地进行稳步引导。比如在教学一首歌时,刚开始练习时老师可以自己边打拍子边律动肢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对音乐的情感节奏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丰富歌曲的歌词和内容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进行肢体律动,经过由浅入深来稳步引导学生利用体态律动对音乐的一种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显著地提高。
(三)在律动中感知,在感知中律动
在运用体态律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旋律有初步、进一步,随之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手脚的配合引导学生加深印象和感受,在唱一些有方向性或者动作性的字或者词时通过体态律动来引导学生感受体态律动对于音
乐的理解。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理解音乐意境来进行自我律动,用乐态带动律态来对协调的能力进行提高。
四、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体态律动这一种教学方式非常先进非常优秀,如果在这个优秀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再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使用。引导学生从小学开始用肢体律动来表达和理解音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学生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海燕.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运用的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07).
[2]易世玉.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24).
[3]黄秀丽.浅析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北方音乐,201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