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工程合同治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意识薄弱
由于很多企业单位的法律意识薄弱,导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规范,工程项目的耗资非常巨大。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甲乙双方往往会缺乏施工合同治理的相关经验,因此在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出现条款不齐全,内容不明确等现象。有一些合同为了躲避相关的法律义务,采取一些模糊的术语以求含混过去。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合同的签订,只是经过口头的托付进行任务的下达,等竣工之后再进行补签合同。这样做的风险非常大,双方根本不起任何的约束作用,也很可能会导致\"阴阳合同\"的出现。
1.2忽视了合同的重要性
自觉履行合同的各种条款是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之一。工程合同签订的双方,其法律地位都是一致的、平等的。双方都必须要为合同而履行相关的义务。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合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往往被工程双方所忽略。他们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随意地违背合同的相关条款。这些违约现象,导致了工程的纠纷频繁出现。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施工合同当中的条款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包方进行决定的,对于己方的条款都是有利,而对于承包方的条款都是不利的,或者说是过分强调承包方的义务。另外,在制定合同的过程当中,也缺乏相对有效的违约处罚
1
方法,这并不利于双方履行合同。 1.3合同的治理工作缺乏专业性
由于合同设计的内容比较多,且专业性比较广泛。因此,合同的治理人员一定要具有同等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能够了解合同当中的技术知识,对于违反合约的法律制裁也要相对熟悉。然而,目前很多建设项目的治理人员都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缺乏对合同的治理培训。这些治理人员知识将合同简单地视作一种治理性质的义务工作,有的建筑企业甚至将合同交给一般的行政人员进行治理。
2加强合同治理,操纵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合同订立阶段对工程合同的相关选择
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的类型主要分为集中类型,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以及可调的价格合同。可调的价格合同是我国长期习惯采纳的合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的数量以及价格都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可调价格合同指的就是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协定的合同,都具有暂定价的特点。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对于工程造价可以不需要通过严谨的核算。然而这样的做法却有一定的缺点,由于在进行合同签订之前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核定以及操纵,造成了在工程施工当中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这让对工程造价的操纵由主动变成被动的状态。目前国际上所通用的是固定单价合同,这样的合同能够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的治理。采纳这种形式的合同
1
主要的好处有以下几点:能够真正对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担。通过制定固定单价合同,可以有效促进发包商在准备施工阶段,根据工程的相关特点,分析出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着力制定与相应的治理对策。而承包商也可以提高自身企业的治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由于固定单价合同,合同的双方都能够对自己在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做到心中有底,从而更加有利于操纵工程资金。
2.2加强对工程造价变更的操纵和治理
(1)工程合同一定要真实可靠。承发包商双方的治理部门一定要诚实守信,在记录工程变更的资料当中要正确、真实地反映出工程变更的内容以及变更的范围。幸免双方在工程的变更当中存有不实的现象。
(2)合同一定要明确相关工程变更的程序。合同当中一定要明确规定工程变更,并且一定要有造价人员的签字。 (3)合同应该设定工程变更手续办理时间,规定合同资料变更的时效性。因为,工程项目的变更工作,很可能会影响到工程其他项目的运作,导致工程进度的放慢,最终会损害双方的利益。因此,合同一定要规定工程变更资料办理的时间,幸免耽误工程的其他进度。
2.3要加强合同工程当中的风险治理
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的过程当中,应该由相关的技术人员或者经济师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审核合同条款当中的项目是
1
否完善,对于不合理的条款一定要做出及时的更改和纠正。在工程的建设当中,工程的造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包括了人工费用变更、材料费用变更、机械费用变更等。合同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操纵各项材料、人工费用价格的风险,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
3分析工程造价冲突治理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中,因各方的利益不同,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会不可幸免地发生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故研究工程造价冲突治理,可以让治理者在项目启动前就预知可能发生的冲突,提前规划化解方案,以幸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这些冲突对项目造成损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事前未预料到的冲突,可根据冲突的不同类型,及时找准解决冲突的方向,以免解决方法方向有误而导致冲突程度加重而使项目建设陷人困境。做好工程造价纠纷的化解工作,对有效治理建设项目、使项目朝着良性方向有序进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工程造价纠纷化解策略
现实中遇到的工程造价纠纷及难题,经济、技术、法律等各种因素混于其中,除了本文所述的五种处理冲突模式以外,我们还可使用下面的常用策略解决工程造价纠纷及难题。 4.1\"敌\"进我退
在处理纠纷时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轻易下结论。要通过查阅书证、资料来猎取相关的法律知识。遇到确定不了的问题,不
1
要轻易作推断,可请专家帮忙解决或交由法院审理裁定。 4.2\"敌\"退我进
对一些经过了解,用工程造价相关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大胆地做出相应的结论。 4.3该争则争
多家单位可联合起来与审价方沟通,和审价方说话时要有理有节,千万不能信口开河,须多分析及思考;作为造价人员,在遵守\"三公\"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以\"该争则争\"为工作原则,为雇主争取最大的利益。 4.4学会妥协
在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过程中,遇到有些偏离法律和技术的问题时,\"和稀泥\"常常是最好的解决策略;先尽可能通过查阅书证及资料寻找可供参考的计价数据,进行讨价还价,建议大家各让一步,选取一个大家认同的解决方案。 4.5攻其软肋
面对\"强敌\",寻找其最弱的一环,全力加以攻击,不及其他,常能成为在竞争中反败为胜的方法。在处理超越法律等专业问题时,去寻找对手的\"软肋\"是成熟工程治理人员和造价工程师的一种明智选择。 5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核心是合同治理,与合同双方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与确定,解决合同存在的纠纷,操纵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
1
作用。完善合同治理,对于降低造价纠纷,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理清合同治理与建筑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工程造价纠纷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的项目圆满完成。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