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年温州市公路工作亮点

2011年温州市公路工作亮点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011年温州市公路工作亮点

2011年即将过去,盘点2011,温州公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深化“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要求,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努力创出温州特色,凸显行业亮点,圆满实现了温州公路“十二五”良好开局。

亮点一:公路森林通道建设实现新突破。

公路森林通道建设是“国家森林城市”重中之重的创建任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又是温州“六城联创”的重要内容。据该行动要求,2011—2015年要完成高速公路、国省道、重要县乡道森林通道建设目标任务1800公里。去冬今春要做好高速公路11个互通区及枢纽的绿化及提升,完成54公里高速公路,102公里国省道、321公里县乡道的森林通道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采取与各县(市、区)签责任状的形式下达指标任务,要求各地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今年春节后上班首日,市委市政府即组织政府机关领导干部进行植树,全市交通、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也纷纷上路参加植树活动。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亲自植树、亲自督查,并告诫身边的干部“三月春光好,莫误好时光。”

为了给创建温州“国家森林城市”提供有利保障,加大公路森林通道创建力度,我市公路部门积极依托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加强绿化宣传,努力营造“公路森林通道”建设浓厚氛围。同时突出重点,加强指导和督查,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实施公路森林通道建设工作。加大了公路绿化建设和绿化带的增植补植,加强了沿线绿化改

1

造。配合市局进行温州公路路网绿化基本情况摸底,开展规划设计。3月初,市公路处专门召集全市公路绿化人员进行培训,并特邀林业专家进行绿化技术知识辅导。3月11日,市公路处通过精心组织,全市11个县(市、区)公路段统一行动,上路植树。掀起植树绿化热潮。

各县(市、区)公路部门也纷纷抢抓机遇,紧密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协调安排,努力实施森林通道和绿化工程。瑞安市发出“致乡(镇)书记、乡(镇)长的一封信”,提出今后3年森林通道工程投资3亿元,构建六大森林通道200公里,使公路沿线成为一条条森林景观覆盖的绿色通道;乡、村公路两侧宜林地段,将各建成5米宽以上的乔木绿化带。六大通道工程共14个标段5000亩在农历去年底就完成工程招投标,今年开春以来全市大兴森林通道建设,重要公路干线沿线成为全民植树的首选,不少路段连两侧30米区域内也种上了全冠苗木。瑞安公路段段长郑建州带领职工上路植树,沿线几十公里好不容易才在文成交界处找到一块植树点。永嘉段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创建“森林永嘉”活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公路森林通道绿化工程工作,对104国道、坦五线、珍下线、上桥线、白桥线,诸永高速公路枫林出口和永嘉出口等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达560亩。

在森林通道建设中,我市交通公路部门还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出一套土地、资金解决模式。征地上,采取直接征用土地、租用土地的模式和租借土地到期后绿化苗木归农民的模式。融资上,除了争取政府支持、社会募集等形式外,

2

高速公路互通、枢纽业主也积极担起责任,甬台温高速温州公司落实资金1500万元,温州东等5个互通落实资金3500万元。永嘉县在政府补助50万元的基础上,与一家绿化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高速枢纽预留绿化土地以租借方式让绿化公司种植苗圃,实行“以地养绿”。

经过积极努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完成了477公里公路森林通道建设工程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完成市域高速公路54公里森林通道建设,完成进城口11个互通、枢纽(温州东、温州西、黄田、瓯北、古岸头、白鹭屿、七都仰义、北白象、温州南、永嘉)绿化,绿化面积500亩。完成市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绿化464.2公里,其中国省道公路绿化124.4公里,县道公路绿化339.8公里。实施公路边坡复绿13000平方米,绿化补植完善110公里。实现了公路森林通道建设的新突破,全市公路绿化呈现出了新面貌。

亮点二:ETC“五个全省率先”创新高

自2010年温州市在全省设立县级安装点和发行网点并在全省推广后,今年我市创新思路、多管齐下,发展ETC业务。到今年12月13日,ETC发行量达9643套,预计年底超1万套,超省局计划4000套。9月上旬,在全省率先完成省下达全年6000套的发行任务;1月,在全省率先推出ETC一站式服务,客户15分钟便可在中信银行网点完成ETC安装全部流程,各兄弟市纷纷来温考察学习;1月,在全省率先在市级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咨询窗口;11月,印制了全省第一张标注ETC站点的便民地图,首印30万份,发放于温州高

3

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中信银行与移动公司网点等地;到12月13日,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ETC办理数量最多,已有386个单位、部门的17755辆车办理了ETC。

一是政府推广,先行一步。以市政府名义召开ETC协调会,鼓励公务车辆安装ETC电子标签;2011年上半年,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明确要求辖区内符合规定的公务车在规定时间内安装电子标签。自《关于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车辆安装使用不停车收费电子标签支付车辆通行费事宜的通知》下发后,我处又以政府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是整合资源,宣传引领。自我市推出ETC一站式服务,发行业务提高到原来的3倍,发行点由原来的1个变成了现在的11个。今年5月份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ETC“走入社区”公益活动,市民在现场便可办理。2011年7月27日,温州ETC服务处与中信银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承诺最低消费获赠ETC电子标签”等活动。以及乐清柳市发行点推出的“奥迪、宝马限时免单”活动、瓯海发行点推出的“百套设备我买单”活动、人民路发行点推出“牵手上海证券,免费赠送电子标签”活动等,温州市各大新闻媒体近120次报道我市 ETC的发展情况,大大推动了ETC在社会和广大车主中的影响力。同时,我们还与中国工商银行温州分行达成协议,ETC一站式服务“入驻”该行,该行采用集中一个地方办理的模式,客户只需一个电话,工商银行全部上门安装,目前已开始试运行。

4

三是以人为本,服务优先。为促进ETC业务的长效发展,我市创建了由市交通局、市公路处、ETC服务处、高速公路业主、合作银行和ETC车道厂家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集中解决客户反馈的问题,优化系统运行,完善车道建设。通过联席会议制度,ETC通道误闯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三。同时,为方便客户对ETC的了解和咨询办理,我们除在市级审批中心设立咨询窗口外,还在温州高速交警处理大厅、二手车交易市场等处设立咨询点,在高速公路车流量大的温州南出口、南塘大道、温州大学城口处设立4个大型告示牌,在温州各高速公路收费亭前设立了180块告示牌。

亮点三: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呈现新面貌

根据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六城联创”、“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总体部署, 2011年5月至11月底,我处在全市范围开展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结合今年的迎国检,专项整治几乎跨越整个年度,整治时间之长、整治难度之高,整治工作量之大均位居全省前列。按照“建管并举,突出安全畅通;综合整治,突出优化环境”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三项措施:

一是突出联动整治,明确责任。整治期间,各路政大队坚持依托地方政府,明确公路沿线乡镇政府、行政村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一方面努力联合乡、村和城管、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动整治,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投入,对公路沿线整治后的闲臵地、荒弃地、废弃地进行绿化。同时落实好过镇路段环卫设施的建设和日常养护清

5

扫工作,使综合整治真正取得良好成效。

二是突出源头治理,堵疏结合。整治中抓住路面平整化、路肩硬化、边沟整洁化、公路用地范围内绿化的“四化”目标,重点对公路用地、建控区内的违法建筑物和违法设施,沿路集贸市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占道加水、洗车等行为进行重点管理,及时拆除违法建筑,规范摊位经营,同时加强路政巡查,堵疏结合,把违法行为消灭于萌芽之中。

三是突出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根据各地实际不同情况,各县公路部门各显神通,迎难而上,因地制宜采取了多种整治方式。如联合乡镇政府加强对流动非公路标牌、墙体广告、公路沿线设施乱贴乱画等小广告的管理;坚决清除公路沿线违法设臵、不规范、审批年限已到期、存在安全隐患的非公路标志;采取加大巡查和夜间蹲点守候等方式,加强违法“滴、漏、撒”车辆专项治理,确保公路安全畅洁;配合乡镇政府开展公路过镇路段路景美化专项治理。对公路两侧有碍观瞻的破旧房屋、围墙等合法建筑物、构筑物,结合实际进行拆改、修缮。按照统一色调粉刷沿路陈旧建筑墙体,清除道路两侧残墙断壁;开展平面交叉道口的整治,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有效地突出了整治效果。

据统计,行动前排查确定的253处整治难点重点,已基本完成整治。整治期间共拆除违法建筑物计9593.20平方米,清理堆积物51649.00平方米,拆除公路用地内非公路标志共3271块,建筑控制区内非公路标志共3446块,整治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共703个,查处抛洒、地漏车辆

6

共336辆,整治施工路段标志设臵不规范共44处,整治占用、挖掘公路共19处,整治宅路不分共46处,整治穿镇路段共6处。整治行动有效地巩固了我市国检创建成果,优化了公路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

亮点四:泰顺新58省道文明创建注入新内涵。 根据我省提出打造绿色浙江和我市建设“温州后花园”的战略决策,泰顺段积极把握机遇,认真总结前几年文明公路创建的经验,坚持大胆创新,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了一套具有山区特色的文明公路模式,努力打造泰顺山区文明公路的精品工程。

在沿线公路绿化上,泰顺段进行了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追求公路绿化环保,重视景观和谐,变侵入生态为融进自然,精心维护沿线生态林带。坚持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优先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用乡土特色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公路绿化景观,构筑“四季有花、常年驻绿”的公路绿化环境。同时降低了公路绿化带生态廊道建设和管护成本,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提高公路绿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

在沿线经过精心设计,泰顺段在331省道沿线投资建设廊桥式仿古停靠站,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候车,更是植入了“中国廊桥之乡”的传统文化内涵,迄今已完成26座廊桥式仿古停靠站的建设。在廊桥式仿古停靠站柱子上篆刻楹联,使停靠站墙壁成为展示我县革命历史、民俗风情、自然

7

景观的展板;并对公路沿线的指示牌、指引图、广告牌、隧道等以泰顺文化元素为要点进行统一规范布臵。还在芝麻坦、后洋路段公路挡墙上,“竹报平安”、“美好乡村”等用泰顺县特有工艺刻画着石雕作品,在体现人文文化的同时,更表达了泰顺公路人对文明公路的美好愿望。

按照美观和安全的原则,在沿线村镇设臵花坛和绿化带,村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它还是一道隐形的防护墙,实现车人隔离,消除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人居环境和公路行车的和谐发展。沿线村民喜不自禁地说:“真想不到,文明创建不仅路美了,还改善了我们的村容村貌!”

为更好的展示“文化公路”,将331省道打造成为展示泰顺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绿色、生态、文化走廊,泰顺段在文明公路创建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注入新的活力,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的十二生肖到公路上“做客”。在全长60公里的331省道上,以每5公里一个单位,按序树立了十二块“生肖公里牌”, 给过往的旅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也带去了一帆风顺、吉祥如意的良好祝愿。

亮点五:农村公路联网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以联网公路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稳步实施。省厅考核温州市农村联网公路完成目标为140公里,为全省考核任务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市政府提出了农村公路联网建设年内要完成150公里的考核目标,并列入市局、市公路处的年度“十大项目”。市农公办抓住

8

重点,理清思路,紧盯考核目标,年初抓项目早开工,年中对项目实施过程跟踪,年终抓完工核查。同时,根据项目难易程度,突出重点乡镇和难点项目,进行专项督导,积极帮助建设单位推进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成绩。11月25日,由省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表彰大会,温州市农村公路工作办公室获得全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一是克服了乡镇撤扩并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展了乡镇撤扩并,乡镇领导干部调整幅度较大,部分项目业主和负责人员变动很大,给我市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有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工作,7月,市农公办及时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工作座谈会,积极协调和理顺各项关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平稳进行。

二是紧盯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2010年—2011年,温州市交通局投入8500万元作为全市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完善配套资金。市农公办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施工的监督管理,开展不定期督查,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截止到今年底,全市公路交通部门顺利完成安保工程建设计划任务,实施安全设施里程480公里,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县的农村公路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均设臵了钢质护栏,率先完成了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任务。

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分组分片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的大排查,提出分阶段整治目标和措施。同时进一步对农

9

村公路建管养运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对车站、码头、在建项目的安全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及时整改。

截止到12月底,我市农村联网公路建成153公里,超额完成省厅考核目标。

亮点六:首次承担雁楠公路建设新项目。

雁楠公路工程是连接雁荡山和楠溪江两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重要旅游干线,为省重点工程。项目起点位于乐清雁荡山上塘村与104国道K1807+600相接,终点至永嘉枫林与诸永高速公路枫林互通连接线相连。主线全长45.40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同步建设石桅岩和龙湾潭两条支线计7.168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总投资9.013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本工程于2010年3月30日正式开工,由于建设土地和政策处理等原因,工程进展严重滞后。

今年8月,市委常委会(纪要﹝2011﹞2号)决定,温州市乐清雁荡山至永嘉楠溪江公路建设工程成建制划归市公路管理处。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温州市乐清雁荡山至永嘉楠溪江公路建设办公室的通知》(温政办机﹝2011﹞61号)(以下简称“雁楠办”)。这是我市公路管理部门第一次承担公路建设任务。我处接管后,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多次专题研究解决各类问题和难题,以创建品质型、平安型、生态型、致富型、阳光型的五型公路为总要求,以加快工程推进、确保安全生产和争创质量优良为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0

一是理顺关系,做好交接。我处高度重视雁楠公路项目移交工作,积极采取有利措施,做好机构改名、人事调整、经费落实、方案报批工作,调整充实雁楠公路工程建设领导班子,配强配齐专业技术干部,同时做好财务审计、清算移交等各项工作,并积极与乐清、永嘉两段指挥部、各施工、监理、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会谈,理顺关系,顺利交接,保证雁楠公路建设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是突出重点,积极攻克工程难题。针对工程面临主的问题,我处抓住重点,努力做好土地报批、设计变更和路面招投标工作。本工程土地需报国土资源部审批,我处接管后,高度重视土地报批工作,落实专人多次赴杭州省国土资源厅和北京国土资源部就建设用地报批事宜进行汇报和沟通,现材料已全部报送至国土资源部,预计年底将得以批复。同时积极与省局、市局沟通汇报完善了有关工程设计变更工作,并于年底前完成了路面施工招投标工作,为明年开展下阶段施工创造了条件。

三是开展百日攻坚,确保年度任务顺利完成。雁楠办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的“双百”行动,自2011年10月15日~2012年1月22日,开展雁楠公路“百日攻坚”行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积极开展约见,加大人员物力投入;部署攻坚方案,确保目标责任落实;突出攻坚重点,倒排工期计划任务;加强管理督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掀起一个又一个工程建设的新高潮。截止12月底,完成工程投资约5.3亿元,占总投资的59%。我处接管后完成投资额1.3亿元,

11

使得2011年度完成投资2亿元,确保了年度计划的完成。同时全力做好政策处理工作,完成了攻坚方案提出的12个难点,为工程进展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努力,雁楠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进度、合同和试验等在全市在建工程综合行政执法大检查中排在前列。同时也得到了市“双百”行动专项督查第五组和省、市、县交通运输部门领导的高度好评。

亮点七:“互看互学互比”展示公路新形象。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两轮“互看互学”活动中,我市各地多项道路畅通工程、绿化绿道建设等被地方政府列入双十工程,得到认真贯彻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互看互学”活动中,我市公路沿线路况、路容路貌等列为重要评分内容。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明确指出:“这一路的行程,就是一路考察的过程。考察人员在行车途中不是听听音乐、打打磕睡的,负有沿途考察环境的责任,要对沿途环境卫生、违建拆除等情况进行认真打分”。市处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迎国检工作,在全市公路系统中开展公路系统“互看互学互比”活动,以加快转型发展、再创公路辉煌为主题,开展“学先进、看现场、找差距、比干劲”,通过看现场、比路况;看站队、比规范;查国检、比落实;听汇报、比业绩,加强督查和指导,促进工作落实,努力形成“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大干快上、创先争优”的发展氛围。各县(市、区)公路部门干部职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下,也全力备战,狠抓公路养护和绿化管理,积极

12

开展沿线环境整治,确保良好路况和路容路貌,努力为当地比学活动加分添彩。并以此为抓手,深入落实即办制,扎实开展“找差距、走前列”等各项创先争优活动,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在11月28日开始的我市“互看互学”现场点评活动中,永嘉41省道、洞头77省道延伸线等还获得了市领导的良好评价。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