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灯光夜景的发展刍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城市照明和城市容貌整治普遍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为政府切实为市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夜间景观的形成与完善,良好的夜间景观又改善了城市夜间形象,丰富了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促进了旅游消费,吸引了投资,繁荣了城市经济,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中国城市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观灯赏景的习俗,元宵佳节举行观灯集会,会上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灯火辉煌。而如今人们也会情不自禁在佳节、喜庆之日,张灯结彩表达喜悦之情。灯文化是在国泰民安的环境中,人们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展示。回首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光文化同城市和建筑同步发展的前进足迹,也看到采光照明的技术进步对城市和建筑面貌及现代城市生活产生了多么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夜景灯光事业在短短十多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城市灯光夜景的建设原则,灯光夜景是给人看的,并且会影响人和社会,所以城市灯光夜景按什么原则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对城市的灯光夜景感觉如何,灯光夜景建设设施对人的健康、安全、舒适是否有负面效应,灯光夜景对城镇居民培养现代化意识和观念有什么样的导向效果等等,都直接与城市人民有关。
城市灯光夜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我觉得“以人为本”的主要内涵应该是:应该通过正确的、适合本国本地民情的灯光夜景建设,打造出能为本国本地人民群众喜爱、能激励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的灯光夜景。也就是说灯光夜景不但要“亮起来”、“美起来”,更要让本城人民真心喜欢并且内心受到激励,产生深深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同一国家各地也有各地不同的历史、传统、人民习俗和欣赏口味;对灯光和色彩的喜好和心理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规划、设计城市的灯光夜景就必须以当地人民为本,能让当地的人民喜闻乐见,并能让他们衷心接受,同时也能激励当地人民更加热爱家乡、激起更高的建设家乡的热情。
现在有很多城市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生搬硬套外国现有的灯光夜景建设模式或具体设计,结果是花了大力气大本钱建设起来的灯光夜景只能成为“西洋景”或“别人家的玩意儿”,当地的人只觉得是与自己无关的强加给自己的,既不乐见更谈不上受到激励、更加热爱家乡。所以,城市灯光夜景主要为欢娱、鼓舞本城人民,并不是搬“西洋景”来装璜门面,讨外国人外地人喜欢。2003年6月26日《今晚报》报导:在国际顶级景观设计大会(第40届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世界大会)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做主题演讲时激愤地对西方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指出:“不要用你们摒弃的、张扬的、形式主义的
景观垃圾填塞中国大地”、“景观设计应尊重自然、尊重人”,引起各国专家的强烈反响和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事实上,即使抱有良好的愿望热心地将外国、外地受当地人民喜爱的景观设计引入本地,也应同时认真考虑、分析,尊重当地自然、尊重当地人予以适当改变或只作设计参考,才能真正让本地人真心接受,真正激励本地人。至于搬用前些年泛滥的“世界缩微景观”建造思维建设本地灯光夜景,那更是吃力不讨好的!即使在外地是成功的设计也不能照搬。同样的一项灯光夜景设计在多雨潮湿的上海和喜欢安静的上海人面前是一种景观效果,而在干寒多尘的天津和喜欢热闹的天津人面前可能就呈现另一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城市灯光夜景虽然有种种不同的社会、经济价值,但其主要价值还应体现在使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更绚丽多彩、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因此,无论是城市灯光夜景规划还是具体工程度设计、设施,都应一切“以人为本”,其他诸如一些形象工程或技术的因素都应服从人的需要和希望,必须首先考虑让人们在夜晚有更健康、安全、舒适当生活环境。既然城市中生活、工作着各式各样的人群,因此“以人为本”还有另一层涵义是:尽可能建设多样化的灯光夜景工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和希望。简单一个例子就可说明这一点:在文化教育社区不能照搬繁华商业区的灯红酒绿的耀眼跳动灯光夜景景观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处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并营造出可促进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促进人们更好全面发展的环境,方能使城市灯光夜景建设事业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为人们喜闻乐见、能激励人心的灯光夜景规划、一项满足人们希望并鼓舞人们更加努力工作的灯光夜景工程,一定会受到人们津津乐道、反复欣赏甚至主动维护、积极建设,这个方案这项工程就会“活”在人们心里、对城市现代化发挥巨大作用,并反过来受到大众密切关注和支持、不断地得到更新、改造因而持续发展。
但事物都具有双重性,“以人为本”的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原则也不能理解为一味守旧、迁就城市部分人群的保守观念;世界在发展,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人们的意识、观念也不断在更新,照明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在适应之外还要不断引导人们更新观念、接受更新的灯光夜景艺术和技术发展。这也是“以人为本”,为人的变化、进步搭桥引线。另外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应与城市发展和科技发展同步,任何事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必然也应持续发展。
城市灯光夜景建设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和科技高新化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不仅仅表现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四通八达高速路立交桥联接城市四面八方,城市现代化更重要的还反映在城市民众思想意识和观念的现代化变化。因此已建成的城市灯光夜景就会相当快地与城市硬件发展进程脱节、总有赶不上的表现;原先为民众认同欣赏的灯光夜景也会相当快地失去人们眼中的惊喜感、新鲜感,甚至被人们视而不见变成简陋的照明或广告设施。因此,为了保持和发展城市灯光夜景应有的烘托、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作用,必须与时俱进不停地跟进。而现代照明科技的快速发展,则为城市灯光夜景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能。当今我国照明科技如同其他学科领域一样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在城市灯光夜景规划和建设中,不但有了更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GPS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实时数字视频监控、全市灯光集中管理等等现代化手段可以调用,也有LED光源、激光艺术灯光装置、高效新型光源和灯具等等高新技术产品可以广泛采用,这些都为城市灯光夜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城市灯光夜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节能”、“环境”、“生态”。长期以来,世界范围照明用电量一直占全球发电量的10%上下;在我国,由于低效的白炽灯仍然占照明光源的极大多数,我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加上近几年来城乡、道路照明建设和城市灯光夜景建设急剧发展,照明用电所占地比例可能更大。尽管这些年来一直在积极创导“绿色照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照明节能问题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尤其在城市灯光夜景建设中。当今国内大、中、小城市甚至乡镇都掀起了灯光夜景照明建设热潮,最早起步的是商业、宾馆的霓虹灯、广告牌等营利性夜间照明广告设施,接着大力建设城市形象工程甚至政绩工程的夜景工程,目前几乎大小城市的主干道路、广场、形象雕塑、办公机关大楼等等专门建造的非营利性灯光工程一拥而上。不少地方为宣传地方发展、政绩成就或为建开发区、渲染城市繁华景象、招商引资,已经出现了争斗攀比现象!除了高耗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外,不适当的夜景灯光还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至今未被广泛认识和重视的光污染问题,比如在我国城乡由于光污染引起的城市光色干扰人类和动植物正常生理状态,打扰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影响人们身心健康、造成“城市热岛”、“城市光笼”效应等等严重问题不但已经存在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广度弥漫扩展。
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要以人和自然界正常生理、生活、生态平衡为出发点,决不能为了表面热闹而争先恐后把人们生活、生息的大自然用光和色加以污染,把人和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关进自己构建的“光笼”中,非但看不见星空听不见鸟鸣虫叫而且时时刺激神经,经受光脉冲轰击,头昏脑胀、眼前一片朦胧,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也!
我们要重视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就应该非常重视节能、环境、生态问题。古语说:“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城市灯光夜景建设不是越多越好、越亮越花哨就越有水平!抛除“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浅层因素不说,争强斗胜、“东施效颦”、只顾眼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间心态是既普遍又顽强的、很难克服!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就必须“泼冷水”、大声疾呼,把城市灯光夜景建设与节能、环境、生态问题的关系和影响作为核心问题放在规划、设计、建造者面前,以期引起郑重关切。我们相信,随着城市现代化和科技知识普及化的进程,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欣赏品味一定会更科学、冷静、理智;我们不会“因噎废食”而会不断前进、把城市灯光夜景建设不断推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新阶段!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夜景照明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夜景照明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我们相信中国城市的明天会更好,中国城市的夜景照明会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