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兴春,马雁
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18期
内容摘要:年鉴框架是一本年鉴的魂与纲,是成书之本。目前,高校年鉴框架设计普遍存在学校服务职能等信息整合不够,办学思想体现不足,对学校职能工作关注过多,统计性数据缺乏等问题。鉴于此,建议高校年鉴框架设计可从3方面进行优化:一是应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整合,突出现实价值;二是应突出学校重点工作,彰显年鉴特点,增强年鉴的资料性和可读性;三是应体现以人为本,增加教职工和学生方面的信息。
关键词:高校年鉴 框架设计 年鉴质量
随着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各高校的档案意识进一步提高,作为突出反映高校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绩及办学经验的高校年鉴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年鉴的宣传交流、资政教化、存史鉴戒等作用越来越凸显[1]。因此,这就对高校年鉴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鉴框架设计虽然是年鉴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但年鉴框架作为一本年鉴的魂与纲,是成书之本,决定着年鉴的风格特点,锁定着年鉴的逻辑结构,统揽着年鉴的内容范围,决定着年鉴信息资料的归属和层次[2],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由于目前高校年鉴编纂体例不一,在年鉴框架设计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3],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高校的年鉴框架,发现现有年鉴框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对优化的高校年鉴框架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年鉴的编纂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一.高校年鉴框架设计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高校年鉴框架设计的现状,笔者通过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期刊网以及高校网站获取相关数据,重点选取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年鉴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真研读各高校年鉴,对各高校年鉴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和思考。
(一)学校服务职能等信息整合不够,更多地突出部门工作
各高校年鉴框架设计大都重点突出部门工作。由于部门工作的材料收集相对较为容易,在对框架设计的依据性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很容易与评估方案、信息公开目录不相匹配。由于高校年鉴更多地突出部门工作,未将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因此在学校服务职能的体现上不明确,从而大大降低了年鉴的利用价值[5]。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年鉴的10个一级目录中,除概况、特载与专文、机构队伍、大事记、媒体报道等,仅只有教学工作将教学部和教学督导中心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其他的一级目录都是以部门工作为内容记载,学校的服务职能则分散到各单位的工作中了,虽突出了部门,但信息整合不够。
(二)顶层设计反映不够,办学思想体现不足
从统计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在年鉴中对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不足,穿插在各章节、篇目中。如发展规划反映不够,包含在众多的职能工作中了,应进一步突出。很多高校年鉴比较重视发展规划,如重庆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将发展规划列为一级目录,分类记述。“定位与目标”是高校评估指标中的第一项,是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年鉴框架设置中,应该有“目标与定位”的位置并逐年对相关涉及目标与定位的材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形成条目。
(三)学校职能工作关注过多,教生层面关注较少
大部分高校的年鉴都比较关注学校的职能工作,但对于教师和学生层面却少有体现。多数高校年鉴框架设计时有毕业生名单目录,但针对学生个体层面的内容缺失,如学生社团、学生干部等没有列入。在审核评估方案中,“培养过程”的“第二课堂”观察点,主要就是考察学校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及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的。在教师层面,高校年鉴框架强调了机构与队伍,对机构与管理人员有记录,强调人物,对重要性人物有记录,而对于师资队伍的相关条目缺失,不能很好支撑审核评估体系。
(四)常规性记录太多,统计性数据缺乏
很多高校年鉴定位于资料性文献,如《北京工业大学年鉴》在编辑说明中,明确定位为资料性文献,《重庆科技学院年鉴》定位为资料性、综合性汇编,重庆文理学院年鉴2017年版中也明确定位为“资料性文献”。力图客观真实记录反映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年鉴编纂目标。作为资料性文献,统计数据应该是重要的内容。重庆文理学院年鉴在框架设计中没有将统计数据列入目录,仅在学校概况中的学校年度工作记载中,将高校基础数据年报和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中的基础数据整合形成了重庆文理学院年度基本情况表,其他的一些统计数据则分散在各部门工作的记载中,造成信息的分散。同时,统计性数据的准确性审核把关非常重要,一但数据失真,不但不会对学校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会在某此时候起到反面作用。因此,年鉴作为资料性文献的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对高校年鉴框架设计的反思
(一)将年鉴框架设计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整合,突出现实价值
高校年鉴框架设计也要注意把握高校工作标准化与差异性的平衡[4]。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可依据本科评估指标体系设置栏目。审核评估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地方服务等,如果年鉴结构仅从学校管理职能出发,就不能很好地整合和支撑评估体系,因此,应进一步规划好年鉴框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应有所侧重。当然,年鉴有着自身的特点,年鉴框架不能简单照搬评估体系,但一些指标可以设置为一级目录框架,也可以放在二级目录里,也可以体现在条目中。毕竟年鉴是对一年工作的记载和反映,而评估则是一段时间的内容。例如关于“定位与目标”的记载和反映,很多高校设有一级目录,但很多学校都没有单设目录,“定位与目标”反映在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工作报告中列入特载和专文中。在特载和专文的选择上,一定要全面研究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有选择性的选取,而不是以平衡领导讲话的记述数来作为选择的依据。在特载和专文中,也不要全盘接收,可通过摘要、摘录的形成有选择性地收录。目前重庆文理学院年鉴框架主要是根据职能部门来设计的,强调了部门工作,而对于审核评估指标类信息整合不够,相关信息分散于各栏目中,不便于信息的整合。因此,高校年鉴框架设计应该兼顾学校职能和评估指标,彰显年鉴的价值。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年鉴可以将“管理与服务”一级目录分解为发展与管理、外事与合作交流、党建与思想政治、条件保障与服务等4个二级目录,将校务部、纪检部、教工部相关材料分解放入,其他职能工作也放入相应的目录中。
(二)突出学校重点工作,彰显年鉴特点,增强年鉴的资料性和可读性
年鉴作为逐年汇编反映年度工作的资料性文献,其年度重点工作应突出。高校工作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年鉴编纂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学校各方面工作,对学校的顶层设计、中观、微观、宏观管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认真梳理当年学校工作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设置专题栏目[7]。可在“特载”一级目录下,以二级目录的形式突出年度大事、彰显年鉴的年度特色。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在2017年召开了党代会、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那么,在《重庆文理学院年鉴(2018)》中,就可在特载一级目录下,增加审核评估和党代会
二级目录,对审核评估、党代会相关材料通过全文、摘录等形式展示其工作,对一些不涉及重点、不关紧要的表述删除,以减少年鉴的文字,增强可读性。
很多高校都致力于将年鉴打造为资料性文献,有的高校在一级目录中设置了数据统计,如《山东理工大学年鉴》《北京工业大学年鉴》在一级目录设置了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也有很多高校将统计数据列入在附录中。关于年鉴的资料性,我们可以向美国高校年鉴学习,美国高校年鉴主要是编发汇集学校年度进展情况和统计数据,并设有数据对比分析栏目,在资料性方面做得较好[6]。我国高校年鉴更多是学习借鉴我国史书史志的编纂体例,在文字和装潢上下功夫较多,在数据分析统计方面做得不是很够,重庆文理学院年鉴也是如此,仅在学校概况中有少量的数据出现,很多数据则分散在各部门的条目中了。我国高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开始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高校基本情况制度。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还明确提出要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全面反映学校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数据,因此,高校年鉴在数据选择中应该游刃有余,有料可用。当然,对于敏感性的数据,特别是高基报表、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一定要慎重,要相互匹配,杜绝失真,否则将削弱年鉴的资料功能性。
(三)体现以人为本,增加教职工和学生方面的信息
教职工、学生是高校重要的两大群体,一流的大学除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优良的教学条件外,应该就是最为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群体。《海南大学年鉴(2015)》在一级目录中设置了“海大学人”将年度所获荣誉、专家、学者等收录入此。在“学生工作”目录下设置学生会、社团、助学奖励等二级目录,对教师和学生这两大群体有所记录,反映了这个群体的基本状态。在2010年9月1日实施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就规定了高校年鉴是高校信息公开的一种方式,因此高校年鉴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教职工和学生关注的、涉及学生利益的相关资料的收录。一是要收录教职工、学生关注的资料,如职称评审、岗位设置以及评先评优、助学奖励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等,以便教职工和学生掌握信息,对比情况,明确方向。二是涉及教职工、学生直接的信息。如《山东理工大学年鉴》在一级目录设置有人物、毕业生名单、表彰、奖励等信息。重庆文理学院年鉴可以在一级目录“机构队伍”中,增加人才方面的内容,将人事师资方面的有关材料放入此类。
三.结语
高校年鉴编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高校年鉴的框架设计作为统筹这项工作的总揽,理应尽可能科学地对年鉴框架进行设计,使其更好地体现高校办学成效,从而让高校年鉴尽可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胡仁贵.试析高校年鉴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及编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1):83-86.
[2]康云霞,安聪娥.编撰高校年鉴的实践与思考[J].兰台世界,2009(13):22-23.
[3]胡少诚,任一丁.高校年鉴框架设计的比较分析[J].中国年鉴研究,2017(01):37-51+79.
[4]孙长青.高校年鉴框架设计理论与方法初探——从上海市高校年鉴框架设计说开去[J].中国地方志,2013(11):61-63.
[5]黄梓根,何旭.中国高校年鉴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方向[J].高教探索,2017(08):40-42.
[6]杜峰,张英,苏雅洁.中美高校年鉴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2016(12):31-33.
[7]李东宁.对提高高校年鉴编撰质量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05):188-190.
基金项目:重庆市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审核评估视角下的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173134);重庆文理学院2017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学籍档案自动归档设计与实现”(170119)重庆文理学院2017年度院校研究项目“新时代重庆文理学院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重庆文理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机制体制研究”(Y2016DA54 )
(作者介绍:李兴春,重庆文理学院档案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和档案管理;马雁,重庆文理学院档案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