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士全书》之布施有恒,喜得贵子.doc

《安士全书》之布施有恒,喜得贵子.doc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不倦(浙人面述)

明末浙江史某,好善乐施,尤喜斋僧。时有寺僧大成,募盏饭供众,道经史家门首,史若见饭少,必以己饭足之,如是历有年所,毫无厌心。一日夫人坐草,见大成步入房中,众骇异,索之无有,俄而产妇生男,急遣人踪迹之,而僧已于是日回首矣,遂以大成名之。幼甚聪慧,茹胎斋,及长,文誉日隆,至顺治间,大魁天下。

布施有恒,喜得贵子

明朝末年,浙江有个姓史的人,好善乐施,尤其喜欢斋僧。有位僧人,名叫大成,出外为僧众化饭,经常路过史家门前,史某如看见饭少,就送出饭来补充,这样大约做了一年,没有一点厌倦的心理。有一天,他的夫人临产,突然看见大成走进房里,大家非常吃惊,赶快去找,一下就不见了,没有多久,产妇就生下一个男孩,再派人查大成的踪迹,他已经在当天园寂了,于是就把这个小孩叫做大成。孩子很小就聪明,在胎儿时就吃斋,长大后,文章声誉一天天增高,到顺治年间,大魁天下。

(按)但行善而不信佛,其所修福,识者目为第三世之怨,何则?以彼第二世享福时,必然造孽,至第三世,决受苦报也。史君原从佛法中来,故虽遇荣华而不昧。

只管行善而不信佛的人,他所修的福,有眼光的人会看做第三世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他第二世享受福报的时候,必然滥用财势,为所欲为,造下罪业,到第三世就必然堕落受苦。史君善根深厚,前世从佛法中来,所以现世虽遇荣华富贵,却不忘前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