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由“校园文化”走向“文化校园”的途径探究

由“校园文化”走向“文化校园”的途径探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由“校园文化”走向“文化校园”的途径探究

如今,“校园文化”一词已成为时代热点,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各高校不可回避的重点问題。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并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员工的群体文化形态,是历代大学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共同创造而成的。从宏观上加深对校园文化的整体认知,抓好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保证“校园文化”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且最终形成“文化校园”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传统文化感召力

这里的传统文化是指已经“去糟粕而取精华”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传统文化的系统洗礼,没有扎实的文化根基,大多诞生在一个比较肤浅、浮躁的文化生存环境。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应义不容辞地通过文化育人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投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观乎人文,天下化成”,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文明教化,讲究润物无声、春风化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社会的魂,它具有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是构建文化校园的基础。

二、提高先进文化凝聚力

先进文化是政治生态文明、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产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文化,也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文化。它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中得到发展。一方面体现真善美的诉求;另一方面体现科学真理和人文精神。先进文化凝聚力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特定文化对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的统摄力和吸引力,这种力量促使文化共同体成员紧密地团结起来,自觉维护所属文化体系的利益。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对先进文化作出的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高校是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领地,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主体,保持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是一所学校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先进文化是构建文化校园的核心,增强先进文化在高校的凝聚力,首先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来的概念[1]。“文化自觉”的形成需要建设一批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生动载体,通过志愿活动、作品展示、阅读学习等方式向师生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品质等知识。

三、促进特色文化生产力

特色文化是被社会公认的独具优良办学特征、卓越大学精神的校园优秀文化的产物。狭义来说,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所形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和亮点,它是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办学兴校的生命力和推动力

[2]。文化校园要体现校园文化魅力,但要防止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搞成“花架子”,不是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而是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拓展文化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基于文化需求和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结合,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特点和发展规律,在积累中发展文化,在发展中创新文化,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和品牌。比如,隶属空军装备部的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一所集航空和军队特色于一体的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能都体现出航空和军地融合这一特点,该校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突出军地人才培养目标和航空特色专业群,开展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善于运用现代传播视觉系统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利用飞机这一特殊载体,增强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将校园文化融入社会服务职能,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高文兵.大学引领先进文化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郑予捷.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