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0小题,共10分)
1.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___________”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2.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___________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___________、《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4.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___________的《胆剑篇》等。
5.___________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6.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___________的《崛起的诗群》。
7.王安忆的“三恋”是《___________》、《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8.“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
9.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__________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0.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_______________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 )等。 A、宗璞 B、茹志鹃 C、杨沫 D、王安忆
2.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 )等。
A、《文化苦旅》 B、《风雨天一阁》 C、《山居笔记》 D、《文明的碎片》
3.在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中,( )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影响最大。 A、李英儒 B、张扬 C、靳凡 D、赵振开
4.下列作家的散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是( ) A、巴金 B、秦牧 C、杨朔 D、孙犁 5.《茶馆》艺术构思的独特性是( ) A、使用反描法
B、“侧面透露法”,即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
C、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 D、采用“戏中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
名词解释题(4小题,共16分)
1、林道静 2、第一次文代会 3、反思文学 4、政治抒情诗
简述题(3小题,共18分)
1、为什么说顾城是一个“童话诗人”?(6分) 2、简述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品格。(6分)) 3、寻根小说的主要美学倾向是什么?
论述题(1小题,共20分)
1
1、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
试题(三)参加答案 一、填空题
(1)荷花淀派 (2)梁斌 (3)林震 (4)曹禺 (5)郭小川 (6)徐敬亚 (7)荒山之恋 (8)鲁彦周 (9)“天安门诗歌”
(1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二、 ABC
选择题
、ACD
、B、B、ABC
三、名词解释1、林道静
杨沫小说《青春之歌》的主人公。她出生地主家庭,但追求自由民主。她奋斗的历程中,曾有过三次决裂:第一次是与封建家庭的决裂,表明了她的觉醒;第二次是与余永泽的决裂,表明了她向往革命的进步性;第三次是与小资产阶级自我的决裂,表明了她的成熟。林道静的成长道路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道路的主要特点,具有典型意义。 2、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到会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作政治报告。会议听取了郭沫若、茅盾、周扬等的报告。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以《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全国文联及下属各协会。本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大会,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3、反思文学
当伤痕文学把“文革”的悲剧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就随之思考造成这场社会悲剧的远因近源,反思文学应运而生。其起步的标志是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在创作上的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有《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人到中年》等。 4、政治抒情诗
是50年代诗歌的主流。诗人以“阶级”(或“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去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时间、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一般比较长,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说顾城是一个“童话诗人”?(6分)
①敏感地把捉细小的感觉,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的体验。 ②寻找的往往是梦幻、童话般的纯美的生命境界。 ③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偏爱,想象独特。
2
2、简述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品格。(6分))
①余秋雨的散文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深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接续
中国文人的血脉。
②在“文化苦旅”中整和文明的碎片,重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人格。
③将自然山水置于人文山水的层面上,从中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挖掘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 3、寻根小说的主要美学倾向是什么?
①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②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
③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五、论述题
1、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
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还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 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当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更能给读者以回味的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