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大数据市场看未来发展趋势
2024-03-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计算机与网络网事从全球大数据市场看未来发展趋势■李荣近年来,全球大数据储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其中中国数据产生量增长最为迅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全球快3%,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中国数据圈受到来自物联网设备信号、元数据、娱乐相关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增长的驱动,中国生产力数据和物联网数据占比将从2015年的11%增长至2025年的40%。全球大数据储量规模爆炸式增长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和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球大数据储量迅猛增长,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大数据储量为4.3ZB(相当于47.24亿个1TB容量的移动硬盘),在2014年和2015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6.6ZB和8.6ZB。近几年全球大数据储量的增速每年都保持在40%,2016年甚至达到了87.21%的增长率。2016年和2017年全球大数据储量分别为16.1ZB和21.6ZB,2018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达到33.0ZB。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大数据储量规模也都会保持40%左右的增长率。在数据储量不断增长和应用驱动创新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将会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IDC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数据产生量约占全球数据产生量的23%,美国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21%,欧洲、中东、非洲(EMEA)的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30%,日本和亚太(APJxC)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18%,全球其他地区数据产生量占比约为8%。网民规模稳步增长,中国数据产生量超过美国当前网民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价格更低廉、接入互联网更方便,为在部分落数据质量与应用的关键,相应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例如,管理人员的认知、数据统计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等,可能会影响大数据的质量。而管理人员对于数据管理的认识,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未来,所以企业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各项技能水平是否合格、加大投入,把大数据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后地区和难转化人群中的互联网推广工作提供了契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8年约7.6ZB增至2025年的48.6ZB,1ZB大约是1万亿G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美国2018年的数据量约为6.9ZB。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30.6ZB。生产力数据和物联网数据增长迅猛预计到从2015~2025年,娱乐数据(来自数字电视、在线视频、音乐和游戏的数据)将增长7.8倍,生产力数据(大数据和元数据)和物联网数据的增长则更加迅猛,娱乐数据的占比将从46%以上下降到25%。随着媒体和娱乐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速度减慢,图像数据(包括非娱乐和娱乐相关内容)的增长也放缓。2015-2025年,监控、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扫描仪和医疗成像等非娱乐成像数据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占比将从37%下降至34%。5结束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为各个行业提供信息帮助,解决着人们的实际问题。而想要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就需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管理,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让大数据技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