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对比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课题的历史背景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它浸透了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民族文化的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五彩缤纷的太千世界,充满丁各种各样的绚丽色彩。赤、橙、黄、绿、青、蓝、觜;缔、绌、缥、绾、绀、绛、缙、缇等等,不一而足。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绘了由31种颜色组成的色谱。人类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时,也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颜色词汇。颜色是一种视觉效果,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颜色及其颜色语言在理论上讲应无质的区别,因此在语言和文化上都有许多共同之处。所谓颜色语言就是用颜色说话或传递信息,它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颜色词的产生与使用与一定的民族及其历史相联系,由于人类思维有同一性,且人类物质生产有其一致性,颜色语言的运用就具有相同的含义。然而,人们对自然界中颜色的感受,往往与光谱学家观察颜色所获得的感受大相径庭。不同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宗教信仰、思维定势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去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词汇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因而对各种颜色的价值判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以及颜色在语言中的运用就存在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作一些对比和探讨。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出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许多与颜色有关的词汇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属于。文化限定词。,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果不了解这些词以及与之构成的词汇所处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它们真正的文化内涵。在交际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交际障碍。所以,了解英汉语言中颜色与礼仪、颜色与经济、颜色与政治以及颜色与历史等之间的关系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之一。
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研究趋势:经过长期的沉淀与积累,有关知觉、色觉、颜色,以及颜色词的研究可以说是许多语言学家的兴趣所在,社会语言学颜色语码研究可细分为以下两个层面(杨永林2000:3):(1)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关心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语码的具体使用情况;(2)微观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关注同一语言群体中因年
龄、性别等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现象。虽然颜色语码的宏观研究在跨文化比较中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就现阶段研究而言,社会语言学颜色语码的研究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微观层面的讨论上,尤以颜色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最受关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色彩将我们的生活点得绚烂多姿。丰富的色彩需要与之匹配的颜色词来描述,这也为颜色词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现在的颜色理论认为,颜色就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包括三个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三者缺一不可。虽然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已经涉及了这三个要素,并且在颜色词的命名过程中多有体现,如“正红、暗绿、纯白”等,但光学上对颜色的定义更为客观。实际上,颜色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认知反映,包括人对颜色的感知、人对颜色的经验以及人对颜色概念化过程。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并不仅仅是对客观颜色的客观描绘,还把主观认识和情感投射到了客观世界的颜色之中,因而词汇学中的颜色词又叫“色彩词”,指的是那些“反映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真实色彩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中后天形成的抽象色彩印象词”。
颜色词包括基本颜色词和普通颜色词。基本颜色词表示的是最基本的颜色概念,这些颜色是对各个不同领域的概括;普通颜色词是相对于基本颜色词而言的,是指那些除去基本颜色词外的其他颜色词,这些颜色词所反映的颜色都是以不同基本色为基调,并分布在由基本色所代表的不同色域之中的。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
由于地域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各民族颜色词的数目各不相同,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也各不相同。根据Berlin和Kay的研究,英语的基本颜色词有11个,包括white、black、red、green、yellow、blue、 brown、purple、pink、orange 和grey。著名的英语词典Roget’s Thesaurus收录了10个基本颜色词,与Berlin和Kay的分类大体相同,只是把pink归入red中。现在比较认同后者。我国学者对于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看法也不太一致:《简明类语词典》中列有6个基本颜色词—“黑、白、红、绿、黄、蓝”;《同义词词林》收录了11个基本词—“黑、白、红、绿、黄、蓝、褐、赭、青、紫、灰”《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中认为,基本颜色词包括“红、黄、蓝、白、黑、绿、紫、灰”;王逢鑫的《英汉语义比较学》中根据汉语的独特习惯和构词搭配,将汉语基本颜色词分为“白、黑、红、绿、黄、蓝、褐、紫、灰”9种。大家认为王逢鑫的分类方式可能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颜色使用习惯。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方法和路线
通过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浏览相关的文章,并与指导老师探讨论文的条理、难点,加深了我对本论题的进一步的认识,理清了研究思路。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经常阅读一些杂志、报纸和期刊,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的资源,搜集大量颜色词文化内涵,以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为重点研究对象,采用观察归纳法、例证分析法和比较对照法对资料进行分类、综合和筛选,做好笔记和相关记录,整理出对完成论文具有价值的信息和要点。最后形成一篇4000-6000字英语论文。 2.研究难点
收集到的资料过于繁多杂乱,每一份材料体现一个核心观点和支撑该观点的许多论点,综合这些材料以后容易出现论点重合和冲突,之中的取舍问题就极其影响到最后支持我论文的论点取向。通过对英汉颜色词的分类及对其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 3.预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对英汉颜色词的分类及对其内涵文化的对比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失误。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10年9月20日-10月24日 确定论文题目
2010年10月24日-2010年12月底 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2011年1月底前 提交论文初稿 2011年3月底前 初稿、二稿的修改 2011年4月底前 三稿、四稿的修改
2011年5月10日前 定稿,提交按要求装订的论文终稿一式四份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ChangZongLin. 2005. Cognitive [M].Qingdao, China Ocean University Press
[2] GuimeiHe. 2009.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omparison[J].Asian Social Science Press
[3] 唐芳红. 快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冯英,唐建立;汉英语类词群对比研究(一)[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悦. 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的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6] 马永锋. 汉英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 [7] 程慧.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简要对比[J].外语天地,2010,(4) [8] 王悦. 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的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