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常见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振华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这也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认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为此,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控制始终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常见问题 1、安全管理和监督部门责任心不强
建筑企业一直强调对安全问题的管理,也建立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安全管理和监管部门,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和监督部门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责任心不强。安全管理部门的员工很多都是兼职管理,人员数量也存在不足现象,无法正常开展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监督部门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义务不明确或者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只是象征性的对施工现象进行检查,走走过场,不能真正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了安全隐患,在安全隐患还没有根除的情况下,还是允许施工单位继续施工,没有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2、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漏洞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上十分复杂,需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进行封闭式的管理。施工现场应该设置封闭围挡,出入口应该有明显的施工标志,设置门卫,悬挂场地图,场内的道路应该保持畅通,施工材料、料具、设备等都应该有序存放,并明确标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都应该及时清理,对易燃易爆物品要谨慎管理,做好防火工作,在主通道口及危险处设置醒目的标志牌,施工区应该与生活区和办公区保持一定的距离,职工宿舍要统一布置,不能在配电室、厨房、作业区等具有危险性的地方住人等等,这些管理十分琐碎,得不到管理者的重视,没有按要求操作为施工现场埋下了安全隐患。 3、安全设施的质量和数量不达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全设施是安全管理的物质保障,在施工阶段,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该佩戴安全帽,正在建设的工程外围应该用符合质量标准的密目安全网进行防护,高空作业者必须配备安全带,电梯口、楼梯口、预留口等地方应该设置标准化的防护措施。电梯井口每隔两层就要设置一道平网或架板,在通道口要设置双层防护栏,并且保证防护栏的质量合格,在楼梯边、楼板边等地方要设置安全防护栏。这些都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基本,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配备安全设备的数量不足,或者质量不达标,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用电安全存在隐患
施工现场应该有临时的用电设计方案,对电线的规格、设备的容量、闸具熔断参数都有明确的规定,配电系统要符合国家要求标准,开关箱要设漏电保护器,并且每个开关箱都应该配备漏电保护器。用于保护用电安全的零线和施工中使用的零线不能混接,及时更换老破损的电线,要保持外电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不够要加强防范。但是在实际中施工现场的用电方案不全面,或者没有可操作性,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用电方案用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5、项目施工方案不完整或者不达标
深度超过5m的基坑要有专项支护方案,并且要经过技术部门和工程师的审批,对深坑边土料的存放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施工中,很多步骤都没有按照方案规定实施,没有进行防护和支护,导致坑壁塌陷或者相近建筑物的裂缝。模板工程应该具有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实际中模板施工方案缺乏,没有对模板的支撑做出计算,结果模板倾倒后伤人,或者模板整体垮倒。脚手架也需要具有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有些工程没有建立脚手架施工方案,使外架搭设存在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措施
1、严格履行法律、法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章程
施工单位和项目部都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在现场设制安全管理机构和配足安全管理人员,恪尽职守,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施工单位要培养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建立起一整套安全管理生产的运行机制,同时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在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要求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和规章制度在施工中执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办法,通过考核,奖优罚劣,提高全体从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自觉性,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工中切实转变生产态度,从只求进度和效益转向安全生产和进度、效益的和谐统一。必须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建立由企业和项目部联动的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及使用管理,根据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制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计划,做到“施工进度、安全先行”,做到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使安全生产得到切实的资金保障。同时加大对安全生产监控、监测(如施工现场可视化系统)的设备投入,通过监控、监测及时发现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并依据监控、监测的记录,制定预防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完善检查机制,加强检查力度,落实检查意见
施工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检查机制,同时要建立专项检查机制,针对台风、洪水过后等自然灾害,冬季、雨季、高温,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起重设备安装与拆除作业进行专项检查。项目部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检查力度,除了定时检查外,还要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安全检查以查处安全隐患为主要内容,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后,应由相关部门组织复查,清除死角,把危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针对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等现状,充分利用民工学校加大培训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安全基本要求、安全防护知识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尤其要做好对新工人,变换工种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未达到安全教育培训要求的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做好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岗前教育培训,未进行岗前培训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规范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得到完善,指导和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5、完善安全技术交底,提前告知安全隐患
建设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按照施工工作内容的变化,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的状况、特点、工序,对危险因素、施工方案、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提前知道工作内容的安全危险所在,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与相关专业企业合作,控制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隐患
由于施工机械化的不断提高,施工现场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械(如塔吊、人货两用梯等)投入施工,但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这些大型机械的安全管理都缺乏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因而这些施工机械的安全隐患就成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通过加强与相关专业企业合作等方式,利用相关专业企业的人才优势和专业知识对施工机械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查、检测与保养检修,进而达到对施工机械安全隐患的及时排除,达到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控制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对其进行高度重视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石新梅.浅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
[2]孙红,巫金炜,冯绍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浙江建筑,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