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秋节美文大全范文

中秋节美文大全范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秋节美文大全范文

引导语: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中秋节美文一

时间如水,日月如梭,仿佛是转眼间,春去秋又来,一年的光阴就这样渐行渐远。大街小巷、店铺商场里,花团锦簇、琳琅满目的月饼,弥漫着浓浓的中秋味,好像在告诉我们,中秋节即将来临,年关也将紧随而至。这不仅令人叹惜时光的飞逝,也让我不觉回忆起小时的往事来。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临近,各家各户各人都充满了对节日的期待,尤其我们小孩更是充满了向往和兴奋。那时,家里普遍较穷,尤其是生在农村的我们,平时更是很难吃得上一次荤菜的,何况中秋节不但能让我们美美地吃上一次大餐,而且还有美味的月饼解馋,你说能不令人兴奋、令人憧憬么?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儿还远不止这些——

烧塔就是很多小孩都非常喜欢的事情。我的家乡坐落在赣江东泮,时常被洪水侵袭、肆虐,弄得民不聊生。因此,我们中秋时在赣江边烧塔就更有了多一层的含义,那就是祈求河神保佑,祈盼百姓风调雨顺、四季平安,这也就为烧塔添加了些许神秘的色彩。当然,要烧塔,首先就必须砌塔。那时,我们一般会三五成群,在中秋节前几天就开始穿梭于乡间小路和残破的院落,收集零碎的砖头和瓦片。到

了中秋节那一天,真正的砌塔工程也就开始了。我们用砖头做塔门,用大块的瓦片做塔基,并根据收集到的瓦片的多少而估算塔基的大小。紧接着就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垒瓦片了,瓦片的使用要从大到小,并一层一层往塔心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圆锥形状,塔也就砌成了。在砌塔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有时因为估算错误或者不小心碰到了塔,就必须全部重新来过。所以这也是一件考究眼力和耐性的功夫。傍晚,当大人们开始赏月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开始烧塔了。烧塔一般都用稻草、芝麻杆等,它们在塔里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焰从瓦片的空隙窜了出来,整个塔就变得通亮起来。只要轻轻的抖动燃烧着的稻草或芝麻杆,火星就会从塔里飞窜出来,煞是好看。

吃月饼也是中秋节一个传统的习俗。当皎洁的月亮爬过树梢立在屋顶时,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无,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洒落在农家宽敞的院落里,比白昼更亮堂。家家户户搬出自家方桌,摆上月饼、柚子、花生等一些好吃的东西,那就叫“敬月”。一般要等父母恭恭敬敬地敬完月,然后我们才可以开始吃东西的。这时,老人们还会给我们讲那个讲了多年的“嫦娥”和“玉兔”的故事,举头望月,我总想从“玉盘”中看见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 想起那种过节的无限乐趣,真的很怀念那种穷苦而无忧无虑的日子,怀念那种温馨浓郁的节日气氛……。可是,如今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节日的气氛却越来越淡了。吃月饼成了节日的点缀——就拿我来说,就有好几年的中秋未吃月饼了;烧塔的风俗更是变味了——

据说,现在许多地方烧塔一般都是有钱人包了的,也就成了有钱人张扬和显摆的机会与场所。

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情不免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与惆怅……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到中年,已是物是人非了。于是,每逢中秋佳节,我常独自漫步在赣江岸边,伴着一轮清辉,细细品味这千年不变的月色以及红尘人生。眺望绵延的远山,看着奔腾的江水,那种月夜的孤寂和感慨不由从心底油然升起。此时此刻,在夜月里摇曳的花儿,在树底下斑驳的碎月,为中秋的世界增添一抹缠绵和忧郁的思绪。

但是,我还是喜欢月亮的。或许是在月的夜晚,我能寻找一片宁静的天空,让自己思考那许多年前留下的疑问。无论是月亮挂在破落的村庄之上,还是夹在高楼的缝隙之间,我都愿抬起头,看一看它的身影,心中也略感一丝安慰——

因为只有在月光之中,我的忧郁与苦闷才能逐渐消失……

中秋节美文二

桂香伊始,如茶的中秋便徐徐走来,将一江秋水染成一片清芬,揉和成一片隽永的情意,缓缓流入心底。

中秋,这个中华传统的佳节,一直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但凡谈及中秋,就一定会联想起挂在苍穹的那一轮溢满清辉的明月。有人说:“没有明月的中秋不像中秋”。上高楼,月满更添愁。古往今

来,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淌过千年的时光,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寄托了多少天涯旅人的乡愁,盈满了多少风尘仆仆的思念? 几缕清风袭来,馥郁的花香悠悠缓缓地飘悬,弥散在桂影婆娑的渡口。朦胧的月色下,细细碎碎的落花星星点点地铺洒在水面,像一层金沙。这样的夜晚,难免会有一丝惆怅和落寞。飘忽的思绪,穿过夜的帷幕,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辗转,频繁地丈量着离乡的路,不知风雨兼程的羁旅何时是归期!

街道两旁,灯火通明,湖面的倒影呈现出一片柔和的光晕。是谁,拨动了潜隐于水层的那根轻细的弦,惊起旷世的久远,奏响满月的歌。将思绪拉回旧时的明月夜,一瞥被时光掀过的扉页。秋虫奏着乡村的夜曲,山风轻拂着疏竹的倩影,沉甸甸的稻穗枕着田埂酣眠,屋檐下挂着金黄的苞谷坨,还有一串串红辣椒。淡淡的月光下,没有轰隆的鞭炮,没有孔明灯升起,也没有璀璨的烟火,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吃着月饼,拉着家常。这样的节日,过得简单平淡,却满是幸福的味道。今夜,城里的月光怎么也照不进古老的小轩窗! 梦回古屋,叩响木门上生锈的门环,轻轻推开被岁月侵蚀的门扉,咯吱的声响,仿佛惊醒了沉睡的梦。昏黄的灯光下,那布满血丝的眼里,盛满了望不穿的思念,双眸里闪烁着期待,也暗藏着失落。这样的思念,是多么熟悉的味道。儿时的我,每逢过节,都会以这样的心情翘盼远在异乡谋生的父母,在门口固执地守望,细数着遥远的归期。而今,我在远方求学,我又成了他们的守候。在流淌的岁月里,交错的不是时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今天,是中秋,也是父亲

的生日。二十年来,打记事起,记忆中真真切切地陪父亲过过的生日,仿佛只有一次。我不知道,今后的光阴中,还有多少可以相聚的日子?时间嘀嗒嘀嗒,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奔波。这样的交错,人间万户的守候,又是多么的寻常!光阴荏苒,人儿可以走远,故乡的月不会越千山涉万水,它依旧会默默地接受一方水土的虔诚膜拜。

有多少人,在这样的夜晚,双手合十,信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词章,默默期待着团圆的时刻。久别重逢的喜悦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思念的泪滴,不知蹉跎了多少殷切的等待。有多少合家团圆的人儿,只能借着那根窄窄的电话线,来传递无限的思愁。 今夜,不知孤单了多少人的等待,不知有多少孤苦的人儿在同一片月光下依偎取暖,不知有多少人又将这样的守候推迟到下一个中秋,也不知这样的思念可以有多长?今夜,明月又将潜入谁的窗,那些望月的人不知又将装饰谁的梦?古往今来,多情的人,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悠悠的笛声伴随着清风,从水乡吹来,淡淡的韵致,沁人心脾。多想乘一叶扁舟,在月明如水的中秋,打捞起匆匆流逝的美好年华,融进茶香萦绕的杯盏里,在下一个月圆人也圆的日子里,且饮且珍惜。 中秋节美文三

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尽管一路的凄风冷雨,我却从不畏惧,尽管身心疲惫,我却从不倦怠,因为我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就是浮萍,只能随水而漂,自己就是过了河的卒子,只能前冲没有后路。亏欠双亲的同时,我感觉自己还是幸福的,比起那些经历了与父母亲人生死之别的人,我何其幸栽?至少我的父母还活着,至少我至亲的人都还健在,至少我回家还有爹娘可唤还有兄弟可聚。不惑之年,此等幸福,还有何求? 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好在中秋过后,年关将至,那必将是我的归期。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