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没有动物,地球就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包括( ) ①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②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④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 .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关于这种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后天学习行为 ③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 ④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 . 下列不属于真菌菌落特征的是( ) A.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B.菌落较大
C.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
D.有时还能呈现黑、红、褐、黄等不同的颜色
4 .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用柳树的枝进行繁殖 C.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B.用水稻的种子进行繁殖 D.用椒草的叶进行繁殖
5 . 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和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10 页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 C.鄱阳湖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6 . 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不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黑布蒙住蝙蝠的眼睛,观察它在飞行时是否撞到障碍物 B.用望远镜观察藏羚羊的活动 C.用比色卡的方法研究蜜蜂的色觉
D.用线绑住鱼鳍,研究鱼鳍对于鱼游泳的作用
7 . 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强大,与之相适应的运动方式是( ) A.行走
B.爬行
C.跳跃
D.奔跑
8 . 组成人体骨胳的骨共有( ) A.200块
B.600多块
C.300多块
D.206块
9 . 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亲鸟育雏 B.臭鼬放“臭气”
C.狒狒按等级取食 D.丹顶鹤捕鱼
10 . 小林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其他三种所属类群不同的是(A.沼气一甲烷菌 B.酸奶一乳酸菌 C.食醋一醋酸(杆)菌
D.啤酒一酵母菌
11 .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流行性感冒
B.白化病
C.血友病
D.色盲
12 . 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 A.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B.人体大约有 206 块骨,它们能够收缩和舒张 C.关节软骨和关节腔的滑液,增加了关节的灵活性 D.骨骼肌由肌腱、肌腹组成
13 . 下列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鱼类是( ) A.中华鲟
B.鲨鱼
C.熊猫
D.鳙鱼
14 .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基因控制性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D.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15 . 人体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应该是 A.相等
B.不相等
C.随机的
D.有可能相等的
16 . 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 B.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母亲 C.近亲结婚能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 D.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为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人类应提倡优生优育
17 . 下列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狗钻火圈 C.小猴走钢丝
B.听到饭盆声,小狗就往饭盆跑 D.小牛出生就会喝奶
18 . 观察关节模式图,标注①-③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第 3 页 共 10 页
A.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B.关节头、关节囊、关节窝 C.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
D.关节面、韧带、关节囊
19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B.在生物界中,所有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和人一样的 C.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 D.卵细胞内性染色体用XY表示
20 .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稻属单子叶植物 B.水稻的花有雄蕊
C.种子有1片子叶
D.海水稻是一年或二年生木本植物 21 .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婴儿”技术的关键是体外受精,形成的早期胚胎移入女方子宫 B.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发育在水中完成,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鸟卵的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气体,胚盘是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22 . 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法抽取红骨髓,用来作为诊断某些血液疾病的依据,这是因为( ) A.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B.骨髓内密布毛细血管 C.骨髓是滞留在骨内的血液
D.血液内的病菌经常进入骨髓内 23 .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第 4 页 共 10 页
。)
24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 A.狐的长尾与短尾 C.人的近视与色盲
B.人的黑头发与蓝眼睛 D.菜豆的圆粒和豌豆的高杆
二、判断题
25 .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软骨。(____)
三、综合题
26 . 如下图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___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_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和_________从妈妈那获得营养。
(2)人们说我长得像妈妈,这是一种遗传现象。不过,作为男孩子,我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_染色体来自父亲。
(3)我的父母双亲和我都是正常人,但我的爷爷是一个白化病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a决定。正常肤色由A决定),请判断一下我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我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27 . 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第 5 页 共 10 页
(1)从图中可以看出稻飞虱属于______动物,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
(2)未使用吡虫啉之前,稻飞虱群体内就存在着______,这些后代中有的抗药性强些,有的抗药性弱些,这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_____。
(3)图______能反映出第一次喷酒杀虫剂的灭虫效果,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
A.③→喷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酒杀虫剂① D.②→喷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一喷酒杀虫剂④
(4)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稻飞虱的______产生了大量后代,在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中,抗药性强就是______,在生存斗争中就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______传递给了后代,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______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______。
(5)在生物的______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代一代的______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新类型。
28 . 如图为两类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 6 页 共 10 页
(1)图甲表示____结构图,属于它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 (2)图乙表示____结构图,生殖方式是____。
(3)甲乙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共同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4)图中甲、乙与植物细胞相比,体内没有____,因此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____生活。
29 . 生物体生存的基本前提是适应环境,地球上众多的生命都在努力顽强地活着,如果站在纯粹的生物科学立场上看,生物生存的主要意义可能就是传递基因。请回答:
(1)所有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性;同时,环境的不断变化影响着生物的适应性,比如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这对它躲避天敌十分有利,但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_____性。
(2)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各种生物都具有_____能力,因此在有限的资源环境里发生着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性生存下来并通过_____过程实现有利变异基因的传递,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和加强,最终形成各物种的适应性。
(3)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说适应性是生物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_____生殖更有利于生物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_____生殖更有利于生物形成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
30 . 如图是动物进化系统示意图,据图完成的问题:
第 7 页 共 10 页
(1)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是__________. (2)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是:__________ (3)为下面两类动物类群各举出一种动物名称: ①扁形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腔肠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1 . 如图一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图二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的B器官是______,表示新生命起点的结构是[]______。 (2)图一中D过程通常发生在母体的______内。
(3)从图一中可以看出,人的胚胎发育是从C的形成开始,直至胎儿结束,整个过程中,发育的场所依次是______。
四、资料分析题
32 .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有毒物质对生物的污染情况,测定了某水库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在各种生物体内的含量,结构如下: 生物因素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大鱼 小鱼 有害物质含量(10﹣6g)
2 0.5 25 10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1)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资料中还缺少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属于_____(成分). (3)请写出资料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大鱼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
(5)如果资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的大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后果?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特点是什么?_____.
五、实验探究题
33 . 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八年级某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普通玉米,转基因玉米,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提出问题)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作出假设)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②甲组饲喂适量普通玉米,乙组饲喂____________转基因玉米。 ③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影响;若没有多大差异,则说明无影响。
(拓展延伸)
(1)本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处不合理,应如何改正?_________。 (2)谈谈你对转基因食品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
34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 9 页 共 10 页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2mL唾液 充分搅拌 A 充分搅拌 2mL唾液 不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37℃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与1号试管起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