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中细节,从小养成好习惯(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关注生活中细节,从小养成好习惯》。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对于国家来说,人的什么素质是最重要的?如果让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文明素质,因为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我们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形象才能在国际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人的素质呢?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文明就蕴含在生活的细节中。反思我
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
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垃圾每天要倒好几桶;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有的同学会说,我将来是要做大事的,做大事是无须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这位同学一定是忽视了这句话——
细节是闪光点,细节也可成为失误点。1967年8月23日,原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驾驶的“联盟1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实验任务返回地面前发生爆炸, 悲剧只缘于程序中一个小数点的疏忽。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升空不久就爆炸了,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员全部遇难。导致此次空难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密封圈,它在火箭点火后破裂。多么惊心动魄的小细节啊!正所谓“细小”可以成大事,“细小”也可以“功亏一篑”。如果我们将人生的事业比作一架航天飞机,那么,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实际上就是飞机的零部件——你今天的每一个细节决定着将来升天的成败。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就是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俗语告诉我们——许多时候,人并不是被大事所打倒,而是败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上。
有的同学说,我是来学习的,只要我学习好了,就一好百好了。不错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的缺失。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
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素质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文明素质和知识含量是事业成功的双翅,是人生幸福的双桨,如果我们能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做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好公民,那又为什么偏偏要抛掉一个翅膀扔掉一个船桨呢?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要做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同学们,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 让我们从小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从小养成好习惯,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君子才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最后请允许我用一段话结束我的演讲,那就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