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分析及处理实例
2021-06-1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3卷第l2期 Vo1.33 No.12 建筑施工 BUILDING C0NSTRUCT10N 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分析及处理实例 Accident Analysis and Case Treatment for Side Slope Collapse in Deep Foundation Pit 口 顾辰欢 陈汊彬 (中国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510070) 【摘要】基坑工程一直是建筑施工的重点,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环节。由此,以某工程基坑事故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对其出 险后的支护加固措施进行研究,并从支护结构受力角度提出若干基坑设计施工的要点,以对基坑工程合理设计与安全施工有所 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深基坑边坡坍塌 弧形地滑翻转地滑位移监控动态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5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1001(2011)12—1074—03 1 工程概况 深圳某基坑工程深达15.4 m,属于深基坑范畴。表层土 高度重视(图1)。 为杂填土,平均厚度约4 m,周边水电管线设备等地下设施 比较复杂。上部采用桩锚支护,主要支护措施有:微型桩、土 钉、喷混凝土护面等,但其设计坡度极陡达到86。,基坑施 工阶段又处于多雨时期。其专业分包单位基本按照施工组织 设计的要求进行分层开挖与支护,每层开挖深度为2 m,开 挖后对壁面进行修整,再进行边坡喷锚施工。 2010年9月20日,东侧FG坡段下挖施工至5 m便出 现严重坍塌,幸无人员伤亡。设计变更后该处采用人工挖孔 图1坍塌坡段原剖面设计 桩作为支护加固措施。由于6 m以下为坚硬岩层施工困难, 经设计许可人工挖孔桩没有嵌入基坑底面。目前重新下挖至 2基坑的坍塌原因与破坏机理分析 2.1 分析该基坑坍塌的原因 由基坑坍塌原因为汇总(图2)可见,前期的概念设计是 7 m处的支护效果良好,锚索设计与施工正在同步进行。基 坑后期主要抗侧力结构将由锚索代替,基坑的安全问题仍应 【作者简介】顾辰欢(1981一),男,本科,工程师。联系地址:广 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65号东座五楼(510070)。 关键,要依据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适 的支护方案。而水患控制则是基坑工程施工的重点,应采取 合理、有效的防水控水方案。 【收稿日期】2011-l1—19 高压注浆完成后对所处理41根管桩进行全数低应变动 力检测:其中I类桩25根占61%,Ⅱ类桩16根占49%;并抽 取7根桩进行静载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对处理结果来看, 本次施工在成本最小的情况下保证了桩基质量和工程施工 进度要求。 参考文献 5 结语 (1)场地地质情况、桩基施工及基坑开挖措施是本工程 造成部分基桩偏斜的主要原因。在受桩基施工扰动的欠固结 新填土和软土层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方能保证基坑内基桩的安全。 (2)对现场高强预制管桩出现不同程度的桩身质量问 ・…1蔡玲玲.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偏斜事故分析及处理Ⅱ】.福建建 筑,2006(8). [2】傅建舟.软土地地基预应力管桩纠偏补强与施工质量控制[D】.浙 江:浙江大学建工学院,2008. 【3】任晓红.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Ⅱ].江苏建筑, 2007(6). 1074・ 顾辰欢、陈汉彬: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分析及处理实例 第12期 图2基坑坍塌原因 2.2 坍塌坡段的破坏机理分析 基坑工程边坡的破坏类型需到现场根据地形、地质特征 及其破坏过程进行辨识,破坏原因包含基因与诱因。地质 (边坡的土质特点、地质构造)与地形特征、周边环境和边坡 支护结构,属于边坡破坏的内在因素{即为边坡基因):雨水、 地震、人工堆码与扰动等外在因素则为基坑边坡坍塌的诱 因。诱因与基因共同决定了边坡坍塌发生的时机与规模。基 坑坍塌表现为支护结构的强度、冈Ⅱ度或者稳定性不足,从而 引起支护结构的破坏,导致边坡失稳与坍塌。对此事故采取 抢险处理或临时加固的措施应迅速辨识边坡破坏类型,以防 止措施失当造成包括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即二次灾害),破 坏类型同时作为设计变更的考虑依据。由于理论上具有相同 类型的边坡基因,应有相同类型的破坏方式,因此,我们可根 据不同的坍塌类型自身特殊的辨识指标进行判断。基于台湾 张石角的理论,地滑可分为平面型地滑、弧型地滑、楔型地滑 与翻转地滑等几种类型,再根据坍塌现场微型桩的倾斜方 向,我们对该基坑东侧FG段边坡的破坏方式判定为翻转地 滑,即边坡翻转破坏。 边坡翻转破坏是有前兆的,基坑施工过程多次在坡顶出 现贯通裂缝,尤其在雨后开裂极其严重。当裂缝出现时,支护 单位虽然对其进行了注浆处理,来达到防雨水渗入进一步破 坏土体的目的,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些裂缝为 何反复出现,以及采取什么有效的防坍塌措施,以下将通过 边坡坍塌前雨后边坡开裂状况的图片资料(图3)进行研究。 图3坍塌坡段出险前 针对坡段坍塌前多次在雨后出现裂缝且有明显的沉降 的情况,我们将出现沉降的原因分析如下: (1)由于支护面在受到土体侧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微 量位移,从而导致了支护面与以后出现的破坏面之间的夹角 变大; (2)由于夹在支护面与破坏面之间的土体要保持体积 恒定,这时在基坑边上、支护面附近的土体因材质不同易出 现贯通裂缝,所以在产生相对水平位移的同时,该部分土体 (下称夹土)在自重作用下将发生下沉(图4)。 ‘支护面 图4沉降缝分析模型 2.3边坡坍塌必然性分析 (1)边坡坍塌的流程为:侧压力作用下产生微量位移一 坡顶出现裂缝一雨水侵蚀边坡土体一土体原状结构受破 坏一夹土液化丧失粘结力形成薄弱面一形成上大下小的不 稳定结构一不利效应的足量积累最终导致坍塌。 (2)原复合土钉墙的受力原理为重力式挡土墙,但是在 设计坡度过陡、钢筋锚固长度较短的条件下,支护面犹如在 受拉区域无配筋的竖向悬臂梁,倾覆弯矩完全由单排 100 mm的微型桩承担,然而由于微型桩主要用于坡底抗 剪,其抗弯能力极低。当裂缝出现时,注浆处理虽达到了防止 雨水继续渗入的目的,但并没有提供维持土体稳定的粘结拉 力,故未能有效防止边坡的坍塌(图5)。 效后的微型桩 # 图5坍塌坡段破坏分析 3坍塌加固处理措施及分析 本事故中,设计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方式增强了坍塌边坡 的稳定性,从而防止了二次坍塌,前期作为悬挑构件支护的 效果较好,但因实际施工困难、孔桩长度参差不齐且未能嵌 入基坑底部,所以在基坑施工达到一定深度后,梳状桩体将 转变成钢丝网混凝土护面的竖向连梁与锚索共同工作,后期 抗侧力结构将全部由锚索代替,但对其位移应进行严格限制 (图6)。 锚索施工在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前提下,还应加强对位移 的监测、控制对掌握基坑状况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下面对 变更后支护结构的土压力进行等效,通过力的矢量三角形变 '1075・ 第12期 顾辰欢、陈汉彬:深基坑边坡坍塌事故分析及处理实例 化(图7)和位移假设法进行研究说明。 图6 坍塌坡段剖面变更设计 蓄 压力q 呈 篙 。 桩 墨 一一 灭置=用坦l 端 支 匹,一, 量量 ・等效土压力 持 ’ ●・ l 力 富宣 ,arm 眭端支持力 图7 支护结构受力矢量三角形 (1)当上部位移过大时,由支护体系受力矢量三角形的 变化图得知,锚索所受拉力将迅速增大,故在土体提供足够 锚固力及钢索与混凝土良好粘结的前提下,应保证锚索具有 足够的锚固长度和抗拉承载力(即钢绞线截面),以确保锚固 体的注浆质量及连梁处节点防冲切的构造措施,尤其是第l 道锚索的设计位置、承载力和密度要特别得到重视。 (2)当下部位移过大时,孔桩端部的支撑岩面受力面积 减小而压强增大,致使桩端岩石破坏围护结构脱落失效。故 除了确保桩端岩石自身的稳定外还应限制坡底位移,即:实 行信息化施工,尤其对支护结构的位移进行监控,做到及时 反馈和处理。 (3)关于支护面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我们可将开挖面 以上其外侧土体视作土弹簧(图8)。在初始状态,支护面位 移为零,土压力P按静止土压力Pn考虑。在挡土结构发生变 形后,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将随之变化,但其最小值为主动 土压力Pa。 即P=Po一 d (1) 式中:K 一土弹簧刚度系数; d一墙体某点的水平位移,向坑内位移时取正值。 位移的发生过程是土压力的释放和重新分布的过程。当 发生位移时,土体对支护体系的总侧压力虽然变小,但会产 生使基坑安全状态进入恶心循环的不利效应而最终导致护 坡的坍塌。因此,在监测到边坡变形超过安全限值时,应迅速 对变形严重的位置进行撑锚或其它有效地支撑加固,以防止 位移进一步发展。基坑的变形虽释放了土压力,但其破坏了 原设计的安全受力状态(让局部支撑构件超过极限承载力), ・lo76・ ● l- t ——,、r-一 ’ — 一 — 一 |.’ — —,-一 —’,V、,一 —’^ 图8 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计算示意 支护体系因受力不均匀而被各个击破最终失效。 鉴于基坑的变形会严重影响基坑的使用,故在前期设计 时就应保证好支护体系的稳定、强度和刚度,即支护结构的 抗倾覆验算、抗滑动验算、危险截面应力验算和位移验算。 东侧坍塌坡段设计变更添加的人工挖孔桩前期由于具 有足够的嵌固深度,支护效果比较理想。目前已重新下挖至 7 m,我们通过观测,该段坡顶暂无新裂缝产生,位移也在安 全限度内。随着基坑进~步下挖,能否满足l5 m深基坑的支 护要求,则需继续进行监控。 4结语 (1)深基坑施工占用资金多、工期长、难度大,基坑支 护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造价、工期、安全及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尤其当基坑周围有建筑物、道路和管线时,边坡的变形 应严格控制。 (2)支护结构要依据土体的实际状况进行设计,在少 扰动原状土前提下,既要有良好的整体性、足够的锚固及可 靠的节点构造,又要限制过大位移带来的不利影响。 (3)对于坍塌后的基坑进行施工时,需特别注意坑壁 地基土质的稳定性分析和观测,以免重蹈覆辙,从而对工程 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采用人工挖孔桩加固措施的优点在于:前期可以 利用桩自身的抗弯承载力和嵌固深度,作为上部不稳定土体 的支撑体系,而后期可作为喷混凝土护面竖向连梁对土体进 行防护,其设计调整的空间大。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基坑逐步 下挖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位移的监测、分析与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旷成,杨斌,李荣强,等.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U】. 深圳特区科技,1995(5). 【2】杨丽君,周卫东.深基坑工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对策U1.西部探矿 工程,2003,15(8). 【3】臧荣建.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基坑坍塌边坡加固中的应用U1.建筑安 全,2006,21(6). 【4】杨子胜,梁仁旺,白晓红.深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口1.山西 建筑。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