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2021-07-03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社会实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的重要载体,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 , 是在教师指导下 , 学生自主实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 ,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 以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为核心的实践性活

动 , 体现对知识综合使用的实践活动形态。围绕学生社会实践水平,构建分层次、分阶段的全程化社会实践体系,将是提升其实

效性的重要保证。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协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今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得如火如茶,在体现出诸多意义的同时,也普遍存有着一些问题,几年的实践摸索让我有了一些心得。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开设后,为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机遇,为深化课堂所学的内容提供了条件,有利于限度地发挥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1、利用周六、周日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 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中 , 体验到了在课堂上无法体验的学习乐趣, 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 在实践中品味成功 , 体验创新。

2、走向社会生活。学生利用假期通过“体验农活”、“巡游农

园”、“走进敬老院”、车站、社区、企业等,既体验到了劳动的乐

趣 写几句节约

, 更品味到了农民的艰辛。结合体验在就餐时的“节约教育” , 让学生真正明白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远不是墙上

标语 , 读读“锄禾”之类的古诗 , 而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走进农家”让学生亲自体验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农家生活。从调查、观察、访谈

中了解了农村生活的日新月异 ; 在“包饺子、煮饺子、做面饼、蒸面饼”中体会了生活的乐趣 ; 从搓稻草绳、剪窗花、以农家产品 ( 青菜、萝卜、稻草绳等 ) 为材料制作劳技作品等实践活动中领略了创造成功的喜悦。

---

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取向包含: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

目标、生成性目标等。这次“奏响青春的序曲”实践活动 , 学生学习自

主 , 体现自我 , 体验性目标、行为目标、过程性目标、生成性目标等各方面均得到一定水准的体现。

1、体验性目标。

体验性目标注重学生在活动时的领悟、感悟等体验的获得和经验的生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学生们干着

大多从没经历的“活”:分菜集体就餐 , 从除草到烧火做饭 , 从搓稻草绳到剪窗花等等。学生们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学到的东西真很多。在实践活动中 , 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 在体验中获得了经验。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动态性的 , 注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展开过程中的变化

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多种水平的生成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 如社会适合水平、生活自理水平、团结协作水平、探索考察水平、自我

体现水平等 , 更重要的是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 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3、过程性目标。

过程性目标不但仅注重或追求活动的结果 , 更注重和追求活动的过程。“体验农活”注重体验劳动过程 ; “走进农家”注重丰富农家生活的体验过程 ; “调查问卷”注重调查的交往过程等等。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 都十分注重和追求活动过程本身 , 而不是活动的结果。活动的成效因人而异 , 没有也不规定必须达到什么统一结果。

4、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注重学生的自身行为的变化。社会实践活动能为学生的自身行为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 学会分享和合作。实践活动的组织形

---

式多样 , 但都以小组合作为前提 , “体验农活”“走进农家”“读写家信”“消防演练”“集体生活”“走向青春”等无一不是合作完成。在合作中学习 , 在合作中体验、在合作中分享成果。让学生领会合作的必要 , 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读“家长来信”活动 , 学生感受到了

父母的殷切期望 ; 写“给家长的信”表达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为人准则 , 增强了学习的使命感。通过调查、体验、实践 , 学生懂得了社会在持续的进步 , 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 增强了社会责任心。这份社会

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以后内化的自觉学习行为夯实了基矗。

(1) 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学生在军号声中起床、熄灯 ; 几百人就餐时有序进出 , 分组就餐 , 没有讲话声 , 没有剩余饭菜 ;

烈日照耀下实行的“军训” , 个个精神饱满 ; 以及“感受黑夜”的拉练活动等 , 学生们都以军人的标准鞭策自己 , 锻炼了意志 , 体现了青少年的风采。

(2) 养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走向自然、享受自然 , 在大自然中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无论是青菜萝卜制成的“孔雀

开屏” , 还是稻草编就的“秋之韵” ; 无论是创作的“窗花” , 还是自创自演的文艺节

目 , 无不养育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3) 的真谛。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走出校园 , 走向社会 , 自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引导着学生向往美好的人生 , 追求“生活中的人”

三、给教师带来的思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 教师不应该再把学习看成是一个通过强化措施被动地记忆各种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 ( 包括社会实践活动 )

中 , 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 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协作者、指导者、促动者、研究者。

1、“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 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 陶行知语 ) 。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 , 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学生生活 ,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 在生活中获取知识 , 应用知

---

识 , 用实践去检验知识。生活是一种开放的教育 , 是一种无时不在发展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校园 , 回归自然、回

归生活 , 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一切因素 , 为学生水平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走进农家”、“体验农活”“走进敬老院”等

亲自实践活动 , 积累了经验 , 增长了知识 , 获得了发展。教师是社会实践

活动的指导者 , 但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前提。教师的指导 , 更多的是目标导向、兴趣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解答疑难、行

为矫正。教师的指导 , 应根据实际情况 , 采取多样化活动形式 , 力求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相结合中 ,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独创性 , 促动个体主动和 - 谐健康发展。

2、“我做了 , 我理解了”。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则醒目的格言:“我听了 , 我忘记

了 ; 我看了 , 我记住了 ; 我做了 , 我理解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实践, 即做。参与是学生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 , 学生的参

与机会或许太少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 , 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各项活动

中, 动手、动脑、实践、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

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 , 学生体验的过程也是个受教育的过程。活动

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 , 是丰富多彩的 , 注重过程 , 就是注重了每个学生。

成功是一个好的结果 , 但失败更是实践过程获得的宝贵资源。

3、“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发展”。

教育不但是让人获取知识 , 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促动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 , 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 , 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 , 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 在实践中促动人的发展。理解自我 , 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 - 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 , 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 ,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理解自我中 , 持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 , 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实践反思 , 促动教师发展。教育从实践中走来 , 教育要走向实践。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展开 , 同样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持续总结、持续反思。如何有效利用社会的、自然

---

的教育资源 ; 如何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 ; 如何精心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

践 ; 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积极养育 ; 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等等 , 都应是我们教师认真思考、

积极探索和努力追求的。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将学生实践的领域和方式从校内扩展到社会,从模拟性实践扩展到现实性实践,从模仿性实践扩展到创造性实践,从单一性实践扩展到综合性实践,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才能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更旺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才能更快速地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实施新的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中,社会实践活动缓解学校在选修课、活动课方面师资暂时短缺的状况 . 确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就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说 . 当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 有待再作努力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