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9分)
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谈安静
我国古人在谈到人的修养时,十分重视一个“静”字。《皇帝内经》里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又说:“ (tián)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把生活节奏不要绷得太紧,尽量争取一些安静的时间,这对健康、对事业,都大有益。
提倡安静,不是让你与世隔绝,不问天下事,把一切大小事都置之度外。古人所说的“静”,主要指人的心情要安静,要心平气和,即所谓“静以养生,俭以养性”。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 安静有利于恢复疲劳,休养生息,扩大体力。同时,“静”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机。
要做到安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尽可能避开社会.的喧 (xiāo),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的焦躁,静下心来,就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路实实地做人和做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① (tián) ②喧 (xiāo) ③静则神藏(A. zàng B. cáng) ④摒除(A. bìng B. bǐng) ..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2分)
A.把生活节奏不要绷得太紧,尽量争取一些安静的时间,这对健康、对事业,都大有益。
B.一是安静有利于恢复疲劳,休养生息,扩大体力. 【参考答案】1.(1)①恬 ②嚣 ③B ④A(2)B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山水之乐,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 ④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⑤汉文有道恩犹薄, ? ( 《长沙过贾谊宅》) ⑥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⑦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 ,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
【参考答案】2.1.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 长风破浪会有时3. 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 千里共婵娟5.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 6. 肯将衰朽惜残年7. 槲叶落山路8. 鸟下绿芜秦苑夕 3.名著阅读。
(1)以下是关于艾青诗歌的相关信息,其中错误的选项为( )(2分) ..
A.艾青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该诗抒
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这一时期的诗歌也是
自由体诗的代表,诗歌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
C. 1978年以后是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诗人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
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活泼,诗意变得更警策。
D.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的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
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参考答案】3.(1)C(诗情变得更深沉) (2)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相应问题。
第三日,晁盖又体己备个筵席,庆贺宋江父子完聚。忽然感动A一个念头:思忆
老母在蓟州,离家日久,未知如何。众人饮酒之时,只见A起身对众头领说道:“……自从跟着是头领到山,逐日宴乐,一向不曾还乡看视老母。蓟州老母在彼,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欲待回乡省视一遭。暂别众头领三五个月,再回来相见,免致老母挂念悬望。”……众头领席散,却待上山,只见B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宋江连忙问道:“兄弟,你如何烦恼?”
①请写出选段中A、B的姓名。(2分)
A B ②B为什么哭,他想要干什么?(1分)
③后来,宋江同意了B的请求,但是对他提出了一些要求。宋江提出了哪些要求?(3分) 【参考答案】(2)①公孙胜,李逵。②李逵想回老家接回老娘到梁山享福③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不吃酒。悄悄接回老娘,速去速回。不带板斧。意思对即可)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其宣传海报也引发人们的热烈探讨.下图是以一幅故宫破损古画为背景的海报细节图,其卓越的设计让人惊叹。
2
材料二:圆明园文物修复室中,修复师把所有的瓷器碎片按照形状、图案进行分类。一片片地比对,一点点地复原。往往拼出两三片相邻的瓷器碎片,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修复文物完成拼接补配之后,修复师还要完成打磨、调色、绘纹饰、上釉等步骤,再形成文物修复档案,经过专家评审等步骤最终将破碎的文物修复完好
材料三:高级人才的短缺和新生人才的断档主要是因为成才期较长,收入相对较少,一些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但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文博专业渐渐热门,选择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谈一谈“海报一”设计的巧妙之处。(3分)
(2)综合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容,谈一谈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文物修复手艺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4.(1)①破损的故宫字画,象征故宫中那些破损的亟需修复的文物。②字画中有在修补文物的一个人形剪影,恰好契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题。③“大历史,小工匠”的海报语,将文物背后的悠久历史与文物修复师相联系,突显修复工作背后的重大意义。④大片破损古画与其中小小剪影之间的对比与海报语中的“大”与“小”相契合。(答到任意三点,给分)(2)修复工作耗时长,工作繁琐。人才成才期较长,收入相对较少。(答两点,给1分)
第二部分(4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
望江南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幕,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3
①
【注】①玉花:雪花
5.词句“箬笠但闻冰散响”中,“但”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谈一谈。(2分)
【参考答案】5.“但”是“只”的意思。周围空寂,只有箬笠上轻微的冰散裂的声响。以声衬静,更加突出了周围的宁静,表现了渔翁的专注宁静。 6.请谈一谈下片中“欢笑有儿童”的表达效果。(2分)
【参考答案】6.“儿童”的出现丰富了词作的内容,与前文共同构成美好的乡村生活图景。“欢笑”是从听觉角度来写乡村之景,渲染出热闹活泼的生活场面。烘托渔翁轻松愉悦的心情。
7.读诗歌《江雪》,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歌中的渔翁形象有何异同。(3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7.异:《望江南》中的渔翁享受闲适的田园生活,情感闲适愉悦。他的垂钓,表现作者对简朴自在生活的倾慕,充满生活情趣。《江雪》中的渔翁独自垂钓,不带一点人间烟火,孤独寂寞。他的垂钓,反映了作者清高孤傲的精神境界。同:两位渔翁都于天寒地冻之时在江上独自垂钓。作者对两个形象都有所寄托,都有赞赏、向往之意。 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几则小故事,完成8~11题。
(一)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 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 悔焉。(雅量二)
(二)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宾客 左右皆跌荡不得住。(雅量三)
(三)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
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
4
①②
①
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十九)
(四)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雅量三十五)
【注】①东市:指刑场。②靳固:吝音固守。③跌荡:摇晃跌倒。 8.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4分)
例句 《古代汉语词典》部分义项 选项 (1)《广陵散》于今绝矣 A.断绝B.横渡C.非常D.死亡 (2)文王亦寻悔焉 (3)书亦如故 A.寻找B.使用C.沿着,顺着D.随后,不久 A.所以B.故意C.从前,原来的D.缘故、原因 (4)看书竟 A.竟然B.终于C.从头到尾D.终了、完了 【参考答案】8.(4分)(1)A (2)D (3)C (4)D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参考答案】9.(4分)(1)三千名太学生上书,请求拜他为师,(朝廷)不准许。(2)(谢安)神态脸色、动作,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10.简要分析(二)(三)两则故事在刻画人物手法上的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10.(2分)两则故事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二)夏侯太初神色如常与宾客大惊失色形成对比,突出夏侯太初的临危不乱。(三)王家诸郎的拘谨与王逸少的袒胸露腹而躺形成对比,突出王逸少的率性而为。
11.四则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篇,请根据四则故事简要概括雅量的内涵。(3分) 【参考答案】11.(4分)直面生死,无忧无惧;临危不惧,处变不惊:随性率真;替于控制情感.(意思接近即可)(每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题。
最先与最后 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
5
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陈的,然而也会因了竟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竟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徉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竟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分) 最先 国人的心态 国人的表现 后果 凡事“不易有改革” (1) 不为戎首、不为祸始、不为福先 (3) 最后 耻 见危机作鸟兽散、遇困难中途放弃、 (4) (2) 国家“土崩瓦解” 【参考答案】12.(4分)(1)怕(怯、惧)(2)嘲讽落后或坚持的人(3)国民“日见其卑怯”(4)敌人“如入无人之境”。
13.比较下面两句话,说说原句好在哪里。(2分) 原句: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改句:见胜利则纷纷聚集,见失败则纷纷逃亡。
【参考答案】13.(2分)原句用“兆”,意思是兆头,预示。“胜兆”只是胜利的兆头,“败兆”只是有失败的可能,他们见到预兆就“纷纷聚集”或“纷纷逃亡”,更能表现这些人投机的嘴脸。
14.作者认为中国将来的脊梁应该具备哪些品质?(3分)
【参考答案】14.(3分)敢于担当(具有改革精神的前驱和闯将)、具有锲而不舍和独立思考
6
判断精神的人。
阅读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小说,完成15~19题。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目光倒炯炯有神,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领带扣针歪别着,上面镶着颗大钻石。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说着,他掏出块漂亮的表,表面上镶着小宝石。
“当然喽!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他是个大好人,就是迟钝了点。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这些年我都在东奔西走。”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侯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 20
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奇怪,你怎么又长了两三寸呢?”
“是呀,满二十岁后我又长了些。”
7
“你在纽约怎么样,吉米?”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再长的时间也不会把鹰钩鼻变成个扁鼻。”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
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纸条,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5.文中画线的两处景物描写作用是否相同?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15.(2分)不同,第一处营造了一个凄清寒冷的环境,为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第二处渲染了一种沉寂尴尬的气氛,暗示了情节的转换。(略示了巡警此刻痛苦、纠结的内心世界)
16.当吉米借着火柴的亮光看清鲍勃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试揣摩人物心理,用第一人 称写下来。(2分)
【参考答案】16.(3分)答案略。第一人称,认出朋友的激动喜悦,发现朋友是罪犯的震惊、痛苦、纠结。
17.你觉得鲍勃这个人值得20年的等待吗?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17.(3分)值得等待。虽然他在西部非法牟取暴利,触犯了法律,但是他却信守承场,冒着被抓的危险前来赴约;虽与朋友分别二十年,但从未改变对朋友的信任,不值得等待。虽然他重情重义,雷着被抓的危险前来赴约,但是二十年时间生,他为了谋取财富和利益,不惜好而走险,触犯法律,成了通缉犯。(意思相符即可)
18.小说的结尾鲍勃被逮捕出人意料,但仔细推敲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预先作了多处暗示,请找出其中的三处。(2分)
【参考答案】18.(3分)①“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言先生。”君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 ②鲍勃说“我发财可也不容易,非多长几个心眼不可,这些年我都在东奔西走”。③吉米在离开之前向鲍勃确认了他是否会离开。④便衣警察为了防止鲍勃一眼识破,将黑色大衣的“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⑤“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奇怪,你怎么又长了两三寸呢?”(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8
19.如果要为这篇小说拟一个题目,你会选择哪一个?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述选择的理由。(3分) A.法与情 B.二十年后
【参考答案】19.(4分)选择A.小说讲述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鲍勃重情守信,但因为触犯法律必须得到制載:吉米忠于职守,面对故友必须背叛友谊,不徇私情。这个题目清晰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选择 B.(1)二十年后会发生什么,可以引起读者的猜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突出故事主要情节。小说讲述的是吉米和鲍勃赴一场二十年之约的故事。(3)二十年后, 两人再次相遇,突出了人物在这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体现了时间、环境对人的影响,深 化了主题。
第三部分(60分)
20.作文。(60分)
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村上春树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20.作文:略(60分)
被忽略的温暖
人生就如一场旅途,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在这些人中, 许多人都只是一瞬的过客, 而有的人,却会陪你走过大半的旅途。可是我们总会对来来往往的新面孔格外关注,他们給我们带来的感受便也放大了数倍。而那些时常陪伴我们的人,虽是带给我们温暖最多的人,但往往也是最常被我们忽略的人。闭上眼睛,身置回忆星河,去寻找那些被忽略的温暖。莫名的,思绪被牵引到一颗闪烁的繁星旁,感受到了其中涌来的温暖,随后便是内心铺天盖地的愧疚袭来。
犹记小学二年级,放学时天上突然又有大雨倾盆而下,雨珠密而急,在房顶跳跃,在地面敲打,在空中冲刺,大有银河倒泄的气势。这场雨来得猝不及防,但在放学时家长们到地都很及时,拿出随身必备的雨具,纷纷冲到校门口, 占据有利位置, 以便可以轻易的找到自己的孩子。很快,这些爱子心切的家长就将校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于是,一幕幕母子相认的情形便频频上演。我也在努力寻找心中那个熟悉的身影,一遍又一遍。希望的光渐渐黯淡,没有找到。冰冷的雨水抽在身上,不禁打了个寒颤。
原本放学前就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发生了争执,我心里正生气。现在心中那团生气的火苗愈烧愈烈。我的眼眶聚满了泪水,和雨滴汇集,并随其飘落,无影无踪。我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望着校门口涌动的人群。一声微弱且沙哑的声音传来,却又很快淹没在嘈杂的人群中。我循声而望,在人群中仔细地找寻。找到了!看到妈妈的那一刻,心中所有
9
的不快与抱怨全吐露了出来。不懂事的我责怪妈妈来的太晚,妈妈确只是笑了笑,将伞又偏向了我些……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回忆,我知道,我忽略了妈妈飞奔过来的狼狈;忽略了她挤进人群的艰难;忽略了她因保护我而被淋湿的臂膀;忽略了她看到我时的放松与喜悦;忽略了伞歪斜时她为我撑起晴空的温暖……我不该把所有的气都撒在妈妈身上, 心中的愧疚与悔恨久久不能消散。
人生就是一次单程旅行,这期间,我们会做错的事情有可能会不计其数。可并不是只有失去才能懂得珍惜,从现在开始,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每一段时光。尤其要珍惜那些你最熟悉的人,和那些时常被你忽略的温暖。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