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分析

2023-10-2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安全风险分析

1、风险源检查

表1:风险源检查表

风险源 序号 危险致因 设置防护网、警告标志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严禁违章操作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钻孔机作业及防护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提升装置失灵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具下面站人 护壁产生裂缝 护筒口防护不到位 孔内地下水涌注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边坡开挖防护不到位易塌方。 基坑 开挖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设备安全装置失灵。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产生影响 人员伤亡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淹没、坍塌 钻孔桩1 作业 钢筋笼制作及沉放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 触电、火灾 坍塌、 坍塌事故 机械伤害 触电、火灾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火灾、爆炸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触电 承台 2 施工 模板拆除及安装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夏季高温气瓶未覆盖易发生化学性爆炸。 吊车未经检验、起重设备安全装置失灵易发生人、机事故。 信号指挥不规范。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材料堆放不规范。 机械未经检验出现故障。 脚手板搭接不牢固。 砼浇筑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不接零、不接地易发生触电。 物体打击 坍塌 机械伤害 坍塌 触电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施工 3 便道 机械无定期保养。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要求。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混凝拌4 合场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混凝土5 拌合场车间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钢筋加6 工制作 车间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机械及人员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及人员伤害 人员、车辆伤害 雷击 高处坠落 触电 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爆炸 触电 人员伤害 人员伤害

施工场7 地意外事故 便道场地附近有一变压器 变压器、10KV线导致触电 附近有10KV电线 交通事故 地表植被破坏 施工便道急陡转弯较多 桥梁边坡开挖或废渣弃置 混凝土拌合及浇筑 噪声、空气污染 工程污染 材料运输车辆扬尘及尾气排放 触电 触电 交通事故 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声环境破坏及空气环境破坏 8 环境 破坏 施工人员生活、车辆、机械等运行 水质土壤污染 施工中的油污 水土流失 有害物质泄露 建设过程中的取土、弃土 施工中有害物质泄露 水质破坏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水质污染 土壤环境破坏 空气污染 对结构或附属工程产生损毁 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对结构或附属工程产生损毁 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施工作业引起火灾 9 火灾 堆积物燃烧引起火灾 施工焊接作业引起火灾 爆破工程引起火灾 炸药库失火 桥梁附近可燃堆积物的燃烧引起火灾 2、风险源辨识

表2:危险源辨识

序号 1 2 3 4 5 风险源 进行钻孔桩施工 承台施工 便道施工 混凝土拌合站 钢筋加工场建设 一般 重 大 风险 风险源 √ √ √ √ √ 辨识依据 物体打击、机械、人员伤害等事故 模板坍塌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事故后果一般轻微,常为单人事故

3、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表3:一般风险评估表

一般风险 危险致因 挖掘机等现场机械设备未经检验,人员无操作证。 机械无定期保养。 施工便道 机械无操作规程。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水泥储存罐防雷设施不到位或达不到防雷要求。 搅拌站作业平台保护设施不到位。 电器设备无漏电保护装混凝土拌合场 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 机械及人员伤害 人员、车辆伤害 雷击 高处坠落 事故类型 机械及人员伤害 机械伤害 防控措施 机械进场时检查“三证”是否齐全,操作司机持证上岗。 对进场机械定时保养维修,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制定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现场光线充足。 按要求设置防雷设施,接地电阻的阻值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按高空作业有关规定,做好防护设施安装。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触电 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高处悬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高处坠落 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带方可进行作业。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夜间砼施工照明不足。 车辆伤害 现场光线充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混凝土拌合场车间 机械进场必须持有检验合格车辆伤害 证。 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索机械伤害 具等是否良好,不得凑合使用,物体打击 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距离大于5米,并按要求配备放回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爆炸 触电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吊装设备无检验合格证。 起重超负荷、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裂、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事故。 钢筋加工制作车间 氧气、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够。 施工机具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 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火灾 器材 按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人员伤害 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人员伤害 现场光线充足。 机械进场必须持有检验合格车辆伤害 证。 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索机械伤害 具等是否良好,不得凑合使用,物体打击 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距爆炸 离大于5米,并按要求配备放回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触电 地或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按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人员伤害 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按要求配备好灯具,保证施工人员伤害 现场光线充足。 火灾、爆炸 提高防火意识,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制定应急预案,组织防火演练 施工作业引起火灾

4、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对于施工中的典型重大风险源的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

表4:典型性重大风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

计算分值R R≥12分以上 6≤R<12 3≤R<6 R<3 等级描述 等级Ⅳ(很可能) 等级Ⅲ(很可能) 等级Ⅱ(偶然) 等级Ⅰ(不太可能)

等级 4 3 2 1

表5: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标准

等级 1 2 3 4 人员伤亡标准 死亡少于3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人一下 死亡3-1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10-50人 死亡人数10-30人(含失踪)或重伤人数50-100人 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人数30人以上 表6: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标准

等级 1 2 3 4  边坡施工、基坑施工风险评估 序号 1 2 3 4 5 评估内容 地质条件 地下水 基坑支护 作业季节 开挖方式 分值 3 1 1 3 1 机械开挖,比较快 地下水深层分布,对施工影响不大 采用专业设计支护方案 跨越雨季施工、冬季施工等不良季节施工 采用放坡开挖方式 说明 经济损失标准(万元) 经济损失Z<10 经济损失10≤Z<50 经济损失50≤Z<500 经济损失Z>500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后果定性描述 一般 较大 重大 特大 a) 基坑施工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很可能,级别为2级。 b) 基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1。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5、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评估结论,导致安全施工发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 人为因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为;未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无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未及时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

2) 技术因素:技术方案未经过严格审定;技术措施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3)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不良;

我们只有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 1) 开工前准备

a) 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b) 设立安全生产控制体系,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奖罚措施;

c) 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等级制度; d) 配备完好合格的安保设备,配备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 e) 为施工作业人员购买保险。 2) 施工过程控制

a)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 b) 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

c) 经常性检查各种安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听取一线工人对安全措施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

d) 随时了解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 3) 事故处理措施

a)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b) 及时上报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c) 依据保险合同,争取理赔;

d) 及时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讨和总结,加强处理和改进。

表7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

重大风险源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级别 风险损失级别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评定概率和损失级别的理由 风险控制措施 机械钻孔桩 可能 一般 一般 1、坍塌 2、物体坠落 1、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在孔四周浇筑砼护圈;作业人员随时观察孔壁是否松动、有裂缝并及时报告现在负责人。 2、作业前检查对钻孔设备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良设备; 3、制定应急措施,提高作业人员防范意识;加强施工前安全交底。 1、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按照施工图纸比例开挖坡度。 2、严格控制机械进场制度,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操作半径内严禁站人。 3、起重作业前检查所有吊具,卡环等是否良好,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 1、混凝土浇筑人员须经过培训上岗;砼配合比必须按照设计规范比例进行配制;泵管浇筑时须检查泵管是否有裂缝,弯曲现象,如有及时进行更换;砼浇筑完成后安排人员进行砼养护工作;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边坡施工,基坑开挖 1、坍塌 可能 一般 一般 2、机械伤害 3、物体打击 混凝土浇筑 很可能 较大 较大 1、质量事故

6、风险评估结论

1)科学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对本项目中房名邸基坑支护安全风险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的安全评估。

2)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

3)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估的整个评估内容涵盖了中房名邸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存在的问题

a、应加强安全巡检,把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掉。

b、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

c、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