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拟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拟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 了解古代计数方式“算筹〞。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生问候。
2、多媒体课件演示古诗朗诵,引入: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呢? 学生提取古诗中的数字1-9,老师提示还有一个数字没有学习过。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字宝宝。拿出图片1和0,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10 ,老师为什么拿了0和1 呢?引出10 的组成成分。
给孩子们强调1 在左边,0 在右边。课题板书:《10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教师鼓励不同的数数方法。 并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老师跟学生一起两个两个的数一数。 强调10 是一个两位数。 〔2〕联系生活,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3〕让学生观察书上59页计算器上有多少颗珠子,再添1颗,问一共有多少颗?通过拨珠子你们知道什么?〔9再添1就是10〕
2、教学数序
〔1〕“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出示尺子图〕10来了,它应该排在哪儿呢?10应该排在哪儿?回到尺子图,让生猜猜9的后面是几? 〔2〕请生分别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读0~10这几个数字。 3、比大小
〔1〕师:听到小朋友们都说10比9大,9可不服气了,就把10单独找来比大小。小朋友你有方法比一比吗?
〔2〕师: 10和9的大小关系可以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生齐读式子:10>9、9<10。 4、摆一摆
〔1〕师先示范10可以摆成9根小棒和1 根小棒,再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按顺序摆了以后填空。展示两位学生的题单,强调按顺序分的好处是不会漏掉。 〔2〕看到每一组,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抽生说出还可以交换顺序分。 〔3〕师:这些数字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老师给这些好朋友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听吗?生:想。边教儿歌边做手势。全体起立。 5、游戏:找朋友
师:刚刚那些好朋友啊,在跑的时候跑丢了,现在我们一起棒他们把朋友找回来吧。
把5张数字宝宝卡片发给5个孩子,老师手里拿出一张,问全班谁是它的好朋友,对应的孩子就上台,将两张数字牌拼成爱心,并有序地贴在黑板上展示。 6、写10比赛
师先让学生观察10的写法,师在小方格里范写,然后请学生在书上描红,学生明白了10的书写方法。 〔三〕稳固练习 1、完成60 页做一做。
2、做书本练习九第2小题。〔课件播放火箭发射场景〕。
3、了解“你知道吗〞古代算筹的意义,表达现代计数方式的好处。 师:了解完古代的计数方式,你觉得现代的计数方式和以前的比哪个好呢? 〔四〕总结评价:
说一说这节课你们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