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
水浒传作者简介:
施耐庵,名耳,字伯阳,斋号耐庵。他是元末明初小说家,连大名鼎鼎的罗贯中都是其门人。他是江苏兴化人士,19岁中秀才,10年后中举人,36岁又中进士,为官数年自觉官场黑暗,后辞官归乡著书。据说,他书中的人物形象很多是根据张士诚的手下所改写,武松打虎那段据说是根据庄丁打狗改写。
水浒传简介:
故事大体内容:北宋徽宗年间,民不聊生,许多百姓被逼梁山落草为寇,以宋江为首领的108好汉发展壮大,最后受到招安,落得个悲惨下场。小说中描写出了很多精彩的英雄事迹,如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
水浒传好词好句摘抄:
鞍马劳倦、大街小巷、成群作队、搬口弄舌、分外眼明、 不识局面、藏踪蹑迹、冲州撞府、德薄才疏、大败亏输、独出心裁、 成团打块、不按君臣、表壮不如理壮、不知颠倒、鼎分三足、不知疼痒、撑岸就船、兵强将勇、纷纷洋洋、从长计较、不三不四、从长商议、彻里彻外、 多言多语、闭口无言、逼上梁山、不识泰山、不世之业、百依百随、 重峦复嶂、以礼相待、彻里至外、不避水火、别出心裁、报仇雪耻、不打不相识、保国安民、不怀好意、大请大受、登山涉水、东挪西撮、大刀阔斧、大呼小喝
• 平生未有入绿林之志而入绿林,平生不敢有遇公明之愿而遇公明。
•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 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不分远近,岂
顾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 浪里白条斗李逵.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
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李逵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 面似银盘身似月,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
• 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 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 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
愿瞻依廊庙。
•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
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
•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却用手略按一按,托地已跳在桌子上,把些盏儿、碟儿,都
踢下来。两个唱的行院,惊得走不动。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大家都很熟悉,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所著小说,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
故事大体内容:北宋徽宗年间,民不聊生,许多百姓被逼梁山落草为寇,以宋江为首领的108好汉发展壮大,最后受到招安。
不是所有人是被朝廷逼上山,而是被山上的人设计赚取梁山。如卢俊义,本为河北的大地主,有用不完的钱,但因宋江“念他是条好汉”,吴用在他家提反诗,留他在山上待一个月,气,只是维持梁山的法则。
宋江虽然招纳豪杰,但他并被官府捉拿。都说《水浒传》讲的是义气,但从这件事来看,根本没有所谓的义不是很想为寇的,他只是失手杀人,导致了他上山,做了梁山首领。招安这个结局是注定的,我认为宋江从上山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准备招安的计划了。他一直忠于的是大宋,而不是大义,利大于义。
所以这本书的全名叫做《忠义水浒传》。
那宋江招那么多人上山是何用意?他要的不是社会底层人,要的是一些有名声的官员,将领,这样子才能引起朝廷重视,招安也就能当上官,宋江的目的就是当上大宋的官,留名青史,甚至为此可以在临死前药死李逵。
当然,也有一些人物是义大于利的,如鲁智深这样的人,做事为了别人着想,这应该可以说是讲义气的好汉。
说了那么多,还是施耐庵让我佩服,唯独他把108个人都活写出来,各个人的性格各异,将古代留下来的记载改编为一个形象生动的小说,人物多用了白描的手法,故事也有倒插法,阅读起来通畅,吸引人不停要看下去,所以成为“四大名著”之一,当之无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