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爸爸作文之写和爸爸玩只要语言描写的作文120字

爸爸作文之写和爸爸玩只要语言描写的作文120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写和爸爸玩只要语言描写的作文120字

【篇一:作文语言描写】

一、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有几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言自语。如:“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第三种是对话。 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

三、比较一下, 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

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明确: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四、两个注意

1.注意人物身份年龄特征

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a、一位画家、一位商人和一位农民去山里游玩,看到一棵大松树,画家看到后赞不绝口:“它婆娑的姿态,遒劲的枝干,真是太美了。”商人先是心里默算了一番,然后说:“不错,砍下来可以卖到千把块钱。”农民看了直摇头:“不好不好,长得弯弯曲曲,既不能做家具,也不能当柴烧。”

2,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 3注意场合情境

a、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练习: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场合他会说怎么样的话呢?

(a)在课堂上不见课本……(b)下课时不见课本……(c)在家里不见课本……

4、语言描写可以结合一定的语气、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我的爸爸叫焦尼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 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

“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 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

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火车终于来了。火车“唉—”地发出一声好像叹气似的声音,“哐当”一下停了下来。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累坏了呢?门也“吱—”的一声吐了口气,慢慢地打开了。 啊,爸爸!不过,我按照妈妈说的,站在站台上一动也没动。 于是,爸爸奔了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啊啊,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今天,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 还用问干什么吗?放心,我知道。干爸爸和我想干的事,就行了呗。

一出车站,就有一家卖热狗的小店。我刚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给我两份热狗!” “我只要番茄酱,不要芥末酱。” 我连忙补充说。 然后,我们两个人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热狗。 爸爸先吃完了。 我用手指着爸爸,告诉热狗店的阿姨: “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到了电影院一看,正在演卡通片。 “你不是喜欢卡通片吗?” 爸爸这么一问,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在入口,一个留着胡子的伯伯把两张票合到一起撕了。

“这是我爸爸!我们一起看电影!” 我告诉伯伯。

电影院里面虽然黑黑的,但非常暖和,舒服极了。 爸爸在不时地发笑。因为他的喉头在颤抖,所以我知道。 电影放完了,灯一亮,爸爸就“咚”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走,去吃比萨饼吧!”

餐馆的名字叫“桑达娜”,店员哥哥,是和我住在同一座公寓里的人。哥哥一看到我,就叫了我一声:“唷,这不是狄姆吗?”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 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 我要了橘子汁和儿童比萨饼,爸爸要了啤酒和比萨卷。 比萨卷是一种用皮卷着馅吃的比萨饼。 啤酒在咕噜咕噜地冒泡。 我把比萨饼的圆边都剩在了盘子里。 爸爸吃得干干净净。啤酒也全都喝光了。

“味道好极了!”看见爸爸一边擦嘴,一边掏钱包,我就用整个店里都能听到的声音叫了起来: “我爸爸要付钱啦!”

出到外面,天已经有点黑了。爸爸看了一眼手表。到了晚上,爸爸就要回去了。不过,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去图书馆吧。我们并排坐在图画馆的椅子上,爸爸翻起了杂志。我呢,我把书放在膝盖上,想看了。现在几点了呢?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电车要是不开就好了。我慢吞吞地站起来,朝借书的地方走去。爸

爸也跟了过来。扎着头发,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的库妮拉坐在借书的地方。是常常到幼儿园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姐姐。“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不过,借书的是我,不是爸爸。”我一边手指着爸爸,一边说,库妮拉笑了起来。

抱着书走出图书馆,爸爸说:“回家之前,我们一起喝点什么呢。”商店街一角有一家咖啡馆,爸爸为了让我看清货架里的东西,把我抱了起来。付钱的时候,也紧紧地抱着我。我要了苹果汗和小蛋糕,爸爸要了咖啡和面包。“把我放下来吧。”我说,爸爸这才把手松开。爸爸喝完咖啡,时间终于到了。在往车站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好大,都能把我的手包住。“爸爸的手真大呀。”我嘟哝道。

到了站台上,我对爸爸说:“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爸爸看了一下手表:“没事,还有两三分钟呢。”说完,抱起我就上了火车。 火车里已经坐了好多人,有的人在往行李架上放箱子。有的人在挂大衣,还有一位老爷爷正在脱鞋。爸爸找到自己的座位,突然大声叫道:“大家听一下好吗?”众人都停了下来,回头望着爸爸。脱掉了鞋子的老爷爷,愣住了,就那么穿着袜子站在那里。爸爸伸开一只手,大声地继续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然后,爸爸抱着我下到了站台上。他让我站直,揉了揉眼睛:“再见,狄姆!马上还会见面的,妈妈来之前,你在这儿等着别动。”说完,就急忙回到了火车上。火车开了,看到车窗里的爸爸了。爸爸在挥手。我也使劲儿地挥手。爸爸的手渐渐地小了下去。

我一直挥着手,按照妈妈说的那样,一直呆在站台上。另外一只手,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我在冲爸爸挥手,我在送爸爸呢!爸爸叫焦尼!”我对从我身边经过的一位叔叔说,他看着我,点了点头。

火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微的声音,铁轨很长,很长,一直通到爸爸的城市,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爸爸叫焦尼

语言描写小公式: 动作十语言,神态十语言,心里+语言 动作+神态+语言,动作+心里+语言等

速写训练:运用下面的四字词语中的五个写一段语言描写 全神贯注健步如飞心慌意乱 大惊失色昂首挺胸手舞足蹈 心乱如麻炯炯有神张牙舞爪 心花怒放急不可耐目瞪口呆 积累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精神焕发 龙马精神兴高采烈气宇轩昂生龙活虎 喜笑颜开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欢天喜地乐不可支满面春风 落落大方 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如坐针毡有气无力 嬉皮笑脸油腔滑调 悠然自得局促不安 面红耳赤 呆若木鸡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心急如焚 心如刀割

【描写说话方式的词】:

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虚情假意推心置腹旁敲侧击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唠唠叨叨 振振有词肆无忌惮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 【描写高兴的词】: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喜从天降

“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会做得更好,”老师的话,如同阳光温暖着我的心;像那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田。

【篇二:小学习作——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的种类:

(1)直接描写。把人物的语言直接具体地写出来叫直接描写,它常用的方式是对话,另外还有独白等。独白指没有对方只有人物自己的讲话。

(2)间接描写。为了叙述简洁、紧凑,作者只传达人物讲话重点,用叙述的方法写人物的语言叫间接描写。

一、怎样写好人物的语言呢?让我们先来读读下面几段话:

⒈妈妈俯下身子,轻声对我说:“刚盛的饭菜很烫,小心点儿,别烫着手,啊!”

⒉“不!我要!我要!我就要!”表妹跺着脚大叫起来。

⒊“真对不起,失陪了。”李叔叔神情焦急地对我们说,“刚才医院里来了个急诊病人,我得马上去处理一下。”

⒋“你这老头子,又要疯。这像啥样?叫外人笑话。”

读了这几段话,你是否领悟到了语言描写的方法?下面老师教你几招:

绝招一: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人说什么话。”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不同,他们说话的特点也就不同。

比如从第4段话中,我们可以猜出说话的人是位老奶奶。所以,语言描写时要做到写谁像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绝招二:小小话语见精神

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比如从第3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出李叔叔一定是个优秀的医生,他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我们作文时就要注意写好能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话语,让“语言”说话。 绝招三:描写宜短不宜长

许多同学描写人物语言时,总喜欢让人物说大段大段的话。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不够简练。我们要学会对人物的语言进行加工,选择重点的话语来写,而且写起来的句子最好不要太长。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绝招四:灵活变化好处多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另外,为了使描写更加生动活泼,可以灵活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如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①提示语在前:小羊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故作神秘地说:“狼先生,你想一年都有肉吃吗?” ②提示语在后:“想!”狼流着口水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你怕苦吗?”小羊问道,“如果怕苦那我就没办法了。”

④无提示语:“不怕!”

“那你得听我的话。”小羊瞅了狼一眼,发现狼已经上当了,“只要不怕苦,呆在水里24个小时,把爪子磨掉之后,这样就会有很多的肉从水里飞出来。”

①提示语在前: 妈妈说:“他来了,你来吗?” ②提示语在后: “他来了,你来吗?”妈妈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他来了。”妈妈说,“你来了吗?” ④无提示语:“他来了,你来吗?”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说话时他们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下面就在这两方面下了功夫,效果大不相同。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看好? 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那个捣乱鬼脚一跺:“我说你这个小丫头,别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狡辩。”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这段话,就把几个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 捣乱鬼无事生非,惟恐天下不乱。

高芳芳对不良行为敢于斗争,不留情面,说出话来尖锐泼辣; 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

二.进行人物语言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1)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这个特定条件是由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因而写语言,离不开人物这些特定的条件,平时要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写作时要通过区别比较来确定文章中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总之,人物语言要突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人物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个性,切合身分、年龄、地位、职业、修养、经历和性格特征等。不能千人一口。

(2)个性化的语言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事”而生的。只有在具体事件中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语言特点。因而要把人物放在事件中去刻画,要在事件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或者说人物的对话要有明确的中心,人物围绕它进行对话。描写时要把握好人物说话的动机,使对话成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

(3)对话是人物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之间的交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而所表现的情绪、心态也各不相同。这些都受时间、场合、人的心境、情绪的影响,因此,描写人物语言须把握好特定的情境和人物间的关系,弄清时间、地点、条件和矛盾冲突,使人物的语言符合此时此刻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并和具体的环境格调协调起来。

(4)描写人物对话须与人物的语气、表情、神态的刻画等其他描写手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5)描写人物对话须简洁、精练、准确、生动,对话罗唆,会引起读者厌烦;对话不准确、生动会使读者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实战演练】

(一)从课文中摘抄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并说说其中的妙处。 (二)题目《后悔》

1、你想表现人物什么性格?

2、你想描写说话时的哪些表情和动作? 3、写一段语言描写。 板书: 语言描写

什么人说什么话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 简洁 宜短不宜长 灵活变化

刻画语言(学生材料)

⒈妈妈俯下身子,轻声对我说:“刚盛的饭菜很烫,小心点儿,别烫着手,啊!”

⒉“不!我要!我要!我就要!”表妹跺着脚大叫起来。

⒊“真对不起,失陪了。”李叔叔神情焦急地对我们说,“刚才医院里来了个急诊病人,我得马上去处理一下。”

⒋“你这老头子,又要疯。这像啥样?叫外人笑话。” 5.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6. ①提示语在前:小羊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故作神秘地说:“狼先生,你想一年都有肉吃吗?”

②提示语在后:“想!”狼流着口水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你怕苦吗?”小羊问道,“如果怕苦那我就没办法了。” ④无提示语:“不怕!”

“那你得听我的话。”小羊瞅了狼一眼,发现狼已经上当了,“只要不怕苦,呆在水里24个小时,把爪子磨掉之后,这样就会有很多的肉从水里飞出来。”

①提示语在前: 妈妈说:“他来了,你来吗?” ②提示语在后: “他来了,你来吗?”妈妈说。

③提示语在中间:“他来了。”妈妈说,“你来了吗?” ④无提示语:“他来了,你来吗?” 7.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 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别吵了,还有谁看见的?” “没看见。”李星说。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篇三:小学作文——人物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描写 【经典示范】

采访革命老人 安徽 李燕

在我们村,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革命老战士赵爷爷。今天早上,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去采访他。赵爷爷挺着胸,穿着十分朴素,扳着腰,炯炯有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精神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我怯生生地提问:“赵爷爷,你能接受我的采访吗?”赵爷爷爽快地说:“没问题!”赵爷爷的平易近人让我平静了很多,我首先提问:“赵爷爷,听说您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战斗,您能具体说一下战斗的经历吗?”赵爷爷马上兴奋起来,滔滔不绝地对我说:“没问题。想当年,抗日的时候,我参加了八路军,指挥过大大小小的战争许许多多。我还参加过当时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激烈的战斗场面至今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了一把冲锋枪。在当时,缴获一把冲锋枪是很希罕的。”赵爷爷说起这件事,神情十分自豪。我仿佛身临其境,过了好一会儿才从梦幻中醒过来。

我心潮澎湃,又激动地问:“赵爷爷,参加过那么多次战斗中,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有呀!还不止一件。”赵爷爷激动地说,“有一年,敌人实行了一次大扫荡,有一支小分队想来偷袭我们。进村要过一条河,敌人不敢直闯,他们走到桥前,以为我们会在桥上埋地雷,便自作聪明地从水中过去。其实,我早做了十几个水雷,埋

在水里。结果可想而知。哈哈!你觉得有趣不有趣?”赵爷爷津津有味地说着。

听着赵爷爷的回忆,看着他坚毅的面容,我看到了一个老战士的勇敢和智慧,看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看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

【名师点评】

赵爷爷实在是个值得敬佩的老英雄!听着赵爷爷的讲述,读者也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跟着赵爷爷浴血奋战,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冲锋枪;在强敌来临之前,临危不乱,运筹帷幄之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本文重点描写了赵爷爷的语言,用独特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的性格特点:他对“我”的友好体现了他平易近人和豪爽的特点;而对战争的回忆,表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 大家都夸她青海 张小北

蓝黑色的天空中布满了星星,一闪一闪地眨巴着眼睛。美丽的月亮也爬上了树梢,把柔和的银光洒向大地。在这美好的夜色中,我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话题不知不觉地转到了居民小组长王阿婆身上。

王阿婆今年50多岁,人略发胖,她的眼睛里充满着慈爱,使人一看就觉得可敬可亲。

爸爸先说开了:“王阿婆真不错!今早我去买鱼,可是排队的人太多,而且快7点半了,我要赶去上班。王阿婆看到这情形,特意多买了几条,回家后把鱼洗净,等到我下班就给送来了。”

“是呀,王阿婆特别会关心人。”妈妈说,“前天,楼上的小王加班,晚上9点才能回家。她家的毛毛没人接,王阿婆早早地把毛毛接来了,又是喂饭,又是哄着玩,直到小王回家??”

“该我说了。”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弟弟就抢着说,“王阿婆真好。上星期三下午,我回家时,感到一阵头晕,走到楼梯口,忍不住吐了。王阿婆急忙扶我进屋,给我喝了水,让我躺下。后来她又一声不响地把我呕吐的脏东西扫干净。”

“还是听听我的吧!”我急不可耐地对大家说,“王阿婆每天很早起来打扫楼梯,一楼到五楼,64格楼梯,8个过道,一处也不遗漏。她为我们楼获得‘文明楼’称号做出了贡献。王阿婆还考虑到我们楼上夜班的人多,就在各楼梯口装上了电灯,电费全往她家里算。每月初,还主动帮清洁工收清洁费??”

爸爸激动地说:“你得好好写一篇文章赞扬赞扬王阿婆。你们还要向王阿婆学着点。”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大家都要向王阿婆学习!”

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对王阿婆赞不绝口。望向夜空,星更明了,月更美了,多好的夜晚呀! 【名师点评】

本文并没有对主角王阿婆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我们一家人的评论介绍了这个让人敬佩的人物。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也叫间接描写,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

提到王阿婆,我们全家人抢着说,每个人都介绍了自己亲身经历或者听说过的事情,表现出王阿婆善良、乐于助人、细心的特点。爸爸着急上班,王阿婆帮助买鱼,洗干净才送过来;帮忙照顾小孩,让小王安心加班;照顾生病的弟弟,无微不至。他们各自详细介绍了一件事,“我”则简短介绍了王阿婆一系列小事。通过我们的语言,借助环境描写的前后呼应,突出了王阿婆的可亲可敬。 【病文提高】

一个令我尊敬的人(三类文) 北京 黄子芯

窗外,月光朦胧,如轻纱般笼在松树塔一样的身躯上,发出淡淡的松香。记忆的长卷一旦展开,那个令我尊敬的卫兵便会在脑海中闪现??【环境描写引出故事,开头方法很好。】

我们大院坐落在西三环,因为是部队大院,所以有一个规矩,凡进出大院的人都要出示出入证,这个证件就像进出大院的钥匙。但经常有一些人没有出入证,希望通过和卫兵的软磨硬泡,达到进入大院的目的。【详细介绍了出入证的作用,也提到了没带证件的人的做法,引出下文。但是介绍得过于啰嗦,可适当删减。】

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正好看见这样的一幕:有一个人大摇大摆地走到门口,好像一只横冲直撞的螃蟹。他胡乱摸了一遍口袋,低下头,又似乎想到了什么,无所谓地向门里走去。卫兵礼貌地行了一个军礼,伸手向他要出入证。那个人根本没有,但是他蛮不讲理,就是坚持要进门,态度极其蛮横。【这里的描写很形象,不过文章过了多一半,正面角色还没出现呢。】卫兵有礼貌地和他讲道理,一遍又一遍。【怎么讲的呢?此处应展开描写,写出卫兵的耐心和坚持原则,从而体现中心。】最后,那个人总算不再纠缠,老老实实地区值班室办理登记手续去了,但是还是很不服气的样子。

等他做好登记再回来的时候,卫兵终于让他进门了。他气呼呼地往里走,埋怨卫兵太多事,威胁要去告诉领导。但卫兵始终保持着礼貌,我觉得他太有涵养和气度了。

啊,这个平凡的卫兵,你真是令我尊敬的人!【结尾抒情时,称呼卫兵“你”,用第二人称表达了自己对卫兵由衷的尊敬。遗憾的是,并没有分析出卫兵让人尊敬的原因。】 【升格建议】

卫兵严格遵守制度,不让没带出入证的人进去大院,体现了他的尽职尽责,确实令人尊敬。但是文章对卫兵的描写太少了,远远不如写无证但硬要进门的那个人的笔墨多。这就导致了文章结构严重失调,好素材也没得到好分数。

此外,小作者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比如开头用环境描写引出下文,中间对来人的细致描写,都还不错。如果对于主角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升格佳作】

一个令我尊敬的人 北京 黄子芯

“同志,请出示一下您的出入证。” 卫兵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太阳的余晖照着院门口的松树,显得格外神圣,不容侵犯。

“没带。”来人漫不经心地摸了一遍口袋,慢悠悠地回答,不管不顾地向门里走去。

“对不起,请麻烦您到门口值班室登记一下,就在那儿。”随着卫兵手指的方向望去,里面有一些人也在办手续。来人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显出一丝不悦:“为什么?我又不是客人,我住这儿!你就通融一下吧。”他愤怒地盯着卫兵,一字一句地说着,简直是软硬兼施。 但卫兵眼里依然平静,并没有因此而有一丝慌乱。换做别人,估计早就控制不住情绪了。他

每天站岗那么辛苦,遇上这种蛮不讲理的人居然还能保持平和的态度,眼中丝毫没有不满。

“我是一名卫兵,我必须服从规定,因为这个规定是为了安全设定的!”叔叔的话铿锵有力。安全?完全是麻烦!小心找你们领导,让你吃不了兜着走!”那人一脸怒气,眼中几乎冒火,言语中充满火药味。“实在对不起,这是规定,我必须执行!”卫兵用坚定的语气说道,使得大地似乎微震,眼神和话语是一致的,丝毫不容置辩。

那人最终灰溜溜地登记去了,回来时虽余怒未消,但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嚣张。卫兵彬彬有礼地说:“麻烦您了。”并规矩地敬了一个军礼,之后依旧守在岗位上。

卫兵浓浓的眉毛下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神清澈坚定。身材挺拔,一身的军装使他看起来英姿飒爽,庄严不可侵犯。夕阳下,他显得格外高大。如同屹立的松树,发出淡淡的松香,令人肃然起敬??

他是一名普通卫兵,但是他是我们大院的守护神,他铁面无私地坚持原则,保证了大院中人们的安全。他尽职尽责,是一个令我尊敬的人。

【升格启示】

文章经过修改,卫兵神圣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面前,主要是因为小作者做了这样的工作:

第一、语言描写,准确展示出人物性格。开篇就提到了卫兵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守原则的身影。先声夺人,迅速进入事件。接着在文章中多次描写卫兵和来人的语言,并加上了肖像、神态等描写方法,塑造出卫兵的坚持原则,来人的蛮横无理。

第二、画龙点睛,结尾升华主题。结尾将卫兵和松树联系在一起,并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将卫兵说成是“守护神”,写出了自己心里的感受,揭示中心。 【全面提高】

通过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可以很好地展示人物性格特点。在写作中,学生也比较重视语言描写这种方法,但有时候却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老师批改作文时,毫不留情地压缩语言描写,将

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句子去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分析下: 首先,语言全盘照搬。父母叮咛、同学关心、老师教诲,有的时候这些熟悉的人说起来会滔滔不绝。如果将这些长篇大论全部搬进文章中,势必占据大量篇幅,影响文章结构和叙事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仔细比较,有选择地、简要地放进文章中。

其次,语言不够典型。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面对不同身份的人物时,每个人都可能说出不同的话,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语言。所以选择语言时不能随意,更不能片面,听一两句就认定人物形象。典型的语言才能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在精简语言的过程中,一定要筛选出最能体现中心的语言。

第三,语言不够简短。语言描写本身难以加入修辞方法,比如父母早晨叫你起床,不可能这样说“啊,亲爱的祖国的花朵,赶快起床吧,

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知识的殿堂,沐浴着书本洒下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人与人之间如果真的这样说话,那实在太可怕了。而在作文的得分点中,很突出的一项是语言优美,因此口语化的描写势必影响得分。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的语言进行适当地压缩和删改,在写作文时,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清最核心的内容,突出文章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