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认识线段》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59—60页“认识线段”

教材分析 线段是几何2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罗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然后教材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征,并能够画出线段。

学情分析 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在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的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长短的。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2. 从图形中正确的数出线段的条数。

教学准备:学生分别准备一根毛线、一把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操作演示,揭示课题

1、 师:这根棉线弯弯曲曲的,怎样让它变直了呢?(指名操作) 2、数学上说:“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3、继续捏住这根线的两端,并把它拉紧,但两手位置一高一低。 提问: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可以看成线段吗? 4、仔细观察线段,在小组里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启发:知道图上的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什么吗?(线段的两端) 指出:这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线段的两端。我们把它叫作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线段除了有两个端点,还有什么基本特征?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5、练习(课本第60页第一题),再次感受线段的特点。

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里画“√”。

【设计说明】在线“曲”与“直”的变化中,感受线的直,明确: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并通过位置、长短的变换,凸显“直”的共同属性。在此基础上,出示线段图形,并通过观察和交流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从一组图形中正确识别线段的练习,既可以反馈学生对线段概念的表征水平,又可以促进学生内化对线段的认识。 二、 自主探究,理解知识

1.找线段:直尺、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2. 数线段(课本第60页第二题)。

3.折线段(课件演示:把长方形纸对折,再打开)。

启发:现在纸上有了一条折痕。这条折痕也能看成是一条线段。

(1)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拿出来,折出线段。 (2)结合学生作品,指出:线段是有长短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3)板书:线段的另一个特点:线段有长短的。

【设计说明】找线段、数线段和折线段的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用长方形纸折“线段”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通过操作“创造”线段的机会,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还使学生体会到线段是有长短的。数出一些多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既巩固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又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三、尝试练习,掌握知识

1.尝试画一条线段:每人用直尺试着画一条线段。 2.指名教画线段。

3.强调:(1)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直尺;使它不移动,然后沿直尺的边从左向右画;(2)画出的线段一定要是直的,不能弯曲;(3)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设计说明】在画线段的过程中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通过练习,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点,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四、欣赏图形,扩展新知

1、出示几幅由线段组成的图形,让学生观赏,体会线段在生活中的利用价值。

2、课后画一幅由线段组成的图形,并能说出自己画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组成什么图形?

【设计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线段图,进一步掌握线段特征,同时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课后利用线段画图,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价值。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端点 端点

1、 线段是直的; 2、 线段有两个端点; 3、线段有长有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