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与桥头处理之五兆芳芳创作
6.1、路基工程施工
本路基工程采取挖掘机开挖,装载机与推土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压路机碾压施工的办法,对于少量石方或地下旧砼结构物等采取机械液压破碎.
对经由村镇居民区段、新旧道路平交路段、道路两侧鱼塘及农田路段、河道两侧等事故段落,采纳220波形铁皮围挡封锁,做到文明施工.
6.1.1 路基清表
路基清表工程按五个分部任务段同时平行施工.各个道路平交规模两侧设计红线内,存在给水主管道、燃气主管道、联通、移动、电信、有线、道路监控、军用光缆等地下光缆及地下高压电缆与地上线缆等各类管线路,十分庞杂且各管线路埋置深度不一,个体埋深缺乏30cm,存在施工平安隐患,需在动土施工前迁移至设计红线外;而排挤线缆高度大部分缺乏4.5m,施工前需采纳临时加高措施,包管施工平安.各类管线路迁移需要较长时间,与施工进度要求相矛盾,迫使施工单位采纳各类管线临时庇护措施.
路基清表作业施工要点:
A、清表前,对全线地下与地上管线路进行详细调查,频频查对其具体位置、数量(长度)埋深,预判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和规模,制定相应有针对性的临时庇护措施.
B、对地面标示不完全的管线,实时与所属单位取得联系,现场触探勘查,确定埋深、走向,做好标识任务.
C、人工做清理管线左右各2m规模的清表任务,并每20m挖横向探沟120cm深,找出管线实际位置,在红线内进行清表任务.
D、临近管线100cm规模内的树根,采纳人工挖出的办法,避免由于树根环抱纠缠管线而造成损毁等事故.
人工配合机械,完全清除树根和草根及杂土等,采取机械装运至指定垃圾堆放点做填埋等无公坏处理,严禁燃烧或随意弃放,包管不污染情况.
E、迁移的树木挖出后交由权属单位移植;红线内的告白牌、路政设施、交通设施等,拆
除后交由相应主管部分或所有权属单位处置.
F、特殊路基处理路段或部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清表作业.
G、清表厚度不小于30cm,完全清除杂草、树根、淤泥、垃圾及不适宜的土层.
H、清表前和清表后,按设计路基断面桩号进行同断面地面标高复测,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确认.当复测结果与设计路基填挖数量误差“绝对值”大于5%时,报业主方(代建方)和设计方,申请调整设计数量.
I、挖探并标注现场地下各类管线位置,立好标示牌,记实其种类、数量、权属、走向、埋深及影响规模或程度,进一步做调查核实,上报迁移事宜,制定施工期庇护计划.
全线路基填方路段,最大填筑高度为K21+500前后Ta=8.85m,
K9+040Ta=4.73m,K13+780Ta=4.91,K18+960Ta=5.30m,K27+608Ta=7.36m;最大挖深是K6+100前后W=11.25,其余挖方路段挖深根本在0.8m---8.0m之间.
(1)选择及格土源,经见证取样试验确认及格,做为路堤填筑资料.拟定佛罗镇金鸡岭丘陵地块和黄流镇孔汶村丘陵地块做为取土场,其土质均为砂砾土,粒径在5—15mm规模,含土量在7%--10%间,属于一级(最佳)填料,储藏量在200万方左右,合适设计与标准要求,
(2)挖方路段施工工艺
(2)--1浅挖与低填路段.因沿线地基土以中粗砂为主,按挖方路段尺度断面外放10cm开挖至路床下80cm,低填(填高小于154cm)路段设计路基宽度规模挖至路床下80cm,然后路床80cm厚度规模,分层30cm,换填砂砾土碾压密实,压实度大道96%以上.
(2)--2采取机械化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与平地机配合,装载机帮助装车,人工帮助修正边坡.
(3)陡坡路堤及填挖交壤处施工.
地面斜坡坡率缓于1:2.5而陡于1:5,做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20—30cm,成向内反坡2%--4%,使用不小于20t的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并按设计要求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对于填挖交壤处挖方段路床,超挖80cm,换填砂砾土,避免出现横纵向不均与沉降引起的开裂现象,填挖交壤处处理的突变长度不小于10m.
(4)半填半挖处处理.挖台阶200cm宽,台阶高度20—30cm,成向内反坡2%--4%,机械碾压密实,对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位,采取电动夯实,密度尺度同路基填筑施工相同.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三层.
(5)机关物两侧填筑施工
桥台、涵洞台背回填质量十分重要,质量尺度高于一般路基要求.按设计要求,结构物台背回填资料采取碎石砂,比例为4:6.自机关物基顶至路床顶面之压实密度均为≥96%.回填宽度为路基断面全宽,长度按设计要求的长度施工,分层填筑厚度30cm,洒水碾压,机械碾压不到位的部位,采取电动夯实机分层夯实;填层与路堤结合部,按碎石砂填层厚度逐层挖宽度100—200cm的反坡(2%)台阶,与填层同步碾压,直至上路床底部.
(桥梁台后填筑长度为2+1.5倍的路堤高度H,涵洞台后填筑长度为1+1.5H).
(6)桥头路基预压
为避免路基沉降差别产生桥头跳车,K26+525 3*10m中桥桥头两端各50m路基(软基处理路段)按设计要求,需要采纳超载预压措施.路基填至路床标高+10cm位置,采取砂砾土(其比重约1.9~2.3)按路基填筑施工办法分层填筑,压实度按93%区控制,填筑厚度不小于2m,作为超载预压体,预压持续时间为90天.预压期间,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不雅测其垂直和水平两个标的目的的变更量,每天不雅测2次,详细记实不雅测结果,预压后两个月中,连续4次位移不雅测平均值均小于2.5mm即为及格,若大于2.5mm,则延长预压时间,直至达到及格尺度为止.
预压结束后,分层卸载至路床下60cm,对卸载路段进行重新碾压,达到96%区尺
度后,再填筑至路床标高,之后再施工台后砼搭板.
(7)桥头过渡段路基处理
台后50m路基黏土封层碾压后,采取强夯办法,2T锤头,提升2m高,自由落下,夯点重叠1/3以上,两侧向中间密排夯实,再回填粘性土整平碾压.包管机关物与路基的过渡段稳定,沉降量较小,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
(8)填砂路堤施工
本工程地域土质均为中粗砂底层,设计采取总粗纱资料填筑路堤,粘性土包边与封层.要求粘性土液限W1小于50%,塑性指数不低于8.
粘性土源在本工程方圆45KM内很少,工程需求量707746m3.拟选择距工程中间路段48KM处七场邻近约160亩微丘荒地,做为粘性土资料取土场,平均取土深度4~10m,取土量74.6万方,满足需求.与当地政府部分取得联系,筹划正当手续,避开林地、农田,临时使用2年,施工结束后按林地尺度恢复,采纳需要防护措施,避免日后产生坍塌或泥石流等灾害.
(8)--1主要施工要点
①原地面平整碾压及格后,开始分层填筑施工.
②测放包边内侧与填砂路堤交壤线,控制卸土料规模,不克不及混填.
③同层碾压.填砂规模必须洒水碾压,填土包边规模,其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
量±1%~2%间方可碾压.对于沙土填层,碾压作业时,压路机需长路段直线行走,大半径反转展转,不成倒车行走作业,避免破坏作业层的平整度及产生陷车现象.
④碾压顺序.从两侧向中间逐步进行,超高路段由低向高进行,包边土层完成二次强振作业后,再进行砂层的强振作业,终压和复压作业要求全断面进行.
⑤碾压作业要求.相邻轮辊重叠宽度不小于1/3;静压2遍→弱振2遍→强振4遍→弱振2遍;→静压2遍,直至无明显轮痕.经报检及格落后行下一道工序.
⑥压实度控制.包边黏土层压密度控制在93%以上,填砂路堤按设计指标控制,封层黏土层压密度按路床尺度不小于96%指标控制.
⑦封层土层填筑厚度,设计中未给出具体数值,暂按35cm掌控.
⑧护道封层在排水沟及护脚墙完成后施工;包边土、砌石护脚墙、封层土可同时施工
⑨机关物两侧按台背回填设计预留空间,路堤端部封层预留台阶.
⑩填筑层虚铺厚度初步拟定为30cm,22T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及格后的层厚控制在22cm至25cm之间,最大不超出25cm厚,合适设计与标准要求.
(9)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
选择填矮小于2m,长度300m的填方路段作为路堤填筑施工试验段.辨别得出下路提、上路提、路床的最佳填筑层厚、含水量、最佳密度、组合碾压参数等需要技巧数据,指导全路段路基填筑施工,并在进程中逐步完善施工工艺.
填筑前计划好作业程序和各类机械作业路线.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把施工区划分为填筑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的“四区段”和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边坡修整成型、场地清理的“八流程”,按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纵向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其程序是:
(1)自卸汽车按规则厚度及宽度倒卸土料;
(2)用平地机刮平土料,包管松铺厚度在25~30cm;
(3)按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压实达到规则的密实度;
(4)自检及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证;
(5)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填筑上一填层.
填筑时松铺厚度差不超出±50mm,若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时,晾晒至合适要求再碾压.碾压时行驶速度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出4km/h,先静压2遍,弱振2遍,先慢后快,振动频率先弱后强,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错行进行,与前轮迹重叠后轮宽度的1/3,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0--1.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处错开3m,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每层碾压完毕检测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复查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
使用不合种类和条件的填料填筑,按设计规则和要求进行.同一填层的堤心部分与两侧使用不合种类和条件的填料时辨别按试验段施工参数控制.填挖交壤处按设计要求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推出2m反坡2%台阶不小于200cm宽,以利于填方与挖方之间的衔接.当
填料产生变更时,实时对填料进行试验,并通过现场填筑试验确定施工参数落后行施工.
(6)土工格栅的铺设尺度要求按设计和标准要求执行,铺设面平整,无凸凹褶皱,采取U型钢钉锚固深度不小于30cm,间距为50cm梅花形安插,横向两侧增强,外侧卷边宽度不小于1m,相邻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并用延伸度较小的尼龙绳成“之”子型穿绑牢固;土工格栅自由端折叠宽度为2m.
(7)对于浸水部分路堤,使用粗颗粒土质填筑,不得使用粉质土、强分化岩土、膨胀土等不合适的土质做为填料.含草皮土、沼泽土、高岭土、有机质土、淤泥土、粒径大于10cm的岩石块等均不克不及填料.液限大于50%及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透水性较差,且干时坚固难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粘结性和膨胀性,毛细现象也很显著,浸水后能长时间保持水分,因而承载力很低,故不作为路堤填筑资料.
(8)临时排水.路堤填筑施工前和施工进程中,做好两侧临时排水设施,将地表水实时排入临近的河道、小溪中.地势相对低洼路段,依据现场实际条件和情况因素,设置集水坑、排水井、临时排水边沟等,采纳自流排放或抽水排放方法,包管施工期间的施工厂地和作业面无积水.自备抽排水机具和小型发电机及相应的东西,派专人担任施工排水任务,包管路堤施任务业的正常进行.自备草袋、土袋、石料、木桩等资料,预防边坡冲刷或坡脚坍塌之用.
(9)施工洒水.因采取中粗砂作为填料,为包管填筑层含水量达到最佳状态及避免尘埃飞扬影响情况,每个长度大于500m的路段,配备一台8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湿润作业,包管碾压质量和施工情况良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