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演员的台词训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话剐满员圈台词训练 圃李春波 话剧是以对话为主的舞台艺术形式,主要 的表现手段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独自 各种风格、流派和表现形式相互整合并多元化 的今天,练好台词基本功对演员更显得至关重 要。 和旁白。而对白、独白和旁白就是我们所说的 台词。即话剧舞台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话 剧台词,是交待情节,揭示主题,展现冲突, 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 段。它是经过加工的口语,自然、精炼、生 动、优美,具有个性化,富有表现力。话剧演 员对台词处理得好坏.与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 生动与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话剧 在话剧舞台上,话剧演员首要的是能说好 台词。避免出现声嘶力竭、口齿不清、逻辑混 乱、内心空洞、文理不通、枯燥乏味、偏离人 物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必须的训练。欧阳玉 倩先生曾说: “凡是想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 需要有高超的技艺,而高超的获得,都抽出其 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难的带有关键性的一些规 富的过程。梅兰芳先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 演《贵妃醉酒》时,有几个“卧鱼”身段,前 辈们演这段戏时。也都只是蹲下去,没有闻花 的动作。最初学习时,他也是老师怎么教,自 己就怎么做。后来有一天在赏花时,他无意之 的灵魂,使其具有了审美价值的艺术功效。 四、演员角色体验中主体意识的培养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有主体意识、大局观 念。体验角色时,要对自己扮演的人物有明确 的定位。大多数表演艺术都是突出主演的艺 术,大部分演员都是主演的“陪衬。不突出主 演的表演,就会走人“见叶不见花”的误区。 我们平时常说“看戏看角儿”,并不是说 次要角色就真的不重要,他们在演出中的一招 一中俯下身去嗅花,身旁的朋友看到,开玩笑 说: “你这个样子倒很像在做卧鱼的身段。” 这句无关紧要的话.让他茅塞顿开。他感悟到 原来这几个卧鱼身段可以做成嗅花的样子!后 来,梅先生果然将这个动作用到了《贵妃醉 酒》这部戏中,非常生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 式、一举一动都会对全戏的整体效果产生影 响。但是,演员表演与角色体验中主体意识的 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需要平时不断 的加强学习、提高觉悟,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 的工作。 演员表演离不开对角色的体验,而体验角 色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完成表演。对于演 员来说,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应该时刻牢记。 责任编辑费冽 印象。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无论多么有名望 的艺术家,他成功的过程都充满了对角色的不 断认知与不断体验。梅先生也不例外。他最初 的体验也只停留在“技术”上,停留在舞蹈身 段的展示上,自己对其中的道理茫然无知.可 谓有体元魂。但正是这些平日的演练积累.后 来朋友的玩笑,才能让他再一次生发艺术联 想,赋予“卧鱼”这个原本纯粹的表演以艺术 剧作家l剧艺求索}Drama Art Discussions 律来训练而成,我们谓之基本功。基本功好比 艺术建筑物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就谈不 上巍峨的楼阁。” 近年来,有些演员错误地认为,只有像生 活中说话那样地说台词才是生活的、自然的、 真实的,不愿意在台词基本功上下功夫。 台词作为舞台语言来源于生活,但绝不等 于生活中的语言。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生活 语言是说自己的话,而舞台语言是说人物的 话。生活中人们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根据 所见、所闻、所想而随心所欲地说出自己的 话。舞台语言则要求演员要根据剧中的时代背 景、人物个性,说出经过艺术加工了的人物语 言。二是生活语言具有随意性,而舞台语言有 其必备的制约性。生活中人们彼此交流,只是 真实意思的表达,而无需考虑第三者的感受。 舞台语言则不同,它要求演员不但要对戏中的 人物和剧情负责,更要考虑到在场观众是否听 得清、听得懂,是否能够感染观众。三是生活 语言是自然形态的语言,舞台语言是经过艺术 加工的语言。生活语言是与对方交流的自然流 露,舞台语言则要求台词既有生活又有艺术夸 张.既自然又有所修饰,既有内心感受又有鲜 明个性。使观众既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又能 获得引人人胜的艺术享受。 台词具有上述的规定性,因此训练的途径 也就很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话剧演员,只有 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台词的重要性,才能在多种 途径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向语言学习。要系统学好语言、文字、语 法、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做好气息声调训 练、语速的调整与控制训练、音调的控制训练 和吐字力度的训练,台词功底的提高需要持之 以恒的磨练。还要懂得一些我国传统表演艺术 在唱、念等方面的经验和理论,如读一读《唱 论》、《曲律》、《度曲须知》、《闲情偶寄》 等,这些都是历代文人和艺人辛勤创造积累下 来的宝贵财富,不少章节详细而又生动地描述 了发声行腔与吐字归韵的要领。要和导演、演 136 员共同研讨。 向生活学习。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创作源 泉。演员一定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在生活 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话剧《龙须沟》中的台 词,简直就是从龙须沟大杂院里出来的“老北 京”话,每个人物都说着自己的话.极有个 性,让演员在创造角色时,有坚实的生活依 据。近些年讲求深入生活越来越少了,必须补 上这课。话剧刻画人物是让观众听其言、观其 行,言行共同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只有积 累了丰厚的生活底蕴,才能话到人到。 向姊妹艺术学习。各地方剧种和许多优秀 的民问艺人,在使用语言上,很有一套本事, 靠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京剧大 师王瑶卿说过“吐字不真。钝剑伤人”,老舍 先生也说过: “咱们演的是话剧,可不能搞成 ‘话锯’,拿话来锯观众的耳朵。要让观众耳朵 舒服,关键还是要我们演员把台词念好。”只 有广泛地从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才能灵活自 如地处理好台词。台词是说给观众听的,是塑 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一定的语言技 巧。才能说得好听,说得动听,完成塑造角色 的任务。 向文学作品学习。在中国古典小说巨著 《红楼梦》中,曹雪芹让他创作的人物说话个 性鲜明,凭语言就能知道是谁,他们吟诗作赋 的才华和风格,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人物特色 来。在《水浒》中,李逵、武松、鲁智深同为 武人,他们三人初见宋江时,虽然感到三生有 幸,但语言却完全不同。文学作品中这些性格 化语言的经典,应为我们学习和借鉴。老舍小 说中的人物语言极其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极 浓的生活气息,我们要演出根据他小说改编成 的话剧,就更不能不读他的小说原著。只有读 好原著,才能认真揣摩好研究好剧本(即舞台 语言),理解人物,在舞台演出过程中说好台 词 责任编辑费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