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052902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2.03
(21)申请号 201510819034.8(22)申请日 2015.11.20
(71)申请人绵阳市川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621022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
游仙西路68号(72)发明人左莉 董堃
(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17
代理人薛波(51)Int.Cl.
B21D 41/02(2006.01)B21D 37/10(2006.01)B62D 1/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坯料准备,以转向管柱的小径端内径d、外径D及转向管柱的长度L为基准,加工内径为d、外径为D、长度为L的坯料管柱;b.端面加工,将坯料管柱的其中一端的内圆进行倒角加工,形成倒角C,倒角C的角度为25°-35°,长度为坯料管柱的厚度,倒角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4或0.4以下;c.磷化处理,将加工完倒角C的坯料管柱进行表面磷化处理;d.模具胀形,包括模具准备和胀形加工,其中,模具准备包括制作胀形加工用的胀形凸模和胀形凹模,胀形凸模的加工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抛光后加工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05或0.05以下。本发明的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采用一次胀形成型,生产效率高。 C N 1 0 5 2 9 0 2 4 3 A CN 105290243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坯料准备,以转向管柱的小径端内径d、外径D及转向管柱的长度L为基准,加工内径为d、外径为D、长度为L的坯料管柱;
b.端面加工,将坯料管柱的其中一端的内圆进行倒角加工,形成倒角C,倒角C的角度为25°-35°,长度为坯料管柱的厚度,倒角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4或0.4以下;
c.磷化处理,将加工完倒角C的坯料管柱进行表面磷化处理;d.模具胀形,包括模具准备和胀形加工,其中,
模具准备包括制作胀形加工用的胀形凸模和胀形凹模,胀形凸模的加工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抛光后加工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05或0.05以下;
胀形加工包括将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放置在胀形凹模内,且加工有倒角C的一端朝向胀形凸模,胀形凸模与胀形凹模合模,坯料管柱一次胀形成型为转向管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在胀形加工之前,将坯料管柱的内圆倒角一端的内壁以及倒角面涂抹润滑油,然后再进行胀形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胀形加工采用压力机完成,压力机的速度为每分钟完成3-4次分合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倒角C的角度优选为30°。
2
CN 105290243 A
说 明 书
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管状部件加工成型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是用来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转向机构,转向管柱为一端管径较大、一端管径较小的异管径结构,转向管柱的生产加工可以采用切削加工来完成,但是切削加工的加工成本较高,强度要求难以保证,因此通常还是用无屑加工的方式来完成,如胀形,首先按照小径端的直径截取一根管柱,然后通过胀形工艺,将其一端胀形,形成大径端,从而形成异管径结构的转向管柱结构。胀形成型时,材料受到切向拉伸,其变形程度受材料的极限延伸率限制,转向管柱的材料通常采用20#钢,20#钢的许用延伸率为24%,胀形系数K=胀形后最大直径/圆筒毛坯直径=1.24。转向管柱的胀形系数需要达到1.59,因此,采用20#钢来生产加工转向管柱,一次胀形则几乎不可能,采用一次胀形管材容易破裂,因此需要多次胀形,才能最终成型为异管径结构的转向管柱。这样的生产加工方式,无法大批量运用于生产,导致生产效率极低。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转向管柱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转向管柱采用一次胀形的胀形生产工艺,有效提供转向管柱的生产效率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05] 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6] a.坯料准备,以转向管柱的小径端内径d、外径D及转向管柱的长度L为基准,加工内径为d、外径为D、长度为L的坯料管柱;[0007] b.端面加工,将坯料管柱的其中一端的内圆进行倒角加工,形成倒角C,倒角C的角度为25°-35°,长度为坯料管柱的厚度,倒角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4或0.4以下;[0008] c.磷化处理,将加工完倒角C的坯料管柱进行表面磷化处理;[0009] d.模具胀形,包括模具准备和胀形加工,其中,
[0010] 模具准备包括制作胀形加工用的胀形凸模和胀形凹模,胀形凸模的加工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抛光后加工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05或0.05以下;
[0011] 胀形加工包括将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放置在胀形凹模内,且加工有倒角C的一端朝向胀形凸模,胀形凸模与胀形凹模合模,坯料管柱一次胀形成型为转向管柱。[0012] 优选地,步骤d中,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在胀形加工之前,将坯料管柱的内圆倒角一端的内壁以及倒角面涂抹润滑油,然后再进行胀形加工。
[0003] [0013]
优选地,步骤d中,胀形加工采用压力机完成,压力机的速度为每分钟完成3-4次优选地,步骤b中,倒角C的角度优选为30°。
3
分合模。
[0014]
CN 105290243 A[0015]
说 明 书
2/3页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6] 本发明的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通过在坯料管柱的端面内圆进行倒角,并且光滑程度较高,确保胀形凸模能够快速进入坯料管柱,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胀形凸模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非常光滑,胀形凸模在进入坯料管柱后能够快速的一次成型,不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不加温,也不需要多次胀形,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附图说明
[0017] [0018] [0019] [0020]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经过步骤d后加工成型的转向管柱成品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经过步骤a后加工成型的坯料管柱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经过步骤b后加工成型的坯料管柱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步骤d中,胀形加工的模具加工状态图。图中标记:1-胀形凸模,2-胀形凹模,3-坯料管柱,4-转向管柱,5-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参照图1-4,本发明的一种转向管柱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23] a.坯料准备,以转向管柱4的小径端内径d、外径D及转向管柱4的长度L为基准,加工内径为d、外径为D、长度为L的坯料管柱3。如需要生产的转向管柱4的小径端内径d为34mm,外径D为38mm,长度L为219mm,则首先按照该尺寸,加工出内径为34mm,外径为38mm,长度为219mm的坯料管柱3,原材料可采用20#钢的钢管来截取坯料管柱3。[0024] b.端面加工,将坯料管柱3的其中一端的内圆进行倒角加工,形成倒角C,倒角C的角度为25°-35°,优选为30°;倒角C的长度为坯料管柱3的厚度,根据步骤a中选取的坯料管柱3参数,则坯料管柱3的厚度为2mm,则倒角C的长度为2mm,倒角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4或0.4以下。[0025] c.磷化处理,将加工完倒角C的坯料管柱3进行表面磷化处理,每批次可加工2000-3000件。
[0026] d.模具胀形,包括模具准备和胀形加工,其中,模具准备包括制作胀形加工用的胀形凸模1和胀形凹模2,胀形凸模1的加工面进行表面抛光处理,抛光后加工面的粗糙度的值为0.05或0.05以下。[0027] 参照图4,胀形加工包括将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3放置在胀形凹模2内,且加工有倒角C的一端朝向胀形凸模1,胀形凸模1与胀形凹模2合模,坯料管柱3一次胀形成型为转向管柱4。通过胀形凸模1插入胀形凹模2中,胀形凸模1的光滑表面以及坯料管柱3的光滑倒角,使得胀形凸模1能够快速插入到坯料管柱3中,一次成型即可形成转向管柱4,最后通过顶杆将转向管柱4顶出,收集成品,完成胀形工艺。[0028] 通过本发明的一次胀形生产工艺,生产的转向管柱4大径段的内径为54mm,转向管柱4的大径段的内径从34mm一次胀形到54mm,胀形系数K=54/34=1.59;并且转向管柱4的大径段的长度达87.5mm,大径段到小径段之间的锥形过渡段长度达30.5mm,大径段和过渡段均通过转向管柱4的一次胀形而成,现有的技术则需要多次胀形才能达到。为了使得胀形凸模1和胀形凹模2在合模时,胀形凸模1能够快速插入到坯料管柱3中,步骤d中,磷化处理后的坯料管柱3在胀形加工之前,将坯料管柱3的内圆倒角一
[0029]
4
CN 105290243 A
说 明 书
3/3页
端的内壁以及倒角面涂抹润滑油,根据步骤a中选取的转向管柱4的尺寸,涂抹润滑油的距离从坯料管柱3的倒角端面起,往内延伸约100mm的长度均涂抹润滑油,然后再进行胀形加工,润滑油优选机油。
[0030] 胀形加工采用压力机完成,压力机速度调低,以确保每分钟完成3-4次分合模即可,即每分钟可加工3-4个转向管柱4。
5
CN 105290243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图2
CN 105290243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7
CN 105290243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