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论君子的 是“山清水秀", 一● 组词语 字 词 山东安丘一中 刘晓峰 孙 强 天 地 ● 三变 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日: Q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 璺 》 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 2 c=, 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 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 “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为人的。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即 源于此。 三戒 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日: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 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 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规劝世人 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 三畏 语出《论语・季氏》:“子日:‘君 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说:‘君子 害怕的有三件事情:怕天命,怕王公大人. 怕圣人的言语。…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 提醒人们注意修身诫己,有敬慎之心。 五美 语出《论语・尧日》:“子张问于 孔子日:‘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日:‘尊五 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日:‘何谓 五美?’子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 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五美”的 意思是: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无所耗费; 安排劳役.而百姓不怨恨;施行仁义,而不 贪图财利:安泰矜持但不骄傲;威严但不凶 猛。孔子认为.这“五美”是从政的“君子”应 具备的素养。 九思 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日: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 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 .22. 还是“山青水秀" 西南大学 叶秋生 近日浏览报纸,发现“山清水秀”与“山 青水秀”有混用现象。如“全市人民为构建 山清水秀的美好攀枝花努力多作贡献…‘域 内山青水秀,光热充足,适宜于多种动植物 生长”。再查阅清代小说,也发现了两词混用 的情况。如《镜花缘》四十七回:“祥云缭绕, 紫雾缤纷.从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红 宇。”《三侠剑》:“山上悬旗吊斗,山下绿水 潺潺,真乃山青水秀。”这两种写法,到底哪 一种是正确的呢? 笔者认为“山清水秀”是正确的。理由 有三:其一,《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 出版社1987年版)、《汉语大词典》(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8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都是只收“山清水 秀”而未收“山青水秀”;其二,“山清水秀” 由“山秀水清”演化而来,“秀”陈述“山”, “清”陈述“水”,而用“青”陈述“水”则是讲 不通的:其三,“山清水秀”的使用频率高, 《人民日报》语料库所收“山清水秀”的用 例多达1679条.而“山青水秀”只有498 条 得思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孔子 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 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 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 庄矜么;说的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 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 样向人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后患么; 看见可得的,考虑应该由我得么。”这“九思” 是人人都应该注重和践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