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

基础护理技术(铺床法)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1. 备用床

用物准备: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 铺大单(先床头,后床尾,中线正,平、整、紧), 套被套(中线正、平床头、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被尾塞床垫下),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平放床头,开口背门), 移回桌,椅 , 洗手,脱口罩

2。 麻醉床

用物准备:1. 枕芯、枕套、棉胎、被套、中单2、橡胶单大单2、大单 2. 麻醉护理盘内备:1)治疗巾内: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平镊、通气导管、氧气导管、吸痰导管、纱布,棉签2)治疗巾外:心电监护仪(或血压计、听诊器)、弯盘、胶布、手电筒、别针、护理记录单、笔 3.其他:输液架,必要时备氧气、吸痰器、胃肠减压器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按使用顺序放于床尾垫上、个人准备),移桌(20cm)、椅(15cm),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翻床垫(靠床头),铺各单(先铺近侧大单、再铺橡胶单和中单2,第一条距床头45-50 cm,第二条铺在第一条上,同法铺对侧,中线正,平紧),距床头15cm放被套,套被套(中线正、不虚边/过饱满,内外平整,被筒与床沿平齐,折被尾),折被(三折于床边,开口向门), 套枕套(角充实、平整、拍松,横立床头,开口背门),移回桌、椅(背门侧),口述放盘于床旁桌上、置输液架架(床尾/背门侧) 洗手 , 脱口罩

3. 口腔护理

用物准备:治疗巾,药碗,盐水棉球18,弯头血管钳1,镊子1,弯盘,压舌板2块,水杯、吸管,漱口水,手电筒,药液。漱口液: 0。9% 生理盐水,朵贝氏溶液,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液,002%呋喃西林,01%醋酸溶液。

顺序:(16个棉球的擦拭) 口唇х1 ,左、右外侧2, 左内上х1,左内上咬合面1,左内下х1,左内下咬和面х1,左颊粘膜х1,右内上х1,右内上咬合面х1,右内下х1,右内下咬合面1,右颊粘膜1,上腭х1,舌苔х1,口唇х1。

操作: 三准备 , 备齐用物到床边,解释, 摆体位(头转向一侧,铺巾),置弯盘,擦口唇х1 , 漱口(昏迷者禁用),观察(有义齿取下)х15个棉球操作 ,漱口,撤弯盘,点棉球,擦干面部, 观察 ,涂药,撤巾 ,体位还原 , 清理用物, 归还原处 ,洗手, 脱口罩。 涂药:(按需)溃疡:锡类散,西瓜霜、冰硼散。 霉菌:制霉菌素甘油。口唇干裂:液体石腊。

4。 T、P、R 测量法

用物准备:体温计、表(有秒针)、记录本、笔必要时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听诊器和棉花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用物、个人) 检查(体温计), 点数(体温计),核对 , 解释 , 询问(影响因素)

测体温(口温:水银端放舌下热窝,闭口勿咬,3min;腋温:擦干腋窝,水银端放腋窝正中,屈臂过胸,10min;肛温:润滑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3min)

测脉搏(患者腕部舒展,护士以示、中、无名指按压测脉部位,压力适中,30秒,异常者1min)

测呼吸(一起一伏为一次,30秒,异常者1min),读数 , 记录(T℃,若为腋温,加标注 ;若为肛温,加标注 ; ;次/ min; :次/ min),安置患者 ,洗手注:测体温 ,测脉搏 ,测呼吸 ,记录(脉搏、呼吸的数),收体温(计体温的数)

用物处理:体温表消毒液浸(5分钟)、冲、甩、浸(30分钟)、冲(冷开水)、擦干备用体温计检测: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40℃以下水中,3min后检视,若有裂缝或温差 >0。2℃需丢弃

5. 血压(肱动脉)测量法

用物准备:血压计、听诊器、笔、纸(或病历卡)

操作流程:三准备(环境、用物、个人),检查(血压计、听诊器),核对 ,解释 , 询问(20min有无运动及影响因素)体位(坐位、卧位), 肢体(伸直、掌心向上),放血压计, 开汞槽开关(驱气),缠袖带(肘上2—3 cm,松紧以一指为宜),戴听诊器 ,摸脉搏, 固定(听诊器),关气门 ,打气(至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Hg), 放气(4mmHg/秒),听音 (舒张压声音减弱或消失),取袖带 , 安置患者 ,整理血压计 ,血压值记录在体温单底栏,血压计熏蒸擦拭,洗手, 脱口罩。

6。皮内注射

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液为75%乙醇)、1毫升注射器和41/2针头注射卡、药液按医嘱准备(以青霉素为例)。另备无菌纱布罐、无菌持物钳、0。1%盐酸肾上腺素及5毫升注射器、洗手液

操作流程:收到医嘱,抄写医嘱→评估皮肤,再次核对医嘱→三准备(环境、个人、用物)→ 取药、检查 → 核对药物(两人)→ 铺无菌纱布盘 → 75%乙醇消毒瓶盖 → 抽取药液0.5 ml → 放入无菌纱布盘内 → 同时备抢救物品,弯盘内用物处理 → 备齐用物至患者床尾 → 床尾核对 → 核对床号、姓名 → 询问三史(青霉素过敏史、近期注射史、家属过敏史)→ 暴露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 75%乙醇消毒一次 → 再次核对药物 → 取药(按需排气)→ 核对患者姓名 → 进针(与皮肤呈5°角)→ 右手不动,左手推针 → 注入0.1ml(起一小皮丘) → 拔针 → 核对时间 → 核对患者姓名 → 交待(局部不要按揉;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剧烈活动;如有不适及时通知)→ 安置患者 → 核对

药瓶 → 用物置于治疗车上、下层 → 洗手 → 床尾核对 → 用物处理 → 三擦:盘、台、车 → 洗手、脱口罩 → 20分钟观察结果用物处理:棉球、棉签焚烧;针筒针头分离,统一处理;弯盘:消毒、清洗、晾干、备用;纱布、药瓶:分类放置处理

7。 肌内注射

用物准备:注射盘内加2-5ml注射器、6-7号针头、注射卡、药液(根据医嘱)治疗盘、无菌包、无菌持物钳

操作流程: 收到医嘱,抄写医嘱→评估皮肤,再次核对医嘱→三准备(环境、个人、用物)→ 取药、检查→ 核对药物(两人)→ 铺无菌盘 → 抽吸药液 → 放入无菌盘内 → 弯盘内用物处理 → 备齐用物至患者床尾 → 床尾核对→ 核对床号、姓名 → 解释 → 松床尾被、衣裤 → 安置注射体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 选择注射部位(口述臀大肌定位法:十字法与联线法) → 消毒皮肤2次(2%安尔碘 )→打开无菌盘核对药名→ 夹干棉签→ 取药、按需排气→再次核对姓名→ 进针(与皮肤呈90°角 ) → 固定针栓→ 回抽无回血 → 缓慢注射药液(口述:观察病情) →注射完 →干棉签轻压,迅速拔针 → 安置患者 →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交待 →收治疗巾 →核对空安瓿 → 用物置于治疗车上、下层 → 洗手 → 床尾核对 → 用物处理 → 三擦:盘、台、车 → 洗手脱口罩 → 观察用物处理:棉球、棉签焚烧;针筒针头分离,统一处理;弯盘:消毒、清洗、晾干、备用;治疗巾送供应室

8.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用物准备:输液器1套(密闭式)注射盘1套,另加加药用的注射器及号针头、止血带、胶布、输液贴、瓶套、开瓶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注射卡(医嘱)、药液(根据医嘱)、输液架

操作流程: 收到医嘱,抄写医嘱(三单)→评估(嘱排尿),再次核对医嘱→三准备(环境、个人、用物) , 取药(个人\\双人检查,先安瓿再盐水) ,倒贴标签 ,套瓶套 ,去盖 ,消毒(盖棉球),加药(加前核对),加药后盖棉球,对冲检查配伍禁忌,签名,核对安瓿,弃去, 检查皮条包装关闭调节器,插管 ,用物处理 ,核对解释,备输液架,放盘, 挂瓶 ,排气, 备胶布(4), 选血管 ,扎带 ,消毒 , 核对瓶贴 , 再排气,核对姓名 , 嘱握拳,绷皮 , 进针 ,三松(带、拳、夹),固定(1横2交叉3S) ,调速(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观察(有无肿胀,滴速通畅), 盖输液贴 ,收止血带 ,整理床铺 ,记录输液卡 ,核对、 嘱咐:若肿胀或不滴通知护士,不要随意调夹,收盘 ,洗手 , 床尾核对 ,用物处理 ,三擦, 洗手 , 脱口罩 ,观察,记录,拔针

用物处理:棉球、棉签焚烧;针筒针头分离,统一处理;弯盘、止血带:消毒、清洗、晾干、备用;输液器:剪断

统一处理观察:1余液量(输液余液量,并记录)2滴速(输液的滴数,并记录)3通畅(是否通畅)4 局部及全身反应(有无肿胀及全身反应) 5 如有输液故障发生应及时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