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宝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宝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宝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一、宝洁公司资源分析 有形资源:

 物质资源:舒肤佳、护舒宝、海飞丝、飘柔、舒肤佳香皂、玉兰油、碧浪、汰渍、伊卡璐、食品、饮料等。

 财务资源:在全球销售额达835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20亿美元,每股收益增长百分之二十,10美元品牌达24个。

 组织资源:建立持续补货系统、实行制造商管理库存  技术资源:公司持有专利数量超过29000项 无形资源:

 人力资源: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127000人,大批的技术人员。每个员工都要进行严谨的备忘录训练写作,训练员工周密思考问题的能力。

 创新资源: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究开发中心雇佣了超过8,300名的研究人员,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宝洁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司每年申请近20,000项专利

 声誉资源:宝洁旗下多个品牌积累了良好的顾客声誉,产品质量可靠。公司实行双赢策略,与多个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成立客户业务发展部,帮助客户销售本公司产品,并公司利用全球技术网络,与供应商一起分享宝洁的专业知识、系统及技能。

二、宝洁公司能力分析

 研发能力:支持宝洁产品维持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是不断开发的新产品,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究开发中心雇佣了超过8,300名的研究人员,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宝洁每年用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司每年申请近20,000项专利

 动态管理能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建立建立持续补货系统、实行制造商管理库存,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产品的销售量、价格、库存等信息  营销能力:宝洁公司通过投入大量的电视广告、邀请明星代言以及派送试用品等方式,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推广。并通过大量市场调研,了解顾客的需求。宝洁还进驻经销商内部,有效控制销售渠道。

三、宝洁公司的核心能力分析

宝洁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曾经有三次重大的飞跃。 技术研发能力。初创时期,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所拥有的最强势的技术研发能力。

品牌管理能力。在20世纪30年代,宝洁公司创造了第二核心竞争力——品牌管理。宝洁疯狂的实行多品牌战略,它给每一个品牌配备一个品牌经理,品牌经理之间要相互合作、分享各自的经验,品牌之间分享销售资源,产生巨大的营销效力。

供应链管理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宝洁公司通过与最大的零售商深度合作而创造出了一种无间隙的合作模式,以物理的原理缩短距离(商业环节),通过

缩短距离,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消费者。目前,宝洁形成了CPFR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供应链的基础上,与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反应速率。

四、宝洁的价值链分析

五、宝洁的SWOT分析 1、优势-S

(1)品牌影响力。多品牌且品牌细分合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

(2)产品差异化。产品的种类繁多,一种类型的产品有多个产品,每个产品在用途和目标消费者上均有差异,与其他的企业也都有差异

(3)技术研发。研发机构庞大,开放式创新,外部联发,技术投入大,拥有核心技术 (4)广告宣传投入力度。以普通家庭主妇为诉求对象的示范式无间断电视广告,与报刊杂志等其他多种广告形式并发,效果显著 (5)生产能力。产能较大,成本控制较成功

(6)市场分析应变能力。能抓住细分市场,在目标市场中产品涵盖面广,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及时发现顾客需求,并作出及时的应变 2、威胁-T

(1)本土日化企业的崛起 (2)主要竞争者的扩张 (3)宝洁SK-II事件的重创 3、劣势-W

(1)企业文化。公司的文化对新思想非常抵触

(2)人力资源管理。只接收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并且只从内部提拔员工

(3)分销体系。宝洁坚持按不同品牌的固定任务量给分销商统一配货,并要求分销商对外发货执行全国统一价格。重“零售”,轻“分销” (4)售后服务。售后服务不够完善,影响销售 4、机会-O

(1)资金和技术的大量进入

(2)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急速增长,并且市场阵线转向农村和二三线市场 (3)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4)政府税收优惠 宝洁SWOT战略匹配:

内部能力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 威胁(T) 1、日用消费品竞争日益激烈; 2、来自日本联合利华的强势攻击; 3、恒安集团纸巾的全方位应战;

强项(S) 1、坚持优越的品牌管理制度,创造独特品牌; 2、拥有强势的企业文化——PVP(宗旨、核心价值、原则); 3、强大的营销专业能力; 4、建立有丰沛的世界性组织资源 ST策略 S1T1:摸准其他公司的产品的品牌性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品牌; S2T2:从对方的企业文化入手,结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充挖掘企业文化优势,打败对方; 弱项(W) 1、短缺经济环境中发展壮大的团队; 2、缺乏面临产品过剩时代的管理经验; 3、对迅速演进的零售业态、媒体形态认识不够; 4、习惯按西方营销理论,以五星级的方法经营二三成市场。 WT策略 W1T1: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团队,加强团队合作,提高竞争能力; W3T4:从重新认识零售业态、了解消费者对环保的要求程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