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Multisim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实现与改进

基于Multisim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实现与改进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模拟电子技术大作业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题 目: 基于Multisim对函数信号发生

器设计,实现与改进

班 级: 14电 子二班 成 员: 孙** ;

余** ; 许** ;

成 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孙** 分工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设计之一:文档整合 自评分 总评分 余** 查找资料;模电实验电路实现,主导进行锯齿波的实现 许**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设计之一 小组互评分 组别 1 2 3 分数 组别 4 5 6 教师评分 分数 组别 7 8 9 分数 组别 10 11 12 分数 小组互评答辩环节记录: 1摘要: .....................................................................................................- 3 - 2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 3 - 3总体方案选择 ..........................................................................................- 3 - 4 三种方案详细介绍 ........................................................................................ 1

(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整体电路图 ..................................... 1 1.1方波发生电路 ......................................................................................... 1 1.2方波—三角波 ......................................................................................... 2 1.3正弦波 .................................................................................................... 2 1.4实验可得结果 ......................................................................................... 3 1.5结果分析 ................................................................................................ 5

(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设计与实现 ..................................... 5 2.1整体电路 ................................................................................................ 5 2.2理论分析 ................................................................................................ 6 2.3实验课的结果 ......................................................................................... 7 2.4结果分析 ................................................................................................ 8

(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实验的验证与改进 .............................. 9 3.1仿真原图形 ............................................................................................. 9 3.2仿真改进图形——实现锯齿波 .......................................................... 10 3.3仿真结果一 ......................................................................................... 10 3.4仿真结果二 ......................................................................................... 12 5参考文献 ............................................................................................... 12

1摘要:

本设计简述了三种关于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电路设计方法,并其仿真所得图形做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出各自的优缺点。首先要设计电路图,电路图主要用Multisim软件设计并连接电路图并进行仿真,并且记录相关图形并进行相应分析。

关键词:方波电路;三角波电路;正弦波电路;Multisim

2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器件;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的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任务,编写设计说明书,正确地反映设计与实验的成果,正确地绘制电路图等。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3总体方案选择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但这里有三位小组成员分别设计的三种方案,分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想。

方案一:首先采用的是方波发生电路构成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用于产生输出方波。再运用积分电路,用于将方波作为输入,产生输出三角波。最后加入低通

滤波器,而将三角波转化为正弦波。

方案二:改进电路的信号发生器主要由RC桥式震荡器,滞回比较器,积分器三大主要电路模块构成。经过RC桥式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经过滞回比较电路产生方波,最后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方案三:最后我们则验证了我们做的模拟电子实验八,并通过仿真设计出了锯齿波电路。

4 三种方案详细介绍

(一)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整体电路图

1.1方波发生电路

方波发生电路构成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用于产生输出方波。可变电容C1具有调频作用,可用于调节方波的频率。使产生的频率范围在10~~100Hz。 方波振荡周期 T = 2 R1 C1 ln(1+2R4/R3)。

R1=7K,R3=7K ,R4=7K。

振荡频率 f = 1/T。可见,f与C1成反比,调整电容C1的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图中稳压管 D1 D2 为调整方波幅值,UP-P = D1 +D2=14V。

1.2方波—三角波

方波——三角波电路中构成同相输入迟滞比较器电路,用于产生输出方波。可变电容C1具有调频作用,可用于调节方波的频率。运算放大器U1与电阻R5及电容C2构成积分电路,用于将U2电路输出的方波作为输入,产生输出三角波。

图中R6在调整方波—三角波的输出频率时,不会影响输出波形的幅度。若要求三角波的幅值,可以调节可变电容C2。 三角波部分参数设定如下:

对于输出三角波 其振荡周期 T = (4 R5 R6 C2) / R3 ,f = 1/T。 而要调整输出三角波的振幅,则需要调整可变电容C2的值。以使三角波UP-P = 5V。

1.3正弦波

改变输入频率,是电路中的频率一定时三角波频率为固定或变化范围很小。加入低通滤波器,而将三角波转化为正弦波。在图5中当改变输入频率后,三角波与正弦波的幅度将发生相应改变。由于

振荡周期 T = (4 R5 R6 C2) / R3,

C2为调节三角波的幅度使UP-P = 5V,R10调节输出正弦波得幅值UP-P = 3V。

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主要用差分放大器来完成。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特别是做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波形变换的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的非线性。

1.4实验可得结果

1.5结果分析

由上面结果可得,三角波与方波的图形都不是特别准确,而且方波失比较明显,我们考虑可能与相关器材的选择有关,或者是电路有关,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种方案。

(二):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设计与实现

2.1整体电路

2.2理论分析

(1)正弦波电路

利用 RC桥式振荡器滞回比较器积分器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利用RC桥式震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的RC串并联支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并选频网络,R4,R3,以及二极管构成负反馈支路并且稳幅。

调节电位器R4,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便于满足震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变波形。在电位器支路串联两个并联的二极管,利用电流增大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减小、电流减小时二极管动态电阻增大的特点,,加入非线性环节,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两个二极管特性必须匹配,否则将会出现波形正负半周不对称。 电路震荡频率计算公式: f=1/(2paRC) 振幅值条件: Rf>=2Rs

(2)方波产生电路

在单限比较器,输入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的任何微小变化,都将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单限比较器虽然灵敏,但是抗干扰能力比较弱,滞回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既具有惯性,而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所以我们在此选择滞回比较器产生方波。方波的幅值为:Uom=+-Us

(3)三角波产生电路

利用积分产生三角波。

2.3实验课的结果

2.4结果分析

由上面结果可得,三种波形都比较准确,可是由于振荡器的原因使得波形一开始不是很稳定,直到达到一定的时间距离后才可以显示出稳定的波形,不过,这也是振荡器的特点。

(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实验的验证与改进

3.1仿真原图形

3.2仿真改进图形——实现锯齿波

3.3仿真结果一

结果一分析

由图可得,所测得的图形都比较准确,而且由差分放大电路输出得到的正弦波的幅值大于5V,明显满足电路设计要求,此外,从仿真输出的正弦波形中可以看出输出的正弦波的失真率较小,也满足失真系数THD<5%的波形特征要求。

3.4仿真结果二

结果二分析

由仿真图一进行改造,中间的积分电路不变,将滤波电路删去,再将滞回比较器和积分电路中间加上两个二极管即可,即在R12的上下分别加上一个二极管并连接在一起,再将R4的右端和两个二极管连在一起即可实现。

5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杨素行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3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5.

[3] 李万臣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课程设计.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 社,2001.

[4] 胡宴如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谢礼莹《 模拟电路实验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2 [6] 黄山学院《综合性电路系统》指导书.2015.3

[7] 基于Multisim的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与仿真. 张爱英; 毛战华.20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