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的试验研究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第34卷第34期 2 0 0 8年1 2月 山 西 建 筑 Vo1.34 NO.34 SHANXI ARCHITECI'URE Dec.2008 ・28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34—0283—02 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的试验研究 陈花林隋瑞凌 摘 要:论述了路基沉降的概念与观测目的,阐明了路基沉降的控制标准,研究了其观测原理及方法,介绍了某区段路基 的观测项目及主要工程措施,砚测数据表明,该路段新建路基沉降符合一般规律。 关键词: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观测,变形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1路基沉降的概念与观测目的 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 cm,沉降速率均不大于5 cm/年;1I级铁路 路基在铺轨之后所产生的沉降为工后沉降,通常只占总沉降 不应大于30 cm。 的20%~30%,一般通过抬道补渣等维修养护进行调整,以保证 2)时速200 km/h客货共线路基:一般地段不应大于15 cIn, 线路高速行车所需的轨道平顺。如果工后沉降太大或沉降速率 年沉降速率应小于4 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 太快,将会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舒适度和养护工作量。因 应大于8 cm。 此对路基进行沉降观测非常重要,通过路基沉降观测可以达到以 3)时速350 km/h客运专线路基:一般地段不应大于10 crll, 下目的: 年沉降速率应小于3 cm/年。桥台台尾过渡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 1)保证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施工速率; 应大于5 em。 2)掌握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规律,推测和 3观测原理与方法 控制路基工后沉降; 路基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的动态观测,观测基桩 3)为地基沉降计算提供验证。 须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沉降 2路基沉降的控制标准 观测应采用二等几何水准测量。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应每天 根据 FI3 10001—200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 观测1次,在沉降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次--3次。当2次 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标准》(铁路设函[2003]439号)和《铁路客运 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 d至少观测1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 专线设计暂行规定》,各种等级铁路规定的路基工后沉降标准为: 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个月~3个月内,每5 d观测 1)时速不大于160 km/h路基:I级铁路不应大于20 cm,路 1次;3个月后7 d~15 d观测1次;半年后1个月观测1次,一直 做出3%,5%,7%,10%,15%的击实试验,得出对应的最大干密 大而导致最大干密度变大,最终导致压实度检测不够的现象。此 度见表1。 两种方法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免检测数据失真或造 以表l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bx,b=Lz ̄v/上^z =0.478 77, 成检测工作繁琐。 若现场检测时称出坑内土重为4 300 g,对坑内土过9.5 mm的筛 4解决的效果 孔,剩余为300 g,则大于9.5 rnnl的粒径百分含量(z)=300/ 节约了大量的试验工作,使最大干密度处于可变状态中,有 4 300=6.98%,则对应的最大干密度(Y)=2.07+0.069 8× 效地解决了现场压实度超密现象,并保证了现场的压实质量,得 0.478 77=2.10 g/cm3。 到了试验检测人员的肯定。 3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回坑法及线性回归法适用于灌砂法检测砾料类土或粒径不 [1]JTJ 059—95,公路路基现场测试规程[s]. 均匀的填料。在回坑法检测中应注意回坑料的摆放,防止由于大 [2]JTGFA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S]. 粒径颗粒问存在间隙而标准砂不能充分填充,导致计算试坑体积 [3] 阎宇峰,谢汝沛.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因素分析[J].山西建 减小而压实度变大。线性回归法检测时要注意坑内土在过筛时 筑,2008,34(3):309—310. 一定要筛干净大颗粒表面的黏土,防止所计算超粒径土百分含量 How to avoid over-dense when detecting compactness of gravel soil with sand replacement method CHANG Jian-zhao Abstract:A common compactness detection method,that was sand replacement method,was proposed in highway engineering roadbed recla— mation construction.The over—dense mechanism of grave1 soll was researched,two convenience methods to field resolve over-denseⅥ陀re intID— duced,the applide,scope and attentions of the methods were analyzed. Key words:roadbed,grayel rail,sand replacement detection,compactness,over—dense 收稿日期:2008。07—16 作者简介:陈花林(1972一),女,一级注册建造师,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讲师,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隋瑞凌(1971.),男,高级工程师,中铁二十五局,广东广州510000 第34卷 34・ 284 ・ 2 0 0 8 1年 月 2鲁 . . L’id 西 建 筑 恁 矽L 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3个月观测1次,直至移交。当沉 降速率变化大时,应增加观测频率。 在路堤坡顶路肩边上设置观测桩,观测桩埋设深度不少于 40 cm,露出表面约10 cnt,并在附近做明显标志,确保观测桩不受 破坏或移动,并在附近没置可靠水准点2个~3个,依据水准测量 要求进行观测,初始值观测不宜少于2次。以后根据有关要求或 标准进行水准观测,通过各观测木桩相对高程变化量计算沉降值。 25一 4路基工点描述及观测项目 路基工点描述及观测项目见表1。 表1路基工点描述及观测项目表 区段里程 施工单位 路基工点描述及主要工程措施 观测项目 和数量 ◆一K蹦)+886十K890+930+K890十960 图3 区段3(K890+886 ̄K890+960)路基沉降一时间曲线 2006年1O月 l 0 2007年1月 3 4 2007年4月 5 6 2007年1O月 7 2 2 4 约12 CI]1高填方路基,表层下软土 层厚度4 m~6 m。该段软土地基采用 K886+778~ 二 五局 450 C1TI搅拌桩加固,三角形布置,桩间 设置观测 K886十803 二公司 距1 2m搅拌桩顶部铺设一层双向 桩4根 50 kN/n1土工格栅及0 4 n1厚的砂砾 石垫层 半挖填路基,填高约6 cnl红砂岩 地段。表层下分布有粉质黏土、松软 K889+l00~ 二十五局 土、淤泥质j=,软土层厚度3 rrl~6 133。 设置观测 K889+15O 二公司 该段软土地基采用q,50 tin搅拌桩加 桩3根 固,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 1 m。搅拌 桩顶部铺设一层双向50 kN/m土工格 栅及0 4 m厚的砂砾石垫层 K890+886~ 二十五局 K890+960 二公司 约8m高填方路基 6 8 10 12 14 K908十950右+K908+950左—}K908+998右*K908+998左 图4 区段4(K908+950 ̄K908十998)路基沉降一时间曲线 设置观测 桩3根 设置观测 K908+950~ lI十五局 K908+998 广州公司 石门关隧道出口,路堤填高约8m 桩4根 K912+980~ 二十五局 软弱地基基底耕积土,换填高1 4 1711 设置观测 K913+060 广州公司 桩6根 ,— K913+060右+K913+020左十K913+060左 K912+980右十K913十020右 K912+980左 *5试验结果(部分) 试验结果见图1~图5。 2006年l()月 l 2 图5 区段5(K912+980 ̄K913+060)路基沉降一时间曲线 6试验结果分析 2007年4月 2007年1O月 6 7 2007年1月 3 4 根据该路段路基7个区段,31个断面,将近一年时间的沉降 观测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I)至2007年8月,该路段路基的工后 沉降值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且各观测断面沉降速率明显变小, 沉降曲线明显趋缓,路基沉降已基本稳定。根据以往新线开通试 验研究的研究成果及经验,该路段新建路基可满足时速160 km& -5 200 km/h的开通和运营要求。2)目前该段路基的沉降观测已 ◆K886}803左一}K886+803右—▲一K886 778左—*一K8{j6{778右 接近一年的时间。观测数据表明,该路段新建路基沉降规律符合 此规律。3)沉降观测数据表明,该区段路基目前最大沉降量为 图1 区段1(K886+778 ̄K886+803)路基沉降一时间曲线 2005年10月 1 0 ’ 2006年1月 3 4 2006年4月 5 6 2(106年7月 7 20 1Tin1,位于K890+960;该处的年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从沉 降曲线来看,该处的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2 f1] FB 10001—2005,铁路路基设计规范[s]. 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 6 计暂行规定([20O5]285号)[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8 ◆一K889}100—■一K889 105—▲一K889十200 『3] 杨广庆,刘树山,刘田明.高速铁路路基设计与施3--[M].北 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150)路基沉降一时间曲线 图2 区段2(K889+100 ̄K889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post construction settlement observation of railway roadbed CHEN Hua-lin SUI Rui-ling Abstract:The COncept and observation goal of roadbed settlement were illustrated,the control standard of roadbed settlement was explained, its observ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were studied.The observation subject and main engineering measures in ̄-R)me block roadbed were intro— duced,the observation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new building roadbed agreed with general rule. Key words:railway roadbed,IX)St construction settlement,observation,de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