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新闻语言特色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新闻语言特色研究

2020-07-1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新闻语言特色研究

作者:牛杨杨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6期

【提 要】本文通过对社交网站、新闻跟帖、论坛等网络互动媒介中的公民新闻语料进行研究发现,杂糅表达是公民新闻语言的主要特色,通俗化和口语化是公民新闻语言的特有风格,语篇衔接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增添了公民新闻的吸引力。 【关键词】公民新闻 语言 新媒体 一、公民新闻的兴起

根据《维基百科》的有关条目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为“参与式新闻”,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在中国,“公民新闻”的种子已经萌芽,其中博客和与海外“超地方新闻网”相类似的地方性网站或网络社区等新媒体形式适合中国国情,已有长足发展。①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公民新闻语言特色 1、杂糅表达是公民新闻语言的主要特色

在公民新闻中,完全病句、数字、符号、英文字母、拼音、象形类流行语等杂糅表达方式是其重要的特色。以现象级国产爱国主义电影《战狼2》所引发的网络话题为例,百度贴吧里,《【战狼2】2016★★☆★★每日签到灌水综合楼★★☆★★》将汉字与特殊符号相结合,以达到吸引他人眼球的目的。简单和幽默的杂糅表达方式已成为公民新闻作者的写作风格。

2、通俗化和口语化是公民新闻语言的特有风格

口语化语言直接而亲切,通俗易懂,引人注目,这一特有风格成为公民新闻语言的趋势。近日,“郭敬明性侵”出现在了微博热搜前列,例如《真相:郭敬明“性侵”事件始末!不知道小婊贝们的接受能力有多少?》、《敬明姐越来越威武,越来越娘了》,天涯社区论坛的《小四酵母怎么还不上树哦~~~》。以上报道视角从普通公民角度出发,语言口语化,贴近大众心理,加上新兴词汇的应用,吸引大众眼球。

3、语篇衔接和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增添了公民新闻的吸引力

在公民新闻,尤其是新闻标题中,运用巧妙的修辞手法进行渲染,显著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得一些抽象、乏味的新闻报道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更具阅读的趣味性,并使大众对新闻事件印象深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重复

“扬起帆兮去远航”在强国论坛发文:“只要存在短缺,打死了黄牛来水牛,打死了水牛来牦牛,打死了牦牛来犀牛……凭券的时代哪天真正堵死过‘后门’? ”作者将“黄牛”“水牛”“牦牛”“犀牛”四个词串联起来,并形成重复,正是希望公众意识到中国的黄牛党屡禁不绝,不知要猖狂到何时。 (2)借代

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联想。“贫下中文朱永华”在长城论坛发文《捕获缅甸蟒交“公家”不能没有奖励》,这里的“公家”借代“政府”,表达了作者希望乡民梁尚林捕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缅甸蟒上交林业部门理应得到奖励的态度。 (3)句法修辞

疑问式和感叹式的句法修辞手段在公民新闻中比较多见,通过设疑引起受众的思考和关注,从而达到互动的效果。2017年9月底,“双一流大学”名单刚刚揭晓就引起了热议。“盛大林”在新浪博客中发文《“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最大的赢家和输家分别是谁?》,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样是8.13榆林孕妇跳楼事件,“言秀曼”在万户论坛中发文《翟欣欣逼死亲夫有罪,榆林跳楼孕妇的丈夫玩忽职守造成妻子死亡,就没罪?》,这一问句指出了新闻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地方,与有同样疑问的读者产生了共鸣,让每个读者都成为了公民新闻报道中的参与者。 (4)语音修辞

网友“泰安拉呱”在泰安论坛发表的 《翟欣欣2017和马蓉重新定义了“欣欣像蓉”这个成语》,以及“百家号” 网友“笑洒江湖”发表的 《欣欣像蓉,又一个恶毒妇女出现,逼死了丈夫!》存在着某种共性。此类公民新闻充分运用了汉语的语音特征,结合现实语境,创造新词来满足读者的期待。“欣欣像蓉”一词,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作者为了表达翟欣欣和马蓉都是两个恶毒的专业婚骗的意图。 (5)语义修辞

网友“龙树”在天涯论坛发文《“法律至上”就没有迈不过的“乌坎”》,这一新闻标题充分体现了汉语语义多义性的特点,是一个语义双关的标题。文章表面是指“9.21乌坎事件”,同时暗指只要政府秉持法治原则,坚持民意为重,“乌坎事件”必能顺利得以解决。一个语义双关的标题,使得内容的传达更为深远、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6)词汇修辞

随着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分时租赁业务的出现,“共享”有了很多玩法,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宿舍、共享女友——越来越多的“共享”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PR君”在公众号“PR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发文 《“共享校花”炸了,其实真相是这样》,文章充分发挥了汉语的词汇特征,根据报道语境,将常用的“共享单车”中的“共享”一词运用到另一语境中,突出了新意,让校花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具有画面感。新三板论坛的文章《“共享女友”4天就挂了,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闹腾没几天,就遭遇了社会舆论的迎头痛击,因为“共享”的滥用挑战了公众认知的底线。

从席卷网络的“翻船体”,到年初刷屏的“猴赛雷”,网络语言上春晚、进教科书、入词典引起社会热议,公民新闻语言中不乏较多低俗网络用语,让人猝不及防。有关部门的规范与监管不利,致使一些热衷于造词者过分“任性”,低俗语言满天飞。在沉默的螺旋的作用下 ,舆论审判对事件施加影响, 结果整个社会的公民权利的分布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失衡。②公民新闻语言的发展中,受众始终是新闻传播效果的验证者。对于公民新闻语言的使用,必须理性辩证地看待,汲取公民新闻语言的创新力、有趣性和简洁性,在防止其危害的同时,有选择性的接纳与使用。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绿色网络企业的扶持。研究应用语言学,开发计算机软件智能分析新技术,如何自动识别、去粗取精,需要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如检索、主题词和词表统计是Wordsmith Tools最重要、最常用的功能。在一定的语境下,找出满足这一语境的某个或某些词或短语出现的频率,自动提取进行研究和筛选。③另外,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夯实青少年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主阵地。 注释

①范东升2006《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启示》,国际新闻界。

②刘名美、许向东2014《国内微博事件中的公民新闻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 ③王偉、左年念2012《应用语言学导论》,湖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210000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