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物有关的那些事

植物有关的那些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植物有关的那些事 文 / 八百里 如果要让一个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就让他去亲近自然。很幸运的,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 小时候,我家的前面是一个小树林,那里曾经是我童年的乐园。说是小树林,其实是一片荒凉的宅基地,大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夏天的时候,里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花丛以及杂草和野菜。乔木类多得是榆树,槐树和桑树,灌木丛多是些酸枣苗木之类,长满了针针刺刺。 在村子的中央还能有这样一片小树林,让我深深自豪着。不上学的时候我总爱在那里面溜达。课堂上学到的自然知识,大部分都是在这片树林里得到验证。各种树木的叶子形状,蜘蛛如何在高高的树冠上顺着长长的丝哧溜一下子垂下来,还有花半天的时间看成群的蚂蚁把一条肉嘟嘟的大豆虫拖到洞里去。雨来的时候,看蜻蜓在里面低飞,看蝼蛄在地下行走的痕迹,一条条细碎的土线供它在里面呼吸。记得收麦子的时候,会把一块平整的土地夯实,泼上水再一遍遍的压,最终形成一块硬地,俗称“场”,用来打场,给小麦脱壳。那里是最痛恨蝼蛄这种虫子了,蝼蛄俗称地马,会在地面以下行走,多硬的地都会弄得一条条细碎的土线,好好地场就那么被糟蹋了。人们见到蝼蛄是会毫不犹豫的踩下去的。可是我喜欢研究它。看着那独特的身躯和大大的爪子,以及那嗖嗖嗖的爬行速度,一摆一摆的像鸭子。 钓“锅腰”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活动。锅腰也是一种虫,个头有二十只蚂蚁站成两队那么大,身体是弓着的,所以叫锅腰,它具体应该叫什么名字,我反正是说不上来了,它的洞口非常的小,非常的圆,圆得就好像是用针仔仔细细扎出来的似的,然而又非常的深,所以是不好把它挖出来的。我有办法,并且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和我一起玩的小弟们。那就是去麦田里找一根细长嫩绿的麦苗,用手把它搓细,最好把里面的汁液也搓出来,使之湿漉漉的最好。然后找到锅腰的洞口,用拳头擂上十几拳把它叫醒,嘴里还要念念有词“起来了哈,检查作业了哈!”然后再把麦苗伸进去,伸到底以后等待十来秒,然后猛地拽出来,百分百会把锅腰钓上来。它的身子通常是浅黄色的透明的,不太爱动弹。 当然最好玩的要数逮知了猴了,我们家那里都管它叫消息牛,成虫叫消息,可能是因为它们总是拼命的没完没了的叫,好像是要传达给人们重要的消息似的。消息牛会在傍晚开始出洞,半夜也会不断地出来,然后爬到树干上上演金蝉脱壳那一幕。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它刚出洞爬到树干上的时候发现它,逮住它,然后腌起来攒着。攒多了再炸着吃。我当然是不敢下口去咬的,但是我的老爹爱吃,我只是喜欢去逮住他们。疯狂的时候会拿着手电筒跑到村外面的地里去,甚至到公墓中去寻找。 小树林里的昆虫当然就更多了,记忆深刻地就是金龟子了。有一段时间金龟子简直要成灾了,成群结队的覆盖在树干上。单只金龟子特别的有劲,又会飞,拿到手里的时候就好像攥着一个钢丝缠绕的球,不断地挣扎,膨胀,一个不小心就会翁的一下子飞走。我通常是紧紧地捏住它,然后使劲摔向地面,把它摔晕。个大的金龟子往往要摔好多下才能彻底晕过去。后来这样的处理方法太麻烦了,因为金龟子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抓不过来,而且我的肩膀也甩得生疼,于是我就准备了小铁盒,把金龟子放到里面。攒的多了再集中处理掉。当然我并不是好杀,只是金龟子要坏了好多的树木,大块大块的树皮被吃掉了,而它们几乎就没有天敌。 另外一个没有天敌的要数榆树上的榆蓝叶甲。据说是二战时期从日本进口的木材当中夹带过来的,这种虫子几乎让中国的榆树灭绝。这种虫子幼虫是软体的,敷在榆树的根部茎部密密麻麻的,黑黑黄黄的,让人看了恶心。成虫是会飞的硬翅昆虫,特别没有眼力劲,吃饭的时候会突然飞进碗里,整个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小时候摸消息牛的时候总会摸到粘粘的这种虫子,回家要洗好几遍手还不肯罢休。后来榆树就少了,甚至一棵也看不到了,曾经大把大把的吃着榆钱的日子结束了,用榆树的细树枝蘸着香油治疗红眼病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桑树的存在让小时候的孩子们欣喜若狂,尤其是当桑葚的季节到了的时候。那时候放了学,天还大亮着,于是成群结队的去桑树地里摘桑葚,那简直就不像在城市里面摆在地摊上卖的样子,而是赤裸裸的免费的。摘到天黑到家慢慢拌着糖吃,那滋味当然是什么也比不了的。说到桑树,不得不提一下桑树上的棉铃虫。那种虫子比蚕细,比蚕黑,一看就是害虫,然而也会吐丝结茧,可能是无法取用于人类成为了害虫。这棉铃虫很多而又不能喷农药,因为家养的蚕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那么这就是孩子们的事情了。村里的大队干部说了,一条棉铃虫5分钱,于是放学后孩子们又开始了抓棉铃虫的活动。但我是不愿意去逮这种虫子的,一方面不爱碰它们,另一方面给的酬金太低。记得邻村有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父亲去世,母亲有疯病,他便开始在外面摇荡。我亲眼见到他从桥底下扒出埋着的馒头来吃,而埋着馒头的旁边是一朵非常完整新鲜的便便。那时候我和他都只有个位数的年龄,我看着也只是觉得好玩,没有心酸的感觉。那一次我们在桑树地里寻找所剩无几的桑葚,无意中逮着一条棉铃虫,尽管是那样小还是很高兴,费了好多功夫又找了一个小药瓶,把虫子装在里面。满心希望多逮几条虫好去换钱,可是终于没有再找到一条。那条装在瓶子里的小虫被我们带在身上一下午,最后依依不舍的扔掉了。后来老妈禁止我出去和他玩耍,因为她看见我偷偷拿馒头给那个孩子吃。我被骂了一顿后就没有再见过他了。 杨树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它长得快,叶子大,风刮起来哗啦啦响很有感觉,但是我始终不是很喜欢,因为它的快速生长,使之质地并不是很坚硬,木头很轻不能做栋梁之才。比起来我更喜欢槐树。家里院子里曾有两个很大的槐树,加上前面小树林里的,十几棵左右,都很茁壮,很伟岸。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做成菜饼,很好吃。它的槐豆可以用来作为胶水,也可以晒干以后用锤头一边砸着一边掺入沙子做成非常坚硬的球,用来作为防身的武器。 野菜是我很喜欢的菜,这可能是受我奶奶的影响。她很喜欢将野菜做成菜汤让大家喝,比之集上买来的菠菜,油菜别有一番风味。下地的时候我总是会拔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野菜回来,看着奶奶开心的拣出能吃的野菜,一边给我讲解着这都是些什么菜。 放牛的日子,放在下一片日记中吧。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小麦玉米都已经没有再种了,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枣园。由于特殊的无菌要求,地里面寸草不生,就连雨后绿绿的青苔也要及时的消灭掉。童年的那些耳熟能详的野菜也终于再也没有见过了。 小树林也已经成为了红瓦砖墙,成为人们居住的场所了。当年的金龟子,消息牛,锅腰,也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时间还在不停的行走,总是感觉过去的事依然还在眼前,并没有走去多远,可是那的确是回不来的曾经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