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饶平第二中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

饶平第二中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

2020-04-0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饶平第二中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级物理科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黄少辉 任教班级:高二(1)(2)班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高二(1)(2)班为物理选考班,(1)班71人(2)班70人,学生在学校学生中素质相对较好,对物理比较赶兴趣,大部分学生应该还是较好地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但仍有少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吃力。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活跃,学习气氛浓,有上进心,有潜力。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包括各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等的分析):

本学期我们打算完成物理选修3-1和选修3-2的教学,也就是高中物理的电磁学的内容,物理选修(3-1)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三章,而物理选修(3-2)则包含《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三章。

《静电场》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教材从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然后,通过将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类比,得出电贺在电场中具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势能。在此基础上,同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相同(比值定义法),引入电场的另一种描述,及电势的概念。这样,通过几个相关物理概念的讨论,完成对静电场性质的初步认识。

《恒定电流》则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认识电源、电动势等基础概念,再逐步学习相关的物理规律。先学习部分电路,再学习闭合电路。在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先妥善解决对知识正确理解的问题,随之一道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设计简单多用表),再让学生获得操作体验(实验)。也就是说,我们既要重视课程标准中结果性目标的达成,同时应关注体验性目标的实现。

《磁场》这章按照以下线索展开:磁现象-——磁场性质的定量和定性描述——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应用,看起来知识的逻辑结构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电磁感应》这章的重点是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教材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史、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展开,逐步深入揭示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并让学生了解互感、自感涡流等电磁感应的应用。

《交变电流》讲述了交变电流的知识,是上一章电磁感应知识的具体应用。它开始介绍了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接着讨论了在简单的交流电路中电感、电容对交流电路的影响,最后交接交流电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变压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能输送中所起的作用。

《传感器》这章介绍了常见传感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介绍了常见传感器的应用和应用实验研究,教学时应突出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培养粉碎系具体事物的能力。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学校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是:教师备课时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实验、备例题、备练习、备作业。集体备课要实实在在,各备课组成员要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难点,统一习题,统一作业(练习),统一评价(考试)。作为年轻教师,我相信在有经验的备课组长指导下,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备课一定会更有针对性, 效果一定会更好。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认真把握上课质量,杜绝满堂灌、满堂讲、满堂练的现象。不使

用成套练习。坚决杜绝无效果、低效率的课堂出现,坚决不浪费学生课堂上的任何一分钟时间。要积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提倡“先学——后讲——当堂练”的导学方式,通过“先学”搞清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自己存在的疑难,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后讲”和“师生互动”解决疑难,清除障碍,促进思维,构建体系。再经过“当堂训练”和“课后巩固”使学生的认识升华,进而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

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让学生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4、注重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科也是一门实验学科,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尽量开足学生分组实验,对学生分组实验严格要求,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5、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在学期初做好竞赛辅导的选拔工作,接下来搞好竞赛辅导。竞赛辅导要有计划、有步骤,定时间、定地点、定计划,准备好辅导资料,上好辅导课,并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差学生,应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使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培优转差并重。

四、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包括各章主要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时安排) 章节 主要内容 第 一 章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 库仑定律 3 电场强度 4 电势能和电势 5 电势差 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8电容器与电容 9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单元复习及测试 教学目标设计 ① 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贺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② 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③ 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长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④ 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教 学 时 ⑤ 知道常见电容器的结构,了解电容及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课时 1 1 2 2 1 1 1 1 2 3

间 安 排 教学时间安 第 二 章 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 2 电动势 3 欧姆定律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5 焦耳定律 6 电阻定律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 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 学生实验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学生实验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学生实验3多用电表的使用 学生实验4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单元复习及测试 ① 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件,初步了解他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② 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 使用多用电表 ③ 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④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⑤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⑥ 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⑦ 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⑧ 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2 1 1 1 2 2 1 2 1 1 3 1 1 1 1 4 第 三 章 1 磁现象和磁场 2 磁感应强度 3 几种常见的磁场 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单元复习及测试 1 划时代的发现 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楞次定律 5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 6 互感和自感 7 涡流 单元复习及测试 ①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②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③会 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的磁场方向 ④认识安培力,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⑤认识洛伦兹力。会判定其方向计算其大小。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和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⑥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1 1 2 2 1 3 3 物理(3-1)模块测试 第 四 章 ①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②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距离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③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④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知道两者早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1 2 3 3 1 1 1 3

排 第 五 章 1 交变电流 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4 变压器 5 电能的输送 单元复习及测试 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2 传感器的应用(一) 3 传感器的应用(二) 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单元复习及测试 ①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②通过实验,了解电容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③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与匝数关系 ④了解从变电站到用户的书店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有高压电的道理 ①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②通过实验,知道擦黑功能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③列举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 1 1 1 1 3 2 2 1 4 2 5 第 六 章 物理(3-2)块测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