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21-08-0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教研究 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于玲玲 (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50030) 摘要:微信作为手机媒体旗下最新的产物以星星之火的速度被大众所熟悉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以其独特的功能强烈地吸; 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微信在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2—0061—02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 受现有的东西。微信完全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正好迎合 语音短信、图片、视频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的免费 了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手机网络环境中言语思维表 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 达开放、气氛轻松自由,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 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从 间,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微信开放了公共账号平台, 2011年诞生至今,短短的2年时间内,微信就已星星 这个平台更让不少大学生有了自己的发挥空间、创业 之火之势开始燎原整个手机用户群。在2013年1月 空间。20%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自己可以 15日,微信注册用户突破三亿。微信已经逐渐崭露出 申请一个公共账号做销售赚钱,这也展示了微信作为 相对于传统手机媒体的独特魅力,但是同时也给大学 一种商业工具,给大学生仓IJ业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平台。 生带来了双重的影响。 (三)可以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正面影响 当问及“如果利用微信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您觉 (一)微信满足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 得较易接受吗?”时,有4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欢迎, 当代大学生是以90后为主的新一代,他们热情、 30%表示可以接受,23%表示基本认同。 …… 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敢爱敢 这表示使用微信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非常 恨与不擅表达并存,他们欠缺人际交往的技巧,而微信 可行的,微信作为一个手机网络平台,有助于打破思想 这个基于手机的通讯软件,提供了他们随时与外界交 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现实中的隔阂,有助于改变 往的可能,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心情“晒”在签名栏里,通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中空洞呆板、叨唠和无趣的负 过“摇一摇”、“附近的人”,让附近或者更远地方的陌 面形象,双方通过微信可以以平等的身份的身份进行 生人“看”到他们的心情或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然后 对话,而且通过微信的一些特殊功能促使师生的交流 通过对方的招呼进行聊天。大学生自己的观点以及在 能在一个娱乐和谐的氛围中展开,这样会使大学生更 生活中碰到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微信网络中得 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用历史唯物 到熟人或者陌生人的理解、支持。因此,微信成为大学 3卜Z山0 0山0Q一 ∞ 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正确的看待问题,避免 生表达思想观点和相互倾诉心声的最佳选择,同时也 让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消极的思想。 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泄压阀。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这 (四)促进信息传递,拓宽涉猎范围 个平台结交新的好友,据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对友情 微信的信息传递作用除了通过聊天方式以外,最 的需求程度是非常高的,缺乏朋友的大学生可能会导 主要是通过“朋友圈”功能实现的,朋友圈的功能主要 致某些心理问题,因此交朋友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大学 是:发状态、发照片、评论、分享、收藏,大学生可以通过 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微信正好提供了一个交朋友的 发表文字状态,上传图片,分享和转发别人的状态来实 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信息传递。信息的传递,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大学 (二)微信对大学生主体创造性的影响 生之间的信息传递,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发表文字状 现在的大学生思维独立,拥有自己的想法,思想开 态和上传照片来实现,文字状态和照片主要是大学生 放,希望被肯定;他们善于发散性思维,不愿意被动接 自己的信息,或者自己亲身实践获取的信息,因此通过 收稿日期:2014—12—1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l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青年专项课匦14Q108阶段陛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于玲玲(1982一),女,辽宁沈阻人,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理论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高教研究 3卜Z山。 oⅢ0Q一 ∞ 文字状态和上传照片实现的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自我 沟通和交流;第二,大学生与外界的信息传递,这一功 能主要通过分享或转发来实现,这就涉及到微信的另 一个功能,微信公众号,就是指组织、机构或者个人可 以通过微信建立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公众号一般都 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信息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是任何 微信用户都可以添加的,具有零门槛、草根性的特征, 可以最大范围地把信息聚集,又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 广泛传播。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进行添 加,比方说大学生如果对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方面的信 息感兴趣,就可以搜索关键词“研究生考试”,就可以搜 索出来,诸如考研、考研资料、招生信息方面的微信公 众号,极大地拓宽了大学生的涉猎范围。 二、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负面影响 (一)沉溺于虚拟社交,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微信作为一款便捷、通用的手机软件,它的消极影 响与手机是连带出现的,就如同“手机病”一样,一部分 微信用户对微信上瘾,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微信,一天不 上微信就觉得错过了重要信息,更有甚者,一小时不上 微信心里就不舒服。有些微信用户会形成不断地刷新 朋友圈的习惯,只要有时间就会刷新朋友圈,刷新时间 间隔太短。对于以学业为重的大学生而言,这个习惯 是对时间的极大浪费。此外,微信这一社交方式归根 结底是虚拟的,因此微信会使得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 界中,偏离了正常生活学习的轨道。大学生如果习惯 于微信这种虚拟的社交方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 现实的人际交往,有些大学生甚至完全用微信社交取 代真实社交,这会严重的造成大学生在现实中与同学、 老师和家人的疏远,不利于感情的沟通。 (二)大学生缺乏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识别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的迅速流通,使大学生 对手机媒体的依赖日益明显。而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 识别能力不见增长。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微信大大增 加了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微信也成为了一种不 良信息的载体,传播不良信息,而无法受到监管。针对 大学生对微信所传播的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的调查来 看,有56.5%的人的鉴别能力在一般、较差、很差之间; 有26.6%的人表示对微信传播色情信息的现象表示无 可奈何。更要值得注意的是,有40%的大学生利用微 信传播过不良信息。 一~ (三)大学“象牙塔”的生活不再那么的单纯 微信有其特有的交友功能,比如“摇一摇”,“漂流 瓶”,“附近的人”,在调查中有66.3%的大学生表示经 常使用上述功能,有41.3%的大学生表示会回应陌生 人的打招呼或加为好友的请求,而且有24.3%的学生 表示有过一两次或经常与微信上认识的好友见面。虽 然微信的交友功能扩大了大学生的交际圈,提高了他 们的交际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目前, 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附近的人”引发了很多的 问题,新闻上经常报道由于大学生使用微信而引发的 ; 犯罪案件,浙江一高帅富用微信约会强奸7名女大学 生”、“两名大学生利用微信绑架15岁少女轮奸拍淫 镰世 了 秽照”,这两起案件都是与微信的独特功能“摇一摇”、 “附近的人有关”,嫌疑人均通过微信搭讪结识事主,通 过手机聊天逐渐骗取事主的好感和信任后,将事主约 至指定地点见面,伺机进行强奸、抢劫等违法犯罪行 为,微信的交友功能已经让单纯的大学生活不再那么 单纯。 根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认为,微信具 有很多优势,比如:节省资费、时效性强、方便快捷、功 能新颖多样等等,但是多数大学生也开始认识到微信 使用中存在的弊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微 信,应采取如下对策 1.强化大学生三观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 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 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观点信 念,影响人们的看待事物的角度,指导人们的行为。对 当代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能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 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以理想 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 的前途和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微信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私人信息外泄、诈 骗强奸等,微信犯罪已经逐渐向高校大学生伸出了魔 爪,已经有多起大学生因为使用微信而被害的案件发 生,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综上所述,加大微信犯 罪的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微信防骗意识对于防止大 学生微信被骗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此,高校、政府相 关部门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期刊等多种媒体加强 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防骗意识,从本质 上防范微信诈骗犯罪的发生。另外,需要我们进一步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媒 介法律规范,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认识一些违法犯罪 的媒介传播行为,提高自身的警惕。并且学生自己也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法律知识。比如参加学校有关 的法律法规宣讲会,选修提高自身法律素养的选修课, 参加校园模拟法庭等等。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大学 生也要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很多大学生并不是“不 知法”,而是“明知法而不践行法”。由此可见,大学生 在法律和道德方面“知”和“行”的分离是相当严重的。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2]陈永华,李新安.增强高校辅导员网络时代的舆情 应对能力及对策『J].高校辅导员,2013,(6). [3]董亚平.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机遇、挑战及途 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 『责任编辑:褚永慧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