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24-01-0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基于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李敏 (山东省微山县昭阳中心小学) 【摘要】作为现代公民必备基本素质之一,数学能力必须从小培养。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尤为重视,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能 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主要从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入手,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l小学生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结构 众所周知,数学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 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在我们的课堂中,老 定量正是数学这门科学典型的知识体系特征。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往往 师应灵活创造性地创设课堂问题和知识情境,让学生对所创设的问题和情 需要一些模糊的数学加工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加简单有效地解决。比如,当 境产生强烈的兴趣和热爱,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 我们出去购物时,只需粗略估计大概带多少钱即可。而不需要精准地计算 程标准》指出,数学素养是当前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是促进学生全 出需要带多少钱出去。所以,对学生来说预估能力是除精准能力外另一种 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 重要数学能力。精准能力与估计能力两者是不可代替的,且具有很好的互 组成部分,必须帮助学生对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加 补性,可以在生活中协同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小学生精准计 以掌握,充分发挥数学素养在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所具备的不可替 算能力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认识到估计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 代的作用。而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前,我们首先应对小 设置多种问题情况,在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使学生先通过估计来排 学生数学能力的结构有一定了解。 一除明显错误的情境,然后再进行精准计算。这样将更快地提高解决问题的 效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统计、概率等知识的重视,将精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结构 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结构具有多维度、多层次性。概括来说主要分为两 确加工与模糊加工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基本的运算、空间想象及信息处理能力。第二层次 以第一层次为基础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实际问题操作解决能力等。第 3.有机结合数学中形式化与非形式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科中,形式化是其学科固有特定,同时也是数学思维能力比 二层次能力比第一层次能力更加高级。处于这两个层次能力之间的为模式 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学将实际问题形式化是其必须掌 能力,模式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模式的识别、扩展、转换、描述等。小学生数 握的基本数学素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形式化的教学方法 学能力结构中的第一个层次中的运算能力主要通过数与代数知识学习获 十分注重,以求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推理能力,而忽视了非形式化对 得。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获得,信息处理能力通过统计 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从形式到形式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学 与概率知识学习获得。第二层次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则靠 生的数学学习变得呆板、复杂,很难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且学生 第一层次能力获得,各层次间数学能力相辅相成。在小学数学中,数与代 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所以 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基本贯穿其教学全部内容,且各个部分之间具 要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必须有机结合数学中的形式化和非形式化。将抽 有相对独立性,为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参考。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1.立足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对模式能力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结 象数学知识通过非形式化方式进行呈现,让学生自己在观察、实验的基础 上完成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和逻辑思维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将所 学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来说 构有全面和准确的认识。除了要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基本成分准确认识外, 越来越重要。在树立解题能力的类化经验观和层级系统观的基础上。为进 还需对小学生处理日常生活的数学能力提高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 一步了解问题能力的认识,为数学题的教改提供许多及更为具体的指导, 认识到这些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模式能力的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将各 还必须对能力的构成要素作进一步的分析,确定构成能力的具体知识和技 个层次的能力培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整体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本身就 能成分。数学能力的提升,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是一种以模式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数学模式进行概括,使小 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立足学生数学能力结构,加强对学生数学能 学生通过具体的模式来提高自身的运算、空间想象及信息处理等能力,且 力培养的重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与模式的结合更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模式描述和 应用的讲述,使小学生能够逐渐自己运用模式来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小学 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描述和交流模式的过程中,使小学生逐渐 从使用自己创造的符号、图形、语言表达等对模式具体情境进行描述的初 参考文献: [1]文平.小学生数学能力要素分析及评价研究述评[J].课程教学研 究,2014,(O5):33—34. [2]俊明.反思——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上海中学数学, 2012,(O6):116一ll7. 期阶段。过渡到可以对多数学生认可的符号、图形、语言表达加以使用来描 述模式。直到最后可以走出具体模型情境.对标准的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系 统等加以采用来表征模式。教师也可以对实际数学问题操作中的模式进 行概括,使小学生在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空间,自行操作数学问题,从而 促进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2.有机结合数学中精确加工与模糊加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陈雪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 2012,(06):50—51. 『4]吴玉川.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要从细微之处抓起[J].数学学习与 研究,2012,(O1):78—8O. [5]伊宾红.浅析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赤子,2014,(2O). 80 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