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线传媒为例
摘要:著名传媒研究专家 喻国明表示,未来的媒体将是个大媒体的概念,各种介质之间的壁垒将被推平,不再以介质作为划分媒介类别的依据,介质仅仅是表达内容的平台。将报业、电视等介质整合成为媒介集团的趋势已有所显现,“未来的报纸可能和现在的不再是一个概念,就是电视、网站、数字报和纸质报纸等各种手段的融合。” 本文通过在大传媒即将到来的背景下光线传媒以及其内容数字库建立的具体情况,思考研究当今时代下传统媒介如何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以及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大传媒下传统媒体的困境
信息时代下,传统媒体曾经的地位在网络媒体的强势进攻下岌岌可危。尤其是新闻以及报业,发展已经陷入困境。主要表现在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App的大势兴起,新浪、腾讯、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使人们无需订阅无需出门就可以免费了解天下事,甚至其新闻时效性也已经超过传统报纸以及新闻,网络的存在让新媒体能够以最快的时间发布最新的新闻,在早年的汶川地震乃至雅安地震中,人们利用新浪微博了解第一手的营救信息,每个人都是一个新闻人,这也是新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但是,传统媒体也并非注定走投无路,传统媒体乃至报纸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面。
著名传媒研究专家喻国明表示,之所以选择传统媒体的报纸来代表传媒,其一是因为在这样的重大活动和场合中,报纸在所有的媒体中最具展示力,也最方便展示,网络和电视展示起来不太容易,而且可能不容易达到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的主流社会观点中,报纸依然是主流权威的媒介,在提供主流、权威观点方面,报纸具有其他媒介所无可
替代的作用,包括电视、网络等在内的其他媒介形态,在提供观点方面依然以报纸言论马首是瞻,并以报纸的评论作为本身观点供给的标准。因此报纸仍有其生存空间 。既然报纸的地位未来无可替代,那到底哪条路才能通向光明。也许我们可以从光线以及其e视网的发展找到答案。
一、光线传媒与其e视网
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起初只是为电视台做节目策划,而如今已经发展为横跨影视制作与发行、明星经纪、大型活动以及新媒体产业的国内最大的民营传媒公司。尽管涉猎广泛,但从1998年创立之初至今,新媒体发展与娱乐新闻制作也一直是光线传媒的重中之重。尽管光线传媒在传统媒介之一的电视传媒上尤其是在娱乐新闻上处于独占鳌头的地位,其制作的电视节目《娱乐现场》是国内最大的娱乐界信息传播平台。但新时代下的光线传媒绝不仅仅满足于此。
早在2000年光线传媒就创建了国内最大的网上明星俱乐部“E视网”,是首批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视听许可证的三家民营企业之一。光线传媒正将库存的7万小时娱乐视频素材全部数字化,并在未来两年内建成华语地区最大最全的数字娱乐传播平台。数字化的素材不仅仅节省了资源的保存完善费用,也实现了内部资源的整合,加深了光线传媒作为传媒巨头的行业深度,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了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巨头是怎样炼成的
从名不经传的小电视制作公司到知名的传媒巨头,光线传媒自然有其优势所在。主要
体现在其精确的市场地位、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全国性的市场经营意识、熟悉产业政策和平衡求生之道等四个方面。
(一)精确的市场定位
1999年在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已经霸占社会时事等新闻制作市场,但是娱乐市场潜力巨大,并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缺,于是光线传媒专打娱乐牌,于1999年7月1日《中国娱乐报道》开播。10月,播出该栏目的电视台由开始的二十几家迅速增加到近百家!2000年1月1日推出每天10分钟的《世界娱乐报道》的同时,又实现了《中国娱乐报道》的日播。自此,王长田在娱乐界造成了一次次的轰动。
(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光线传媒在中国成功实践传媒娱乐一体化、传媒娱乐工业化、传媒娱乐品牌化的“三化整合”。传媒娱乐一体化,光线传媒身处传媒与娱乐的最佳交点,体现传媒与娱乐的完美结合,使光线传媒在传媒的道路上避开国家严厉管制的方面,为中国,造娱乐;传媒娱乐工业化,光线传媒独创娱乐内容工业化流水线作业系统,从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到增值业务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下既保证了节目质量制作又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产品可以复制,同时使光线传播形成资源共享,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提高了竞争力;传媒娱乐品牌化,无论民营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乃至事业单位,品牌都是企业扩大生存能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宝。光线传媒e视网着力打造自身的“e”品牌,只要是其承办的任何活动,“e”标志随处可见,另外对于自身节目内容质量的严格要求使“e”标志成为高品质的保证,只要有“e”标志存在的地方,各大知名公司的广告蜂拥而至,蒙牛、可口可乐等公司已经与“e”视网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三)全国性的市场经营意识
全国意识是光线传播制作的电视节目能够在全国的电视台播放,吸引全国各地的受众,占领全国市场的一大法宝。这一面向全国市场的经营理念首先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名称上,如《中国娱乐报道》(现为《娱乐现场》)、《中国音乐风云榜》(现为《音乐风云榜》)等。由此可见,光线传播无论是在受众还是在市场方面,其目标均为全国,而不是为哪一家电视台或哪一个地区的受众服务。实践证明,这一全国性的市场意识是光线传播充满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哦这点对于新时代的报纸提供了借鉴。电子报纸终将替代纸质报纸,一方面报纸行业竞争力加大,一方面也为报纸打破发行的 地域性限制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全国性的市场经营意识已必不可少。
(四)熟悉产业政策和平衡之道
为使节目不致出现任何违反国家宣传政策的纰漏,又保证节目内容的精彩好看,光线的节目采取与地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模式。光线制作的《娱乐现场净和《海外娱乐现场>>,片尾都注明光线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其节目的主编、制片人都由北京电视台委派,光线主要负责节目的制作,而北京电视台方面负责把政策关、舆论关,使得光线的节目和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一样,都是经过审查许可后才播出的,这就保证了光线节目的舆论导向的正确,避免了政策风险。
四 对于传统媒体的启示
(1)专业的市场定位。大传媒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报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存在其行业内,而整个传媒业都将是对手。如果各报业依旧按传统的无所不包的内容吸引眼球,无疑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只有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与强项,利用专业的定位,细致的理念,
高质量的内容,报纸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加速电子化进程,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共同发展。尽管纸质传媒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得益于如今的基于网络时代造就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方式,报业完全可以利用其报道内容的深度以及专业的态度造就更广泛的影响和获取巨大的收益。因此,报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自己多年经营所积累的资源建立数字库,不仅便于回味历史,同时也会增加自己的文化深度,营造良好的口碑。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共同发展,对于发展新的读者群扩大自己的传播力,以及增加利润空间都有重要影响。
(3)确立市场竞争意识,以全国市场为目标。国家对于报业的改革将使大部分报纸自负盈亏,由事业型单位转向企业型单位已不再遥远。所以,尽快转变自身经营意识,将是报业扩大自身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另外,大传媒时代的到来打破的不仅仅是传播媒介之间的限制,更加是地域之间的限制,因此全国市场经营意识也必须确立,而非偏安一隅,要敢于竞争,才能创造辉煌。
(4)利用自身的对于政策敏感性,为自己发展谋出路。事业单位改革国家通常会颁布一些帮助转型的政策,利用这些政策,会使自己少走弯路并获得支持。另外无论怎么改革,事业型单位服务于国家,立足于人民,总是比私有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自身的优势,利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能使报业获得更快的发展,尽早适应市场经济。
总之,无论对于光线或是整个传统报业集团,在大传媒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利用好自身优势资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常规,勇敢创新,才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最后借用伟人刘伯承曾说过的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勇者相逢智者胜,敢为天下先,方能出奇必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