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区域信息化的差异性研究

我国区域信息化的差异性研究

2022-10-27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我国区域信息化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信息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综合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我国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因此有必要分析研究差异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缩小区域信息化水平差异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加强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功能,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推进区域信息化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关键词:区域信息化;均衡发展;区域差异

2010年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信息化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我国信息化发展迅猛,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还停留在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以网民人均国际干线带宽指标为例,2009年底内地为2.25Kbps,香港在2007年就达到了24.5Kbps,内地不及香港平均水平的10%。

蓝皮书同时指出,在各地区信息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趋势中,区域间的信息化发展极其不平衡,北京、上海的信息化水平国内排名前两位,粤、津、浙、闽紧随其后,甘、皖、黔三地水平较低,其余各省处于中间水平。

一、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信息化”这个概念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西方社会广泛使用的“信息化”概念是从70年代开始的。我国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对“信息化”的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实现信息化的7个关键要素包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信息保密与安全。国家公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推动信息交流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其通过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运行环境和效用积累过程,推动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关于信息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观点被学术界广泛认可,诸多实践也证明了以上观点。在对我国的信息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多数结论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例如,姜涛等人选取我国各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因果关系模型检验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存在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双向因果关系较为明显,西部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中部的关系不明朗。这个结果与信息化蓝皮书公布的结果基本符合,即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关系。

信息化对于经济的增长作用主要通过3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信息化可以

促进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人力、资本、资源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其次,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带动人力资源的转移与配置,加强了人力资源技能和知识培训;再次,信息化助推全球化外包产业的发展,带动制造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劳动生产力。

二、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信息化评测的过程中,指标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评测结果,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一般从区域信息化发展指数、区域信息化质量指数、区域信息化能力指数3个方面入手,构建信息化综合指数,目的是综合、全面、长远地分析区域信息化状况,依据具体产业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的推进信息化的合理布局,促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与协调发展。

信息化蓝皮书报告指出在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分析研究中,基于前期大量的文献研究,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测度的信息化指数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从基础、经济、政治、教育、社会5个角度综合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是由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构成,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都使用了层次分析法,从而排除了主观因素的扰动。计算信息化指数所需要的原始数据都可以从相关统计年鉴中得到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这个指标体系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目前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非常适合我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三、区域信息化差异的成因

(一)信息意识、政策与环境的差异

信息意识、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化环境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总体来说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模式的影响较大。在东部发达区域,由于人才集聚、高新产业的外溢效应、基础设置等方面的发展比中西部要早,因此对于信息的认知程度、普及程度、法律保护、环境氛围都有了较好的发展。在这些区域内,信息化网络已经形成,社会各个产业和管理部门都在信息网络中找到了提高效率的途径,从业人员也完成了对信息化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因而造就了一个较好的信息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信息化已经能够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反过来促进信息化设施建设,培育更好的信息化环境。信息化与经济发展业已出现双向沟通,互为因果的良性促进关系。

(二)地理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不均衡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地理和区位优势,信息化亦是如此。在政府投资主导的城镇化进程中,作为中心城市的直辖市、沿海大城市,在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化趋势、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占尽优势。这些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交通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对于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与外企的合作与交流中,具有中西部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了信息化的普及和运用。中国地域广阔,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很多时候都受到了区位的影响,信息化也在这种区域差异中出现了发展的不均衡。

(三)信息资源建设与运用能力不同

除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差异之外,区域信息化在资源建设与运用能力上还存在较大差异。信息资源的一个显著特点表现为,如果不能实现互联共享,信息的利用效率将很难发挥,进而拉大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差距。虽然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很难提到应有高度,缺少信息资源交换支持。例如,在北京、上海等信息化发达的区域,很多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然而,在中西部很多地区,这些方案却很难实施,由于信息化网络普及率较低,参与意识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目前,我国区域信息化主要的服务业务包括电子政务,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都包括其中,这既需要网络建设的推进,也需要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方应积极思考,献计献策,通过加强政府宏观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稳步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注重优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增强信息化的参与运用能力,因地制宜,实现信息技术与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劳动生产力,助推各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涛、任荣明、袁象.我国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6).

[2] 李蕊.我国区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计算机报,2003,(04).

[3] 戴芸、徐强.江苏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J].情报杂志,2003,(01).

[4] 杨琳、李明志.中国地区间数字鸿沟的现状与对策[J].软科学,200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