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25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新教材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25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2020-06-04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25讲冷战、国际格局的演变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环节一知识构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家垄断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间阶层”

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资本主义“滞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福利国家”社会运动线

1、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过程、原因、特点(优化方案P239、P223)

1、认识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优化方案P219)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优化方案P220)

环节二

1、历史解释:冷战的基本特征(1)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

素养提升

(2)冷战的基本特征:

1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2、史料实证: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史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摘编自(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史料二:

(1)史料一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新的力量”的表现有哪些?(2)结合史料二图示,当今世界中的“单极化”指什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结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因及具体表现、多极化发展的特点

3、唯物史观: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成就及其实质

史料一: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41%。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

史料二:剥削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的共同本质特征。资本主义剥削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无论当今社会发生了何种变化,只要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不被消灭,这种不平等就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揭示不会过时。

——徐春利《剥削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依据史料二分析,尽管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却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结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

环节三

绘制本讲知识体系

素养检测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