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2022-01-2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课题: 第 5 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标要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教学内 唐朝的盛世局面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了鼎盛,之后的一场安史之乱彻容分析 底打断了大好的盛世景象,唐朝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了地方藩镇割

教学目

据的局面,唐王朝的统治越来越腐朽, 最终在农民战争打击下土崩瓦解,被割据地方的藩镇灭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了解 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

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

教学重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时期。

教学难 唐朝从开元盛世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启示

教学方 讲授法、师生互动式

教学资 多媒体课件、视频、填充图册、地图册、三级跳

教学过程

教学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杜甫《忆昔》全诗,设问:

这首诗第一句中“开元”是哪位 皇帝的年号?这几句诗描述了什 么样的社会景象?但是诗歌后半 部分却又描述了什么样的社会景 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呢?—安史之乱。

阅读诗歌,根据所学 用诗歌设问导知识解答问题,并认 入,巩固已学

真听教师的讲解。

知识,引出新知识学习

讲授

一、目标导学:安史之乱

新课

1. 为什么唐朝在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会爆发安史之乱这样一场动摇国本的战乱呢?

投影展示:白居易《长恨歌》部

阅读诗歌结合教材相 培养学生解读关史事部分内容,理 材料能力。解诗句

分文字,问:诗句中的君王是谁?的含义,答出: 培养学生用好唐玄宗诗中的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带来什么影响?

出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部分内容,设问:这些诗

追求享乐,任 教材的意识。人唯亲,以至于朝政日趋腐败。

贫富差距——社会矛

句又反映出唐朝社会的什么问题? 盾日益尖锐。

出示有关藩镇节度使的文字材料,设问:这些材料说明当时唐王朝存在什么问题?后果严重到

结合教材理解“外重 培养学生史料内轻”的含义:中央 实证的能力。政府力量弱,地方武

什么程度?

2. 安史之乱的经过:

观看《安史之乱》动态展示图,掌握时间(起止时间 755— 763

将掌握军队力量强,

会发生叛乱。

阅读教材,了解安史

培养学生阅读 教材并有效提取信息能力。

年)、人物(发动者、平定叛乱者)、

之乱的经过。

经过、结果。

3. 安史之乱的影响:

设问:这场持续长达 8 年时间的战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阅读

阅读教材 24 页的材

教材材料研读,解答问题。

料研读,回答问题。

出示相关图文资料,深入了解安

史之乱的影响——唐朝由盛转

衰:中央政府权力衰微,地方节

度使权势更大, 形成“藩镇割据”

设问:安史之乱给今天的我们留 下了哪些教训和启示呢? 二.目标导学:唐朝灭亡

设问:唐朝在什么时间灭亡了? 为什么曾经辉煌鼎盛的大唐王朝 会灭亡呢?

给与大唐王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 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 巢起义。阅读相关史事,思考: 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唐朝灭亡之后,我们中国古代历 史又出现了什么局面?

三、目标导学:五代十国时期 出示图文材料,了解五代十国这 一历史概念,并要求在教材上落 实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概念。 阅读相关史事和教材部分内容, 并出示相关资料,了解南北方的 发展情况。

出示五代十国初期和后期的地图 设问:你预测五代十国时期的发 展趋势将是怎样的?

结合所学知识,提升 思想认识。

培养学生历史 理解和历史阐 释能力。

阅读教材,提取有效 信息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教材,培

阅读教材资料,提取 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养学生提取有 效信息的能 力。

阅读教材了解五代十 国的历史时代特征。

培养学生解读 历史材料能力 和用好教材资 料的习惯意 识。

板书

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